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一般是什么时候过春节(当年温州人过年要送)
年货
近代 杨淡风
买柑买橘买荸荠,
蛏子虾蛤俱买齐。
还买几斤红萝菔,
红膏江蟹买圆脐。
民国时期,温州诗人杨淡风《永嘉风俗竹枝词》里,说到家庭主妇过年前采购年货的热闹景象,和如今买买买的“剁手族”也是不遑多让。
临近农历新年,温州的大街小巷上,处处可见浓烈的过年气氛。
特别是在温州繁华的五马商业街上,商家的竞争促销也是热闹非凡:打折、送礼、互动活动,吸引着八方来客。
其实,早在近百年前,五马街商家的过年促销手段就很厉害,就像被时人记录下来、老温州熟悉的老字号稻香村与公生园两家当时的“网红食品店”,就曾经上演过春节竞销“红包”的趣事。
相爱相杀,两家大牌美食店开在对面
现在温州人大多记得五马街东口的“五味和”和鱼生,却对公生园、稻香村,二陶橄榄、纸蓬包……这些美食品牌和小吃已经十分陌生,但在当年初,它们的名声可是响当当,人气直逼“网红”。
话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五马街西首四顾桥(今五马街与府前街交叉口)的一东一西,开设有两家颇具规模的副食品店(旧称南北货行),稻香村与公生园。
稻香村开创于清宣统末年,由宁波商人合伙经营。1918年曾一度毁于火灾,后又东山再起,由陈肖山为经理,鼎盛期店员有50多人。公生园则创始于1925年,由温州本地商人经营,鼎盛期从业人员达60多人。
这两家卖的都是糖果、糕点及南北货,如红枣、桂圆、荔枝、橄榄等,经营品种、业务相同,资金实力旗鼓相当,规模相似,所以互相之间竞争十分激烈,也斗出了不少趣闻轶事。
你来我往,纸蓬包促销得双赢
在温州旧习俗里,春节期间(正月)登门拜年,要提着“红包”作礼物。这里的“红包”不是指装钱的红包,而是由枣、桂圆、柿饼、糕点等包成的,厚粗纸叠摺,成为外方中空、面大底小、外盖以红纸,俗称“纸蓬包”。
纸蓬包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这种“红包”的销量非常大。所以一到岁末,每家食品店都摩拳擦掌,准备做一笔“红包”的生意。
当时最繁华商业街上的稻香村与公生园,自然也摆出竞争架势,为争夺纸蓬包生意各出奇招。
公生园为吸引顾客,想出“抽签摸彩赠花灯”的促销招数:凡购买纸蓬包两个以上,就可以抽签一次。大奖有鳌鱼灯、百鸟灯、花篮灯、小提灯等等,小奖则有什锦糖、蜜饯橄榄、香蕉糖、五香瓜子。这下吸引了众多市民,一时人气暴涨。
稻香村马上闻风仿效,也采取抽签摸奖,奖品有什锦糖果、五香瓜子、饼干糕点……因此,两家店生意都明显好过往年,顾客盈门,热闹非凡。
这时,公生园又在抽签送灯中出新招:凡顾客一次购买四五对红包而抽签不中者,可在最后一签中谎报中签,送给最好的鱼灯一盏,使顾客满意而去。以此招徕生意,门庭若市,又压倒了稻香村。你来我往,甚是热闹。
两家店促销搞得太热闹,甚至还引起了食品业同行的强烈反对,认为会严重影响其他人的生意,要求同业公会予以制止。
据说在这样的“高压态势”下,两家店的经理却“私下议和”,据说秘会地点就选在“曾宅花园”(今信河街松台山东麓现松台大厦一带)。
两家商定应对方法:明面上佯装争斗互不相让,甚至动武准备“诉诸法律”,私下里大家都知道底线,只不过演一场戏转移注意力而已。这个手法,可是和现在网络时代的“炒作”异曲同工呢!最后,两家店打了出免费的广告赚得顾客盈门,同行的抗议也是不了了之。
中秋节到,店前争放广告月饼
除了春节,每逢中秋佳节,农历八月初始,两家店在“月饼节”的争斗也早早登场。
公生园特地用铝、铁做成广告月饼,高悬门前,周围缀以的五彩点灯。月饼内装置广寒宫殿,配有唐明皇、杨贵妃与嫦娥等人物形象,旋转活动,煞为好看。
