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和皇太极是哥俩吗(多尔衮与皇太极)
我最早听说这两位仁兄,是受电视剧《一代皇后大玉儿》的影响。
在片中,潘迎紫阿姨饰演大玉儿,尔冬升饰演多尔衮,刘青云饰演皇太极。
年轻时的潘迎紫真的美不胜收
与多尔衮合照
与皇太极合照
这部电视剧对我幼小的心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皇太极的不要脸形象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中。一把年纪了,还抢人家小鲜肉的老婆,还不让人家小鲜肉接班,简直是十恶不赦,无耻至极。
后来的一票清宫戏大都继承了这种观点,像《孝庄秘史》、《大清风云》等,甚至有所深化,像皇太极干掉了多尔衮的妈,抢了多尔衮的皇位,皇太极临终前想干掉多尔衮等等。
这里,我要负责任地告诉你,以上这些都是胡说八道,历史上的皇太极是一个怀柔、内敛、老道的政治家,而历史上的多尔衮才是一个真正的恶魔。
先说说皇太极。
如果你仔细看过皇太极的生平,你就会发现,他这个人奇特就奇特在,你无论怎么看,他都不像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君主,倒像是梁山泊的宋江,因为他毕生都在拉人,都在缓和民族矛盾。
先说说他拉人的清单。
天聪五年(1631),招降孔有德、耿仲明。孔有德一投降,皇太极就按原来他的自封号封他为都元帅,隶汉军正红旗。崇德元年封恭顺王。
耿仲明投降后,皇太极就按原来他的自封号封他为总兵官。崇德元年,封怀顺王。
天聪八年,皇太极收降尚可喜,皇太极封他为总兵官,崇德元年,封智顺王。
注意,跟这三个汉奸一同封王的还有皇太极的兄弟和儿子,而在这堆王爷中,只有这三个汉奸不姓爱新觉罗,可见这是多么高的待遇。
崇德五年,收降洪督师,一见面皇太极将身上的御衣解下披在洪承畴身上。洪承畴睁大眼睛感激地看着皇太极,感叹说:“真命世之主也!”
啊呸!
天聪五年,第一次收降祖大寿,还是老套路,见面脱衣服,披到祖大寿肩膀上,三个月后,祖大寿叛变;崇德七年,祖大寿再次被围,再次投降,皇太极二话没说,接受投降,仍授总兵官,隶汉军正黄旗。
这几个人在清军统一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我就不多介绍了,而皇太极这种“拉人→给高位→用他们卖命”的流程,跟宋江在梁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很像呢?
总体而言,皇太极不像一个野蛮粗俗的少数民族头领,倒像是一个老道的汉族官僚。只要能为我所用,管你是什么族,放心用。相反,他对他的亲戚们倒是很不友好,四大贝勒他亲手干掉了两个,要不是代善装孙子装得好,弄不好也得被收拾。
除了拉人,他还很注意民族团结。
皇太极继位后颁布《满汉别居令》,提出"治国之要,莫先安民"的主张,宣布"满汉一体毋致异同",实行"编户为民"政策,下令将大多数汉民庄丁由庄田抽出,"分屯别居,编为民户"。这实际上是一个解放奴隶宣言,这是冒着得罪全体满人贵族的风险提出的,受益的是广大的辽东汉人。
当然,他在位期间,多次绕道蒙古入关,也做了很多破坏。
1636年,阿济格统兵南侵,掠夺人畜十八万;1638年,多尔衮、岳托率军南侵,攻破城池五十多处,虏获人口四十六万,金银百余万两。但是,这些杀戮很大程度上并非他的本意,他曾下令,"今后来降之人,若诸贝勒明知而杀者,罚民十户;贝勒不知而小民妄行劫杀者抵死,妻子为奴。"
而且对这些被掳掠回来的人口,大部分并没有被当做奴隶看待。针对这些人,皇太极多次命令臣下做好"养人"事宜,尤其是对新掠取或来降的满洲、蒙古、汉人做好安置。
他的原话例如:"有擅取庄民(指汉人)牛、羊、鸡、豚者,罪之";"国中汉官、汉民,从前有私欲潜逃,及今奸细往来者,事属以往,虽举首,概置不论"。
当然他也提出了"首崇满洲"的政策,但是他也没办法啊,他执政后期,很多他的亲属就开始抱怨说:"太祖时诛戮汉人,而今汉人有为王者矣,有为昂邦章京者矣,而满洲宗室却有为官,有为民者,时势颠倒,一至于此!"
