潮玩兼职(玩潮玩的人都被潮玩给玩了)

文丨小白的异想时间@bigfun社区

鄙人作为90年代初生人,不知不觉间已经是横跨两个世纪的老古董 ,也见证了不少潮流的兴起。

在我有限的记忆中,陀螺算是我人生中第一个潮流单品,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好像全校都在玩儿。

那会儿每次上课就想着赶紧下课,一下课就争分夺秒抽上几鞭子陀螺,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

潮玩兼职(玩潮玩的人都被潮玩给玩了)(1)

最上头的时候,寒假考试前一天晚上我还在疯狂抽陀螺,一边抽还不忘了安慰自己:抽的越狠,考的越稳。

后来看完《迪迦奥特曼》,我就相信光了,收藏一只奥特曼成了我最大的梦想。

奈何从小家境就不够殷实,梦想之光一直也没能照进现实。

潮玩兼职(玩潮玩的人都被潮玩给玩了)(2)

因为在互联网世界冲久了,我发现这些小东西已经悄无声息的进化迭代,成了我不敢轻易染指的“潮玩”。

潮玩兼职(玩潮玩的人都被潮玩给玩了)(3)

而在潮流大本营某红书,晒潮玩也早已成了时尚博主的流量密码。

潮玩兼职(玩潮玩的人都被潮玩给玩了)(4)

看着这让人心脏骤停的价格和网友热闹的分享,我不禁好奇起来,潮玩究竟有什么魔力令人如此上头?

01 “潮玩”缘起:公仔之父Michale Lau

潮玩是潮流玩具的简称,也叫艺术玩具(Art Toy)、设计师玩具(Designer Toy)。

但对于潮玩的具体定义,其实市场上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

流传比较广的一种说法是,潮玩是上世纪末从香港地区流行过来的叫法,如果细究起源,还得从一个设计大神Michale Lau说起。

Michale Lau的中文名字叫刘建文,同为时尚弄潮儿的我愿意叫一声老刘以示亲切。

潮玩兼职(玩潮玩的人都被潮玩给玩了)(5)

老刘和他的公仔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香港街头文化盛行。

在老刘身边有一群身体力行参与和实践街头文化的朋友,著名的Hip Hop乐队L.M.F.便是其中的代表。

而老刘自己也很热爱街头文化,并把这种热爱带到自己的工作中,他为唱片做过设计、在潮流杂志做过漫画连载 ,L.M.F.乐队的成员给了他很多经验。

老刘在1993年就已经在香港艺术中心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Michael Lau Exhibition 1”,那时他还只是个刚毕业毛头小伙儿。

潮玩兼职(玩潮玩的人都被潮玩给玩了)(6)

虽然这次画展没让老刘赚到多少钱,但他那亿点点天分大伙儿是有目共睹,尤其是“张国荣御用摄影师”夏永康对他很是欣赏。

虽然夏永康和老刘的创作形式不同,但对艺术的感知却是相同的。所以夏永康不仅鼓励他把爱好作为真正的艺术来发展,还为他提供了更多在大众面前曝光的机会。

潮玩兼职(玩潮玩的人都被潮玩给玩了)(7)

夏永康作品

于是在1996年,老刘的第二个画展“Michael Lau Exhibition 2 – Water Garden”顺利举办。

这次展览中的作品多以滑板爱好者在公园滑行为主题,将街头文化完美融入其中构造了一种自由的世界观,同样大受好评。

这两次画展的成功给了老刘很大的信心,就想着趁热打铁再整一次。

奈何当时的他对画画没有多少灵感,不由得万分焦虑。

转折发生在1997年,喜欢重金属摇滚的老刘结识了香港地下乐队“Anodize”亚龙大的专辑制作人Prodip。

潮玩兼职(玩潮玩的人都被潮玩给玩了)(8)

