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博古架和卧室共用一个墙(从博古架走入公共空间)

餐厅博古架和卧室共用一个墙(从博古架走入公共空间)(1)

清水六兵卫八代作品。

餐厅博古架和卧室共用一个墙(从博古架走入公共空间)(2)

清水六兵卫八代作品。

餐厅博古架和卧室共用一个墙(从博古架走入公共空间)(3)

美国阿佛雷德大学教授,原国际陶艺副主席温·海格比作品。

餐厅博古架和卧室共用一个墙(从博古架走入公共空间)(4)

东西方艺术家陶艺对话

近日,“文明的互动与交融——东西方当代陶艺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代表美国、欧洲、日本、中国这四个陶瓷大国的区域的代表艺术家,试图用各自的作品来探讨东西方陶艺作品的融合发展。展览中虽然不乏传统陶瓷作品,但是分布在展厅各处的大型装置作品更加吸引观众的注意。而这正是策展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女士想要传递的新观念,“四位艺术家早已从博古架上和室内陈设中解放出来,走向更大的建筑空间、公共环境空间的装置陶艺与环境空间陶艺,他们的一些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特点。”

此次邀请来参展的陶艺家分别为:美国阿佛雷德大学的教授、原国际陶艺副主席温·海格比,瑞士沃韦应用艺术学院陶艺系主任、国际陶艺协会主席雅克·考夫曼,日本京都大学造型系教授,清水六兵卫八代,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院长朱乐耕教授。四位艺术家的作品象征着东西方不同文明的互动与交融,而他们的作品中还有一个共性——是陶艺,却更像装置作品。

展览一共分为三个厅,东方厅是清水六兵卫和朱乐耕的作品,西方厅是温·海格比先生、雅克·考夫曼先生的作品。文献厅集中地反映了四位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同时还展示了艺术家们的一些巨型的无法移动的环境陶艺和装置陶艺的作品照片和工作照片。展览将持续至4月19日。

音乐

黄晓明戏里戏外“爱不将就”

近日,由黄晓明献唱的电影《何以笙箫默》的同名主题曲在网络首播。事业爱情双丰收的黄晓明演绎情歌得心应手,用歌声唱出“爱不将就”的爱情观。

黄晓明2008年推出首张个人专辑《IT‘S MING》,2010年第二张专辑《MOOPA》问世,尽管此后一直将主要精力放在影视上,但并未停下他的音乐之路。近年来先后在《血滴子》、《中国合伙人》、《匹夫》、《精忠岳飞》等影视剧中献声。黄晓明的最新单曲是即将于5月1日在全国公映的电影《何以笙箫默》的主题曲,这首歌由高晓松、尹约联手填词,Jimmie Davis谱曲,制作人邓讴歌制作。歌曲延续了电影的纯爱基调,以凄美动人的曲风诠释出“爱不将就”的爱情真谛。在录制这首歌时,黄晓明在脑中回放着电影中的何以琛在赵默笙耳边喃喃细语的画面,演绎出歌曲婉转悠扬的旋律,诉说着何以琛守候七年的动人情殇。戏里的黄晓明又演又唱,全力诠释着“爱不将就”,而戏外黄晓明也是对恋情一心一意。在大方公布恋情后,时常把女友Angelababy挂在嘴边,而近期更是频频被逼问婚期,前天黄晓明终于放话,称今年将迎娶女友Angelababy。

北京晨报记者 王琳

费玉清再续十年神话

5月16日,费玉清将在首体馆的舞台与歌迷相见,经历过去年年底因为咳疾而导致演唱会临时延期一事,费玉清更加爱护自己的身体了,这次全方位调整好了状态,与北京歌迷见面。

此次演唱会原本应在去年年底与歌迷见面,续写费玉清在北京连唱十年的神话,但开唱前夕费玉清抵京后突染喉疾,无法呈现出演唱会最佳状态,而不得不与北京的舞台惜别半年。

费玉清当时亲笔书信致歉,延期至今年五月。经过此次事件,小哥这半年来更加注重身体的保养了,称自己要以“最美好的零缺点的状态下跟各位歌迷见面”,“这一次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我已经准备得相当好了。”

虽然费玉清已经出版了30多张专辑,但邓丽君的歌几乎每次都在他的演唱会曲目单上,这次也不例外。“很多人跟我一样,被邓丽君的作品深远地影响着。有的时候在台上我也会吆喝一下,大家一起来吧,大家就很自然的就好像大合唱一样,通通沉浸在这些有点年份、但是在我们记忆中相当深刻的歌曲。”

