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吉他有必要买好琴吗(手工琴与工厂琴究竟该如何区分)
吉他的制作,从传统的手工作坊转移到工厂的流水线上以后,“手工琴”和“工厂琴”这两个用以区分制作过程的名词,应运市场的竞争而生,并暗含褒贬:
“手工琴”,意味着由工匠秉持匠人精神手工打造,有一股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
“工厂琴”,则是现代化机械的产物,品质和诚意仿佛生来就该比手工琴矮一头。
于是你会在网上购琴的时候,经常在某些品牌的商品详情页看到这样的字眼:“XX手工琴,手工打造,工匠精神。”
去琴行选购的时候,也可能会遇到商家对你安利某支手工琴,一问价格,才两千多。高贵的手工琴,价格倒是挺亲民。
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工厂琴,反而经常被冠以“手工”的称号。原本泾渭分明的两个称呼,界限好像一下子就模糊不清了,那么到底怎样才算是手工琴,怎样才算是工厂琴呢?今天我们就花几分钟的时间来梳理一下。
工厂琴很好解释。通常来说,工厂琴是指一家吉他工厂批量生产的吉他产品。
因为他们是成规模、大批量的加工、生产,所以为了无限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使得工厂十分注重产品的“标准化”。事实上“标准化”也是所有现代工厂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那什么是手工琴呢?
就目前为止,这是一个不好简单回答的问题,就从市面能见到的所谓手工琴来看,市场上关于“手工琴”的定义可以说是十分混乱的。
总地来说,大概有这几种情况在市面上都会被称之为手工琴:首先是标榜生产手工琴的吉他品牌、其次是工厂定制吉他、还有一些小作坊生产的批量发售的琴、最后就是独立制琴师的专业定制琴 。
一部分所谓的手工琴最喜欢的一个标签就是:手工,也就是淡化电动机械的使用,着重表现他们是用一些传统的、个人化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吉他。
部分琴友也觉得“手工琴”顾名思义,就是不借助任何现代化机器,纯粹用传统手工工具制作出来的吉他 。
因此,现在很多人,都是在按手工成分占整个制作过程多少的方式,来界定手工琴和工厂琴。但其实只要稍微仔细想一想,我们就会发现这种方式是靠不住的。
首先,工厂可以利用这个漏洞,来标榜自己的产品是手工琴:他们可以声称,自己的生产线几乎没有现代化的设备,每个流程都是由匠人手工操作完成。
但实际上呢,这些工厂可能只是不具备充足的引进现代化设备的资金,只能以人力暂时替代机器,正好大家对手工琴都很神往,就用“手工”的名义颠倒黑白,给自己的产品抬高身价。
毕竟,对任何一家想要走得长远的工厂而言,机器才是更靠谱的选择,人力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不仅管理压力大,要承担的产品风险也更高。
其次,手工琴的“手工”成分,就一定多吗?
如果你对纯手工制作的吉他抱有期待,那么独立制琴师的工作室很可能会让你失望:因为他们也少不了现代化设备的辅助。比如美国著名的独立制琴师Ervin Somogyi,他的工作室就有不少机械化设备。
机械化的设备可以带来更高的效率、更高的精度,也永远不会疲惫。如果有人找Ervin Somogyi定制一支琴,而这支琴就是用这些设备制作出来的,那么我们能说它不是手工琴,而是工厂琴吗?显然,不能。
Somogyi认为,“手工琴”的特点并不是不使用电动机械工具,而是在于电动工具使用的自由度,也就是说,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自由地使用电动工具,根据工作的需要,完全不违背操作者的意愿,就可以被认为是手工制作的。
但这样的定义显然是不够严谨的,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流水线上的师傅就不能自由地使用电动工具。
另外,如今一棵大树从被放倒,到切割成一片一片用于制作吉他的材料,都是借助现代化机械设备完成的,所以“纯手工”的概念早在源头就已经被消灭不存在了。
那么工厂琴可以手工做,手工琴又可以用机器做,可见把目光放在手工比例上来界定“手工琴”和“工厂琴”,并不是理想的选择。
也有人提出用产量和规模来划分手工琴和工厂琴。工厂需要一定规模才能运作,在短时间内就能生产出几百支,而手工琴由于只有独立制琴师,可能一年只能做出几支。