这种情况下,人家一个满族人,不想着点自己民族的利益,谁支持他呢?
至于他迎娶大玉儿,那也是有原因的,最主要的原因的当然是利益。
明末清初,漠南蒙古(今天的内蒙古)四分五裂,其中比较大的部族有察哈尔和科尔沁。
当时明王朝和后金政权正处在对峙状态,双方均对蒙古各部实行笼络政策,以图利用蒙古族的力量抵御或推翻对方。
而明王朝拉拢地处漠南中心的察哈尔部,而后金则极力笼络与其相邻的嫩江流域以南的科尔沁等部 。
虽说都是拉拢,但是拉拢的方式很不一样。明王朝是给钱、给粮食,让林丹汗去打后金;而后金这边自己都穷的发慌,哪还有钱给别人呢?
不要紧,没钱,咱有诚心啊,所谓诚心,就是联姻。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金钱更可靠,那就只有可能是血缘了。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四月,十六岁的科尔沁公主博尔济吉特·名额尔德尼琪琪格(简称哲哲)远嫁二十二岁的皇太极为妻。迎娶之际,皇太极率领部下从赫图阿拉城出发,北行三百余里到达辉发部扈尔奇山城,在此杀牛宰羊举行隆重的迎亲仪式和结婚仪式。
婚后不久,皇太极就废掉了之前的大福晋乌拉那拉氏,立哲哲为大福晋。之后,皇太极又陆续迎娶了哲哲的两个外甥女布木布泰(大玉儿)和海兰珠。
这里再辟个谣,海兰珠不是林丹汗的老婆,皇太极确实抢了林丹汗的老婆,但并不是海兰珠。海兰珠是光明正大嫁给皇太极的。
他这么做的目的,除了让自己的大福晋有个亲人在身边好说说话,最主要的就是告诉科尔沁部,我一个人就娶了你们三个妹子,今后的接班人就是咱两家的后代,这能不铁吗?
事实证明,这种方式是很有效的。
崇祯二年,皇太极第一次绕道蒙古突袭关内,史称己巳之变,就是干掉袁崇焕的那次。明朝联系察哈尔部林丹汗,让他偷袭皇太极后方,林丹汗的答复是,你们今年给的钱比之前少,不干。
而崇祯五年,后金主皇太极要求蒙古各部一起发兵,进攻林丹汗,大家都很踊跃。林丹汗向明朝求救,明朝不管,就这样,林丹汗被干掉了。
而所谓的大玉儿和多尔衮的情愫,我翻遍史书也找不到。
你要知道,大玉儿嫁给皇太极那年只有12岁,多尔衮只有13岁,这个年龄可能都没到青春期,你告诉我他两山盟海誓、海枯石烂,发誓今生要在一起,你觉得可能吗?