北京晨报记者 王琳

■专家观点

“有关陶艺家和艺术家参与城市环境空间的建设在当前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题目,也正因为如此,这次邀请来的四位陶艺家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做的都是大型的、与建筑环境空间相关的公共艺术性的当代陶艺,或装置艺术性的当代陶艺。” ——策展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看来,这也许是未来陶艺,甚至是未来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之一。

“泥土对于人类来说是最亲切,最富生命感的材质,其形成一半是人工一半是火工,这是东方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因此,陶艺也许会成为构成现代城市景观的最重要的、最人性化的艺术表现之一。” ——方李莉认为,在后工业社会中,城市将成为消费中心、文化中心,人们到一个城市不仅消费物质也消费知识与景观,因此,今后的公共艺术将会成为城市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作品的现代性,是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精神价值趋向作用下形成的。这些作品的制作过程、技术、样式、鉴赏标准,虽然也有所变化,但是都是在传统陶瓷的基础上,用现代的方式呈现的。虽然四位艺术家的作品都代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最终都回归到材料的基础上。而现代陶瓷艺术,作为现代艺术的一个门类,也呈现出了新感觉、新内涵。”——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胡远斌谈到了展览作品的“现代性”。

北京晨报记者 张硕

话剧

《江湖学院》线上线下都开花

爆笑武侠舞台剧《江湖学院》即将于4月起在武汉、南京、北京、石家庄四城上演。

《江湖学院》舞台剧是“开心麻花”旗下长演不衰的招牌剧之一,尤其受年轻学生的欢迎。去年在北京邮电大学的校园演出,创下校园内网渠道抢票3分钟结束的火爆纪录。2014年各大网站自制剧方兴未艾,各种知名IP成为被哄抢对象。《江湖学院》作为舞台剧知名IP,率先拔得头筹,由优酷土豆、“开心麻花”制作团队合作拍摄网剧,第一季在春节期间成为2015年优酷贺岁剧。网剧版《江湖学院》由开心麻花编剧兼导演吴昱翰、杨沅翰执导,除了舞台剧原班人马之外还邀请娱乐主持人谢波客串,制作投入向电视剧看齐,并且配合网剧的播出,发起看剧截图吐槽送“开心麻花”舞台剧票的活动,力推“线上追剧,线下看戏”的互动式观剧新模式。

尽管包括《江湖学院》在内的“开心麻花”系列舞台剧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并且已经连续四年在央视春晚上奉献了六个小品节目。但剧本荒依然困扰着“开心麻花”制作团队。《江湖学院》拍成网剧时,剧本也是数易其稿,“舞台剧的笑料处理方式和电视剧完全不同,剧情的容量也不同,编剧光懂影视技法还不够,还得懂舞台剧,理解‘开心麻花’系列的气质和风格,所以找好剧本特别难”。

制作人宋鑫表示,校园里有不少热爱创作的生力军,希望通过《江湖学院》线上线下的双线出击能把求好剧本的信息传达出去,“也许又懂戏剧又懂‘麻花’的编剧就在我们的观众里”。

北京晨报记者 和璐璐

艺术

五位艺术家探讨当代纸本艺术

近日,《远韵——当代纸本研究展(第一回)》在力利记艺术中心开幕。该展览是力利记艺术对于当代纸本作品研究项目的第一个展览,由方志凌策划并带来陈彧君、段建伟、段正渠、李继开、尹朝阳5位艺术家近30幅作品。

策展人方志凌在开幕式上谈到了展览的初衷,“中国一直是一个纸上绘画的传统国度,中国当代艺术中也并不缺乏具备纸上绘画技巧的艺术家,只不过,一方面是局限于传统笔墨的国画观念,窒息了‘纸本’的灵性;另一方面则是以前卫为核心的当代观念,抑制了大多数‘纸本’作品的格局。”此次展览试图在当代语境下,深入观察、发掘具有独特“中国气质”的纸本艺术。所谓当代语境,并不是要紧追西方的当代观念,而是指当代中国人独特的文化感觉与内在体验;所谓“中国气质”,并不是简单的中国情境、中国符号或中国面孔,而是探寻与中国文化传统血肉相连的内在文化基因。展览持续到5月11日。

北京晨报记者 张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