稻香村不甘落后,立即仿照赶制,月饼广告外围也配以五彩灯珠,骑街悬挂,与公生园广告相映成趣。一时观者如潮,四顾桥一带热闹非凡,格外明亮。
中秋佳节当天,月饼大战更加引人注目,公生园向五马街另一头的许漱玉的许云章布店借来摇奖机,内储摇珠百颗,奖品有闹钟、茶壶、茶杯以及儿童玩具等,凡购买中秋月饼3角者,可摇彩一次,多买类推。稻香村则向锦纶布店借来摇奖机。于是,那几天,四顾桥彩珠乱滚,欢声不断,公生园与稻香村旗鼓相当,各获其利。
二陶橄榄,听介绍就让人流口水
除了春节、中秋等年节时间的竞争促销,平日里,这两家店也是各有立身之本,让吃货们“爱得深沉”。
比如二陶橄榄,就是公生园创设后独家首创食品。其原料取自本邑或福建产青橄榄,选粒小花细、味带清香的新鲜橄榄,用水漂淡,勤换水,不宜过久,然后加白糖,放置日光下晒干,其成品清香干脆,咀嚼生津。这介绍听着就让人口水直流了有没有?店家还给每枚橄榄包上玻璃纸,再纳入扁方形纸袋,清洁美观,深得顾客喜欢。
公生园的二陶橄榄主要是批发给小商贩,事先言明了,凡发现纸包褪色或橄榄走味,均可退货调换。代销商因货好易销,一时卖不掉又不至于损失,所以非常乐于拿货,生意也很好,一天可售千斤以上。
这买卖一兴隆,同行的稻香村、益泰生等也纷纷效法仿制,还压低价格来争夺小商贩。渐渐地,也出现了几家店铺为降低生产成本,开始粗制滥造,偷工减料。
农历三月至六月为南北货店的淡季,大都做潮糕应市。
公生园制作的潮糕与众不同,主要供应河轮上的旅客需要,深受喜爱。每天产量高达400格,最低也在200格以上。
潮糕计有水晶、洗砂、桂花、茯苓四种。水晶每格20粒,每粒3枚铜板,洗砂每格25粒,每粒2枚铜板,茯苓与桂花同价,每粒1枚铜板。公生园每天潮糕产量,桂花、茯苓占2/3,水晶、洗砂仅占1/3。
每天早市,顾客纷纷向公生园购买潮糕。而稻香村要等公生园在10点左右卖完后,才能将积货脱清。
后来公生园为了把早上10点后的市场也抢占下来,动员工人上午加班,专做潮糕,不生产其他糕点,边做边卖,潮糕越做越好,一直卖到中午12时,不给稻香村留出半点销货空隙。
于是稻香村的潮糕严重滞销,大多成为重炊货,声誉一落千丈,不得不缩减产量,让公生园占了上风。
再后来,稻香村将潮糕规模做大价格不变,由原每格32粒做成28粒。公生园闻声也做大潮糕,改为每格24粒上柜竞争。双方如此不计血本,稻香村不得不偃旗息鼓,潮糕擂台以公生园取胜而告终。
精致面点,进得了大餐馆宴席
民国二十年(1931),公生园聘请原在益泰生的广东技工王昌旺,视为上宾,由他在公生园制作香榄、酥桃夹饼、果子挞、菊花圈四色细点,甚为著名。华大利、醒春居等大餐馆的宴席上,均采购这种细点代替老式荷包小蛋糕,陈列桌面,饼上还堆有彩色糖花,颇为美观。
稻香村原先未设饼干、面包的烘焙,十分眼红手痒,民国二十三年(1934)夏,即高价收买原公生园的面包、饼干师傅钱万青,公生园欲留无益,只好由他去。稻香村与公生园两店的市场竞争一度发展了到人才争夺战。
公生园先后在鹿城生存24年,鼎盛时期,与杭州的顾香斋、苏州的采芝斋、上海的冠生园齐盛,称之茶食店之魁首,最后因失火停业。
稻香村则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后,后并入国营副食品公司(又称烟糖公司)的门市部。
来源:温州三十六坊
版式:诸葛佳倩
大家都在看
➤陈伟俊姚高员向全市人民拜年!
➤ 春节去哪玩?温州各地活动精彩纷呈,赶紧收藏
➤ 春节期间,温州公交运营时间有调整,部分公交停运!
➤ 温州市南浦小学、蒲鞋市小学龟湖校区发布2019年招生红色预警
➤ 温州2018年经济成绩单出炉!GDP首次突破6000亿元
觉得内容不错,
点个“好看”分享给更多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