他两最有可能产生情愫的时间点是在皇太极登基后,多尔衮他妈被逼殉葬,年幼的多尔衮和多铎无人抚养,皇太极相当于收养了14岁的多尔衮。这个时间点他两产生情愫,是很合情合理的。但是从道义上讲,这属于婚内出轨。
再说说大英雄多尔衮吧。
年少小屁孩儿那会儿就不讲了。
说说他是怎么当上摄政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皇帝的。
崇德八年(1643年)农历八月初九日,清太宗皇太极猝死于盛京清宁宫,他生前未立嗣子。
当时的形势是这样。
皇太极死时,他和他的大儿子豪格加起来有三个旗117个牛录,是八旗第一大势力;多尔衮三兄弟则有两个旗98个牛录;排行第二;老代善的两红旗(其子岳托死,由代善领两红旗)和济尔哈朗的镶蓝旗则有三个旗96牛,是八旗的中间力量。
此时,代善的两红旗势力已经遭到削弱。他本人年过花甲,早已不问朝政,其诸子中最有才干的岳讬和萨哈廉年轻时已过世,剩下硕讬也不为代善所喜,满达海初露头角,还没有什么发言权。但以代善的资历、两个红旗的实力,其态度所向却能左右事态的发展。
但是,代善尴尬就尴尬在,不管是哪一方胜出,上来之后都会首先拿他开刀,因为他手里的两红旗并不是任何一方的嫡系。
皇太极生前集权的种种努力和满族社会日益的封建化,自然也使皇太极长子豪格参加到竞争中来。从利害关系而论,两黄旗大臣都希望由皇子继位,以继续保持两旗的优越地位。他们认为,豪格军功多,才能较高,天聪六年已晋升为和硕贝勒,皇太极称帝之初晋肃亲王,掌户部事,与几位叔辈平起平坐。
所以,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多尔衮集团跟豪格集团争皇位,代善中立,偏向豪格,这一点跟电视剧是一样的。
而跟电视剧不一样的是,多尔衮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多铎不仅跟多尔衮有矛盾,而且多铎跟豪格的关系非常好。在议政会议上,多铎首先推举多尔衮,多尔衮谦让,多铎立刻表示,多尔衮不接班,他可以接班。这从侧面表明,至少在当时,多铎是不大服多尔衮的。
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多尔衮实力本来就不占优,两旗对人家三旗,98牛录对117牛录;内部还不团结,多铎这个不定时炸弹的存在;中立方代善跟多尔衮也没有什么太密切的交集。所以,多尔衮是无论如何也当不上皇帝的。
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展现了他非常狡猾的一面,拥立满蒙和亲的福临为帝,福临的母亲布木布泰是科尔沁出身,蒙古八旗会支持;福临是皇子,两黄旗的很多人都会支持;福临年幼,登基后不会对老迈的代善动手,两红旗不会反对。
而多尔衮率先喊出了这个口号,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拥立功勋最大的人员,从而攫取了最高权力,在他实力并不占优的情况下。
多尔衮摄政后,先是干掉了豪格,吞并了正蓝旗,和自己的正白旗混编成新的正白和镶白旗。原来的镶白旗在多铎死后改为正蓝旗,由多铎长子多尼统领。多尔衮死后,其养子多尔博领两白旗。顺治亲政,清算多尔衮,夺其嗣令多尔博归宗。这样正白旗就归了顺治,和两黄旗一起抬为上三旗,镶白旗则还给了豪格的长子。
所以,并不是多尔衮禅让有功,恰恰相反,他是趁机上位。
上位后,多尔衮都干了哪些事儿呢?
顺治元年、四年、八年清政府三次颁布圈地令。这个命令是这样的,旗人携绳骑马开始跑,跑到哪算哪,而绳子所圈占的这些土地,就是这个旗人的了。大量的土地就这样被抢占,很多百姓流离失所,饥寒迫身。
当然,这个命令顺治颁布的,但是顺治前七年谁主政,相信大伙都了解。
至于这个“剃发令”,就更有名了。近几年很多人为多尔衮洗白,说是“剃发令”并非他首创,从努尔哈赤那会儿就开始了。这一点我承认,但是执行的并不严格,举个小例子。
崇祯四年(1631),明朝大将张春以监军兵备道之职和总兵吴襄、宋纬等率兵四万奔赴辽西,以解救锦州。吴襄(吴三桂他爹)临阵败逃,张春被俘。对于这种级别的军官,皇太极当然是要拉一把的,亲自上阵,苦口婆心劝降。但是张春这个人很有骨气,表示投降可以,但是不能剃发。按照多尔衮的政策,这就属于必死一类,但是皇太极没有杀他,还是好吃好喝待他。
这说明在入关前虽然也有剃发的规定,但并没有一刀切,而多尔衮的命令则是不剃发就死,这个命令害死了多少人,相信大家都了解,我就不多介绍了。
还有些敏感的内容,就不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清初那些有名的屠杀,都发生在谁主政时期。
所以,到底谁是恶魔,谁是英雄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