“Anodize”亚龙大乐队

Prodip对老刘的才华很是认可,力邀他为亚龙大的第三张专辑《Action Figures(人形玩偶)》设计封面。

老刘欣然接受邀请,并以乐队五位成员黄贯其(黄贯中的弟弟)、亚华、Gary、Jimmy、Davy为原型制作了5个传神的12寸人形玩偶。

这次经历也是老刘钟情于人形玩偶设计的开始。

潮玩兼职(玩潮玩的人都被潮玩给玩了)(9)

“Anodize”亚龙大乐队玩偶

而1998年,老刘去法国旅游时偶遇了法国雕塑家Jean-Marie Pigeon的作品,后者雕刻了很多《丁丁历险记》的角色。

老刘一下子被这给雕塑家的作品风格给迷住了,又想着能不能再雕刻一些自己的作品。

潮玩兼职(玩潮玩的人都被潮玩给玩了)(10)

雕塑家Jean-Marie Pigeon可以说是老刘的芳心纵火犯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老刘马不停蹄的开始行动,准备用自己积累的造型能力把他对街头文化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可动人偶的形式呈现出来。

他先是在香港一家潮流杂志发表了原创漫画《Gardener》,同一年又把《Gardener》中的角色形象制成了12寸人形玩偶并搭配丰富的服饰配件,老刘的作品在香港玩具展上大放异彩。

潮玩兼职(玩潮玩的人都被潮玩给玩了)(11)

《Gardener》第一张手稿

1999年,老刘又整了个新活儿,他以《Gardener》中的角色为原型设计了颠覆香港玩具生态的“6寸搪胶”公仔,限量1000个。

这种形式的创作在当时很少见,经过媒体的推波助澜迅速成为一股潮流,吸引了更多艺术家通过玩具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使香港成了潮玩发源地,并奠定了老刘Figure大师的地位。

潮玩兼职(玩潮玩的人都被潮玩给玩了)(12)

搪胶玩具是老刘主要的创作形式

从2000年开始,老刘与好友林海峰合作开发新的公仔产品,并持续发行《Gardener》系列延伸出来的人物玩具;同时又与Sony签约合作办展,把这股“设计师玩具”风吹进了日本。

潮玩兼职(玩潮玩的人都被潮玩给玩了)(13)

Maxx in wakeboard (18岁)

老刘这个鬼才又借用日本潮流商品的炒卖营销和跨界联名合作的推广模式,成功的把设计师玩具带入了潮流圈与时尚圈,为其赋予了更高的价值与地位,受到了欧美地区潮流er的关注。

而潮流品牌们更是嗅到发财的气息,Nike、PUMA、Adidas、Aape等品牌纷纷开始邀请公仔设计师合作联名商品。

潮玩兼职(玩潮玩的人都被潮玩给玩了)(14)

PUMA Suede与Michael Lau联名款-Sample

自此,在老刘的推动下,“设计师玩具”正式成为“潮流玩具”,开始了疯狂的掘金之旅。

02 年轻人愿为“潮”狂

其实在打入潮流圈和时尚圈之后,“潮玩”的边界被大大拓宽,除了可动人偶、搪胶玩具之外,还有日本软胶(Sofubi)、树脂玩具、平台玩具、盲盒公仔、积木玩具等多个品类。

最先受到潮玩风影响的就是走在潮流一线的娱乐圈。

以日本Medicom Toy会社设计的BE@RBRICK积木熊为例,这个熊玩意儿融合了潮流、街头文化、艺术家、设计师、电影等诸多要素,还推出了限量版和特别版。

潮玩兼职(玩潮玩的人都被潮玩给玩了)(15)

这样又潮又酷还能升值的玩具一经推出,很快受到潮人儿的疯狂追捧,周杰伦、黄子韬和权志龙等带明星都成了这只熊的忠实拥趸,甚至还有人连夜排队去抢购。

潮玩兼职(玩潮玩的人都被潮玩给玩了)(16)

韬熊熊一个,伦熊熊一窝

而近几年“盲盒经济”的火爆,让“潮玩”这个本属于小众的圈层文化在年轻人中全面普及,他们对潮玩的狂热追捧完全不输圈内的带明星。

年轻人玩潮玩有多疯狂?

