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特辑金秋九月难忘师恩(教师节里忆师恩)

教师节特辑金秋九月难忘师恩(教师节里忆师恩)(1)

曾把老师比园丁,在他辛勤的浇灌下,开满茁壮的花朵。

教师节里忆师恩

若荷

“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每当看到这首诗,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给我们上课的那些老师,而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学时期的两位老师,一个给我们教化学,一个给我们教语文。教化学的,源于他在课堂上的一句话:遍地都是铝了。这句话出自一堂化学课。

那天化学课,在谈到铝的用途时,他列举了日常生活中的用具,比如铝勺子、铝锅等,引来同学们莫大的兴趣。忘记老师叫什么名字了,只记得他姓张,板寸头,喜欢穿白衣蓝裤,脚踏藏青色的圆口鞋。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家常使用的铝制品还不是很多,对老师所说的铝制品多少是有点儿陌生的,何况班里的同学大多是来自农村。以至去别人家串门,也要看看人家有没有铝制品。但好像每次都让人泄气。乡下的人家,家中多用铁锅铁勺铁用具。老师说不要急也不要慌,看着吧,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每个人的家中都会使用铝制品,到那时,就会“遍地都是铝了”。

张老师的一番话,给大家带来了希望和力量,也给同学们带来学习化学的勇气和动力。古往今来,铁替代了陶,铝怎么不会替代铁呢?也同时,“遍地都是铝了”这句话,成为了张老师的代名词,一提到他,就会有人模仿着他的语气说:“遍地都是铝了!”自此,喜欢学化学的同学开始多起来,化学成绩好的人数每天都在攀升。高中毕业,高考成绩发下来,有的同学考取了某某大学的化学系,就算不是化学系,也一定是个与化学有边的专业。

不等化学老师预言的“再过十年二十年”,20世纪80年代后,不知不觉中,家里的铝制品增多了起来,从铝锅到铝勺子,从铝壶到铝盆,不单单是铝,铝合金用具也不乏生活用具。在铝的用品普及后,又被402钢无情淘汰前,生活中“遍地都是铝了”的预言已经实现了,细看家里的厨房里,谁家没有几样勺、铲铝制品呢?时光更迭,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有多少科学技术被运用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家庭、个人和办公的必需品?!

让学生认识未来,昂头前瞻的,不是父母,而是我们的老师。

高中毕业我离开了那个小学校,再回去,张老师已经调走了,至于调去哪里不知道,曾经多方打听过,也不了了之。后来我也做了十几年教师,与本县的教师多是熟悉的,但还是没有打听到他的消息。隐约听朋友们说,张老师在教育局搞起了教研,整天泡在论文及整理的校外课程与试卷堆里。追着这些消息再打听,又好像不是我认识的那个张老师。曾想象着有这么一天,在一次同学聚会上看到他,老去的张老师,应该是沉默寡言的,一头浓密的黑发已然变得稀薄,鬓角如雪……想一想,就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是为所有逝去的青春吧。

上初中时,教我语文的老师姓江,大概是因为多病的原故,每次从我们身边走过,鼻端总是飘来一缕淡淡的药香。后来知道她每天都在吃药,按一下她的手背,会现出一个深深的凹痕。江老师在大学里读的是英语系,后来到我们学校教起了语文,因为学校没有开设英语课。记得刚入校那天,江老师就站在教室前的院子里,看一堆同学在那里发新书。新书发下来,江老师站在讲台上,白皙的皮肤,短发,深蓝色的小西装,显得非常干练利落。站在黑板前的她,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微笑着作自我介绍。介绍完毕,低头掀动课本,目光抬起来,新学年的新一节课,就此开始。

教师节特辑金秋九月难忘师恩(教师节里忆师恩)(2)

曾把老师比大树,在知识营养的输送下,结出饱满的果。

她在讲授新课的时候,喜欢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抬着头,气宇轩昂。在读《我爱韶山的红杜鹃》这篇课文时,语意情深,眼角浸着泪花。在读《孔乙己》时,语气里有了一种调侃:“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上古文课时,她总是一边读一边仰了头,之乎者也地从每一张课桌旁走过,面带自信,从容温和。

上初一时我得了一场大病,近两个月不能正常上课,江老师就到家里来给我补课。她知道我喜欢读书,特意给我布置写作文,然后由我母亲交给她批阅。我的作文簿上不只是江老师的批语,还有其他班级教师的赞誉,显然是江老师推荐给别的老师看了。听同学们说,不光我们初中班,就连高中老师都在当范文读。这些消息给了我自信,同时幼小的心田里也播下了文学的种子。江老师无私的传授和细致入微的关怀,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动力。

江老师教了我们三年,二年初中,一年高中,到我们上高二的时候,江老师被调到新组成的英语教学组,这才不教我们语文了。后来我们忙于毕业、备考,江老师也调进县一中教学,我在外地读书的时候,江老师又调到市教育局去了。时光就这样一页一页地翻过,有一年春节,我从同学那里找来江老师的电话号码,给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接电话的是她的家人,在对方的疑惑中没说几句就把电话挂了,听说江老师年前得过一场大病,语言有些不清,也早已很少接电话了。

时光如驹,稍纵即逝。当我翻开人生的扉页,却发现所教导过我的那些老师们,已经奔向祖国各地,就像《教师颂》这首诗里写的那样,“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每当同学之间有重大的活动,或若自己获得什么荣誉时,都会想起曾经教过我的老师们。多年后,虽然我和老师一步步走远,但是老师所传递给我们的精神和信念,却一直伴随着我,从未消失。从老师身上传承下来的那些美好与善良,也已成为我追求的一部分。它促就了我人生的幸福,也促就了我事业的成功,纵使岁月无言,老师当年的教诲与鼓励,也依然真诚,犹在耳畔。

(以上文、图皆为原创)

作者简介:

若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曾在《中华散文》《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散文百家》《满族文学》《山西文学》《黄河文学》《北方文学》《雨花》《岁月》《读者》等国内外报刊发表数百万字。有作品编入冀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高中语文阅读课本及初、高中语文试题,入选各年度散文年选、精短美文精选、中国散文排行榜等选本。著有《悠悠茶香》《高天上的流云》《像一片叶子一样成长》《善良如嘉木》《花一样的灯盏》《秋野之上》等多部散文集。曾获“沂蒙文艺奖”“齐鲁散文奖”“中国金融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奖项。

壹点号若荷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