国内有些品牌,可能只有十几个人的制琴团队,一个月只能做出十几二十支琴,他们就把自己生产的吉他称为手工琴。
但这其实并不严谨,也没有可操作性。首先你不可能制定出一个明确的能够用于区分的量值,也就是说低于多少产量算是手工琴工作室,达到或高于多少产量可以算是吉他工厂。
其次,独立制琴师在制琴过程中,不一定是一手操办,他可以将一些步骤交给自己的徒弟代劳以提高产量;而一些小规模的制作团队,虽然产量较少,但也很有可能只是规模很小的量产琴而已。
那么,从品质的角度去区分怎么样呢?显然,这也并不适合,毕竟享誉全球的马丁,就是工厂琴,简直太好反驳了。
所以,要想弄清楚手工琴和工厂琴之间的差别,我们还需要进行一次复盘,到底我们为什么会觉得手工琴比工厂琴优越。
首先,手工琴要么是制琴师为了创造一把史无前例的吉他;要么是制琴师接到了乐手的订单而为其量身打造出来的,这种独一无二的特性,自然和工厂批量生产的不可相提并论;
其次,这意味着制琴师拥有足够的知识、功底、创造力,来支撑他们设计出这样一把的吉他;还有就是,制琴师必须有足够的智慧、能力和技艺,把这把吉他精准地制作出来。
而在这期间所产生的所有成本累积起来,也就恰好体现了手工琴的另一个特点:贵。
工厂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标准化,他们的管理者日思夜想的是如何把所有产品做到尽可能完全一样。
而手工琴,它是只为个体的需求服务,它的目标是精准的满足个体的需求。因为本质上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所以它也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因此,我们认为应该用是否“量身打造”,来区分工厂琴和手工琴。
同时应该用“定制琴”来代替容易使人混淆的“手工琴”这个称谓。或者至少应该把“定制琴”作为手工琴的一个重要备注。而“工厂琴”我们也可以给它再加一个“量产琴”的备注。
这样一来,区分它们就变得简单多了。
定制的特点,在于和定制者个性及需求的高度吻合,制琴师从选材到加工再到后期调整,都会按照定制者的偏好和特点来生产制作,一些手工制琴师会要求定制的客户提供身高、臂长、手掌大小、用途、演奏风格等信息,以便选用合适的材料,制作出合适的吉他,从而满足客户的要求。
比如你喜欢弹唱,需要饱满而低沉的低音,制琴师可以为你选择合适的琴体,再通过调整结构来满足你。
比如你喜欢复杂而花哨的外观,制琴师会按照你的需求多加点镶嵌,再比如你的手指短粗,制琴师则可以调整琴颈厚度,让你拥有更好的手感。
这些特定需求的服务,是工厂琴所无法比拟的,也正因为这样的特殊性,意味着定制琴只适用于需要它的、定制他的人。
如果制作者发现这样一款琴还挺有市场,一样做了好多支,那么多出来的这部分就应被划入量产琴的范畴,成为小规模的量产琴。如果再以手工或定制琴的名义销售就不太妥当了。
节目最后,我希望琴友们能够对目前市面上所谓的手工琴谨慎的加以辨别,把虚假的部分排除掉,这样也是对那些真正有情怀的付出过很多心血的手工制琴师极大的尊重和支持。
另外也应该给予工厂琴公平的对待。或许是因为工业革命的历程,远远比不上人类靠双手生存的时间长远,我们在对待机器和手工时,总会下意识偏向手工,排斥机器。
但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善于使用工具,从原始工具,到传统工具,再到如今的机械化生产,这都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不论工厂还是专业制琴师,使用电动机械都已经成为了一件十分正常且必要的事情。
而且优秀的量产琴有着规范的生产流程、高精度的机械化水平,随着现代制作工艺的进步、数控机床的出现,加工精度可以精细到毫厘之间,这样生产出来的工厂琴品质可控,价格亲民,这是小规模的定制琴所无法比拟的。
我个人也更偏爱手工,因为手工产品就像一件艺术品,它可以更好的保留制作者的情感和个性,更准确的传递制作者的精神,而一件商品一旦具有了这些元素,我们会认为它是活得,是有灵魂的。
只可惜如今多数所谓的“手工”,更多的只是一个噱头,一种在商业层面的空洞的表现形式,并没有实质的内涵。
以上就是本期吉他小百科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往期小百科回顾吉他小百科|吉他材料等级竟是骗局?看冯涛如何为你揭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