央视财经的《第一时间》去年曾经做过专题报道。

在上海一场潮流玩具展的现场,展会还没开始,门外就已经排起了千米长队。

展会开门的瞬间,排队的人纷纷奔跑进场,开始疯狂抢购。

潮玩兼职(玩潮玩的人都被潮玩给玩了)(17)

潮玩爱好者小李在一上午的时间抢购了四件潮玩,花费两千元,但她自己并不满意。

“我原本规划了一万元,但没买到,有很多都很抢手,买不到“,小李对记者说道。

潮玩兼职(玩潮玩的人都被潮玩给玩了)(18)

在这个展会上,很多展台的潮玩都是限量发售的,十分钟就被抢购一空。

很多黄牛甚至在站台附近摆起了地摊,高价转卖刚刚抢到的限量潮玩。

在不少潮流玩家眼中,“潮玩”具有社交属性,逛展会、找货源,已经成了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从事动画行业的小张儿说自己每个月都会预留出一千元左右的预算用来购买潮玩,这对于普通打工人来说已经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

在天猫2019年发布的《95后剁手力榜单》中,“手办”更是全面超越球鞋,在“95后最烧钱的五大爱好”中荣登榜首,得益于火爆的盲盒玩法,潮玩消费同比增长达到了惊人的189.7%。

潮玩兼职(玩潮玩的人都被潮玩给玩了)(19)

盲盒并不是一个新概念,盲盒文化源自美国,兴起于日本,最初是作为一种促销手段以福袋(又称“闷包”)的形式出现,商家把各种商品打包进一个袋子中盲销,你买到什么是什么。

结果这种新奇的手法反而激发了消费者强烈的好奇心,后来福袋又演变为扭蛋机中的小玩具,各式各样的新奇玩偶让不少人主动打开了钱包。

潮玩兼职(玩潮玩的人都被潮玩给玩了)(20)

上世纪90年代,借着潮玩的东风,盲盒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到2005年左右,盲盒已经与潮玩实现了紧密结合。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潮玩工作室,其中的佼佼者当属2020年在美国上市的泡泡玛特。

潮玩兼职(玩潮玩的人都被潮玩给玩了)(21)

虽然泡泡玛特卖的是没有实质内容的IP形象,但通过盲盒玩法成功吸引了无数像小李和小张儿这样的年轻人为其氪金把它买到了上市。

淘宝2020年发布的《年度十大商品榜》中,除了口罩、头盔等与时事紧密相关的物品之外,盲盒成了讨论度最高的商品。

潮玩兼职(玩潮玩的人都被潮玩给玩了)(22)

有超过20万消费者一年花2万元收藏盲盒,而钞能力玩家一年甚至能为盲盒花费一百多万元,“潮玩”已然成为当代年轻人的金钱收割机。

03 “玩”潮玩or被潮玩“玩”?

“潮玩”到底玩的是什么?

有人曾经总结过纯粹的潮玩应该具备四个特点:

(1)小众玩物

潮玩天生具有稀缺性,只有少数人才能拥有(没有歧视的意思),潮玩有自己的性格,不需要让每个潮人都认同,也不是每个潮玩都有被所有潮人认可的需要。

(2)潮人加持

有潮或潮流品牌加持的潮玩,可以提升你在朋友圈的地位,比如我要有周杰伦手里抱着的同款积木熊,肯定就是立水桥潮流King了,谁见了我的熊宝贝儿不得敬礼salute?

