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中的梁国何时灭亡(南朝四百八十寺)

南朝中的梁国何时灭亡(南朝四百八十寺)(1)

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人,据说是汉代名相萧何之后。

梁武帝继位后,把“禅位”给自己的齐和帝封为巴陵王。当时,齐国的宗室根本不用萧衍动手消灭,因为齐明帝和东昏侯基本把齐高祖和齐武帝的子孙杀了个干净。

萧衍称帝前,就以齐和帝萧宝融的名义先杀掉了湘东王萧宝晊兄弟,后来又杀掉齐明帝剩余的几个儿子。由于建国时他正值壮年,用不着像刘裕和萧道成两个老头子那样有“日薄西山”的紧迫感,起先还真想把退位的少年齐和帝在南海郡养起来。

他的高级谋士沈约劝他“不可慕虚名而受实祸”。于是,萧衍就派亲信郑伯禽到姑孰,送给年仅十五的齐和帝一大块生金,逼他吞服自杀。已经“禅位”的齐和帝虽年少,风采不减,朗言说:“我死不需金,醇酒足矣。”

郑伯禽一看废帝如此“配合”,也很高兴,便弄来一大坛美酒。少年人神情怡然,大碗大碗狂饮,很快就沉醉不省人事。郑伯禽上前,掐死了这位十五岁的少年。

虽杀戮齐明帝一支族属,萧衍对于前朝宗室还不算太残忍。萧道成一系的支属萧子恪兄弟十余人,均被授以清闲之官,活得好好的。其实,萧衍和南朝齐国还是同宗,不过宗属稍疏罢了。

依辈分,萧衍之父萧顺之是齐高帝萧道成的族弟。南齐时代,萧衍本人也是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八友”之一,他的文学修养确有大家之范(另七位是范云、萧琛、任昉、王融、谢朓、沈约、陆倕)。这几个人,当时“立骈文之鸿轨”,诗文开创南朝一代典范“永明体”,自是才高八斗之士。武功方面,萧衍盛壮之年也是军事天才,连大名鼎鼎的北魏孝文帝都说:“萧衍善用兵,勿与争锋。”

但萧衍晚年,昏聩怯懦,眼见侯景节节胜进,八十多岁的老翁,魄神全失,已经不是昔日愤起襄阳的那个萧衍了。

内政方面,萧衍一方面下达种种诏令优显士族高门,核实谱牒,严防冒袭;另一方面他一直重用寒素出身的士人,无论是早期的范云、沈约、徐勉,还是中后期的朱异、俞药等人,就连率七千兵士横行魏境的大将陈庆之,也是寒人出身。因此,在用人方面,为帝早期的萧衍应该是很有手腕的大政治家。

对外方面,506年,萧衍称帝没几年,曾派其六弟临川王萧宏在淮南与北魏对峙,梁军当时器械精新,军容甚盛,北朝人都认为是百数十年所未见。至于萧宏,“长八尺,美须眉,宽和笃厚”,但他打仗完全是个外行,一战即溃。

507年,梁朝大将梁景宗等人倒是在钟离大败魏军,杀死魏兵十多万(多为淹死),生擒五万多。而且,此次战役中的“火攻计”还是萧衍直接授意,可见这位帝王壮年时期的军事天才如何了得。

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北魏境内烽火纷起,六镇军人此起彼伏,葛荣起义号称百万于外,尔朱荣又擅权于内朝,梁朝趁机向北拓展。

527年,梁将陈庆之在涡阳大败魏军。529年,陈庆之以送“魏王”元颢为名,率七千人从铚县出发,一直杀到洛阳,四十七战,共攻取三十二城,所向皆克。百余年来,南兵能攻入洛阳,简直是前所未闻之奇事。

南朝中的梁国何时灭亡(南朝四百八十寺)(2)

(来源丨《两晋南北朝:迷乱狂欢三百年》 作者丨梅毅 天地出版社丨出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