(3)潮流单位联名

不同潮流单位联名是潮玩的身份证,比如米奇不是潮玩,但米奇Be@RBRICK或CLOT的三眼米奇就是潮玩;麦当劳的儿童餐玩具可能不是潮玩,但如果麦当来与RonEnglish合作那就是潮玩了。

(4)多种发售模式

限量、抽签、限时、专门店等发售模式是潮玩的icon。

就拿前两年星巴克推出的猫爪杯来说,可爱的猫爪造型俘获了不少猫奴的芳心,而不少yellow牛也从中嗅到金钱的气息,都想一抢为快。

潮玩兼职(玩潮玩的人都被潮玩给玩了)(23)

结果猫爪杯发售当天一大早上就有不少潮人在门口排队,店铺开门顾客像群尸过界一样瞬间涌入,很快猫爪杯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有老哥现场肉搏,而原价只要199的猫爪杯在网络平台被抄到了千元以上的价格。

直到今天,互联网上还能找到这场圣杯之战的记载,而这只不过是当今潮玩百态的一个缩影。

尤其是盲盒经济的爆火让“潮玩”越来越大众化,也让“潮玩”多少失去了一些最初的味道。

虽然在开盲盒那一瞬间的未知和新鲜感足以给人强烈的刺激和巨大的满足感,但这种刺激和满足也仅仅是一瞬间。

潮玩兼职(玩潮玩的人都被潮玩给玩了)(24)

刺激过后,看着里面那只小小的玩偶,很多人可能还会有些许失落。为了延续这种满足感,只好继续开盲盒找刺激,从此走上氪金的不归路。

但我认为这不是在“玩”潮玩,而是在被潮玩“玩”。

在我看来,“潮玩”的核心就是两点,一个是“潮”,另一个就是“玩”。

但“潮”并不意味着需要有众多人追捧,不是身边的人都在跟风买的玩具就是“潮玩”,也不是某个玩具发售了,你第一个抢到手了就很潮。

真正的“潮”是这个玩具所承载的潮流文化内核,比如自由、极简、随性等随时间流逝却历久弥新的理念,而不是追赶潮流的这个过程。

而“玩”也不是说你疯狂氪金买一堆玩具在家里摆放的整整齐齐,拍照发个动态就是”玩“。

真正的“玩”是你从一个玩具中get到其背后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思想和文化积淀,比如迪士尼的公主系列,每个公主都不只是一个玩偶,更是迪士尼数年积累的公主文化的载体。

没理解这些,买再多的潮玩也只能算是一个玩具收藏爱好者。

潮玩兼职(玩潮玩的人都被潮玩给玩了)(25)

Michael Lau在访谈中曾经说过,“我一直在做各种各样有意思的事情。我不是一名玩偶设计师,我更愿意说,我将玩偶这种形式当做一种媒介,一个与艺术接触的媒介”。

潮玩兼职(玩潮玩的人都被潮玩给玩了)(26)

真正的“潮玩”就像Michael Lau设计的Gardener系列人物玩偶一样,在其中倾注了自己对于街头文化的感知和理解,而玩家也能通过玩偶感受到创作者为其赋予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甚至把这种底蕴融入自己的生活,并感染更多人,这种能让玩家与艺术产生共鸣的“媒介”功能才是“潮玩”的精髓所在。

当然玩到精髓还有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玩潮玩一定自己开心才行,如果只是跟风买“潮”,买完之后又觉得索然无味,既费钱又影响心情,这么为难自己,何苦呢?


素材奶妈:

《香港玩具魂系列专访:Michael Lau为什么是玩具教父?》达斯佛

《Michael Lau的球鞋和艺术世界》 L7

《Michael Lau——著名艺术家、亚洲玩偶设计师、香港公仔之父》 雕像

《【第一时间】年轻消费者一掷千金买潮玩》 央视财经

《这届95后|有人疯狂炒盲盒年花百万,80、90后都说看不懂》 腾讯创业

《香港玩偶设计第一人:Michael Lau》 席强

《周杰伦、黄子韬都爱的潮流玩具,你会收藏吗?》 品味研究所

《潮玩成95最“烧钱”的爱好,是什么在掏空年轻人的钱包?》上观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