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简介资料(走进经典之陈情表)

刘静简介资料(走进经典之陈情表)(1)

【刘静专栏】

走进经典之《陈情表》:苦难人生的抉择

原创作者|刘静(江苏省徐州市郑集高级中学)

夜读《陈情表》,感慨不已。

我当然倒也没有流泪。

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李密《陈情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也。”然而,我也不认为我不孝。

我是生活在公元2022年的人,回望公元268年的李密,虽不至于流泪,但也能透过他深情恳切地陈述,依稀地看到:母孙二人形影相吊的孤苦无依,渺茫地听到:祖母常在床褥的奄奄气息,感受到李密诚惶诚恐的进退狼狈……

刘静简介资料(走进经典之陈情表)(2)

我觉得从文字里,第一个走进我心里的是祖母刘氏。

她是祖母刘氏,按照李密(224—287年)生卒年表推算,本文写于李密44岁时,也就是公元268年,时年祖母刘氏96岁,一年多后就是公元269年祖母去世,终年97岁。

也就是说,在祖母刘氏52岁时,她刚享受当祖母的快乐才六个月时,她唯一的儿子(原文:既无伯叔)却去世了,这是难以言说的痛苦。

没有童仆的清贫之家,要靠孤儿寡母来支撑。李密4岁时,他的母亲改嫁了,从此,56岁的祖母刘氏,要一个人承担起所有了。

56岁的老人,自己疾病缠身,内心痛苦,还要抚养一个4岁的病怏怏的小孩,这在一千多年后的现在,想来都觉得日子很难过!

而这位连名字都没有的祖母刘氏,却毅然而然地在零丁孤苦,茕茕孑立,无亲无靠的情况下,把一个有软骨病的孩子,养活到成人自立(以古代男子弱冠20表示成年计),这其中付出了多少心酸苦楚,难以想象。那一句“祖母刘愍臣孤弱”,一个“愍”字,饱蘸了祖母多少心血辛劳!

可以肯定,她是一位坚强有意志力,不服输,有骨气,有韧劲,有大爱的祖母!

难能可贵的是从祖母56到72岁的16年间,她不但把一个病孩子养的身体健康了(李密活了63岁),而且能让他不受原生缺爱家庭的影响,成长为一个“性方直,不曲意势位”,以孝敬名扬乡里的三观正确的人。更难能可贵的是:还把出身门衰祚薄家庭的他,培养成了二州牧伯赏识的“秀才”。

这在今天,也是非常人所能的!

那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倒也真实!

祖母刘氏是个苦命又坚强,睿智又伟大的母亲。她是万千古代没有名字的伟大母亲的其中一个。

刘静简介资料(走进经典之陈情表)(3)

第二个走进我心里的是李密。

他继承了祖母刘氏的所有优秀品质:坚强、善良,不向生活低头等等。老天爷给了一手烂牌,他却打出了“寒门贵子,我命在我”的奋斗型不服输的好牌。也算是成功人士了。

出生六个月,死了父亲。四岁母亲改嫁。一个小孩,会叫妈妈,需要妈妈的时候,没有了母爱。恋母情深,思母成疾。只有唯一的亲人就是年迈的祖母。大约他懂事后,也接受了这一切。受到祖母的教诲,要走一条强大自己,强大门楣的道路,最朴素的想法,也是要强起来,好好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吧。我觉得,他至少在这一时期是不抱怨生活,努力奋进的少年。

史书说他很好学,博览五经,尤其精通《春秋左氏传》,师事谯周,谯周的门人把他和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并列,认为他很有才华。

学习,提高自己,不抱怨生活的不公,三观正,孝顺,努力改变命运!他真的做到了。所以在蜀汉的时候他历职郎署。而且,他为官也是正直,有才能,为民办事的,有政绩,有清慎之名的好官。

我觉得他真是值得我们现在的人去好好学习一下的。虽有祖母的教导,也得有自身懂事,不放弃,坚持,要变好的非凡决心,加持强大的执行力才可以!

刘静简介资料(走进经典之陈情表)(4)

第三个,我脑海中出现了三个关键词:责任、亲情、前途功名

祖母和李密,他们都是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他们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并且昂起头,露出最坚强的笑脸,把生活变得好起来。

责任,不容推卸,要担起来,要坚强地担起来,要好好地担起来。

祖母和李密,他们都是亲情观念很重的人。彼此是彼此的唯一,她年老身心都很可怜,他年幼也是身心都很可怜。互相依偎,弱弱成强。祖母对李密无微不至的照顾是从身体到心灵的,李密成年后,祖母有疾病,他衣不解带,侍奉汤药,事必躬亲。也给予了祖母从身体到精神上的照顾。言传身教,亲情无价。

这和让婢女来照顾是全然不同的。这也是亲情的无可替代。

对于前途功名,谁不渴望呢?李密也是渴望的。他在蜀汉做官,到了西晋,“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机会留在眼前,如此受上级看重,多少人能拒绝啊?

抛开当时的背景,李密的重重顾虑之类。我认为,李密说的报养祖母之日短,“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是真切的恳求。

祖母是96岁的老人了,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这种情况下,如果他还要去奔前途功名,如果皇帝还要硬拉李密来做官,是人都不能!

所以,此时晋武帝成全他们,也是成全自己的共情能力和格局了。

我觉得在亲情面前,其它在你没那么重要的情况下,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都可以往后靠一靠。

事情的后来:

《陈情表》表到朝廷,晋武帝看了,赞叹李密“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祖母魂归道山之后,李密履行了在《陈情表》的承诺。

在他守丧期满后,朝廷复以洗马征召他至洛阳。后出京为温县令,李密是有才能的,然而被重用的现实并没有如期而至。他希望一展才能。这时抛却了名节观,一心愿效忠新朝,奈何因为他太刚正,朝廷无人推荐,只升迁做了汉中太守。自己难免心怀怨念。一次晋武帝赐宴东堂,宴席上,酒酣耳热之际,皇上诏李密令赋诗,他在诗歌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

这么直白地表达了不满,他的刚直一览无余。晋武帝觉得这是说明明不明明,朝廷不公正。不做这官也罢。于是皇上手下的都官从事纷纷上奏,要求罢免李密官职。

做汉中太守一年后,李密罢官归田,后卒于家。终年63岁。他在西晋当了几年官,不清楚,百度百科的李密名片是西晋初年官员,可能也许大约也就几年吧。

刘静简介资料(走进经典之陈情表)(5)

最后,我想再谈谈假如。

借我一双慧眼,也看不透这世间迷雾!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只有真挚的情感,遵从内心的选择,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假如,李密只看到皇帝重用欣赏,去做官了,没时间侍奉祖母了,后来,他看到圣朝不圣,会不会因为没有全心全意奉养祖母的而后悔不迭?

其实,实现人生抱负很难,有才华的人很多,有机会的又有才华的人却很少。成功面前,机会比才华更重要。

当年,44岁的李密,应该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他知道什么最重要,该做什么选择。

有人说他抬高皇帝,处处显得卑躬屈膝,使得读《陈情表》时,人们会把报答祖母养育之恩这一天经地义的事当成他的借口。其实最终打动晋武帝的,是他的孝心,也是 他“不矜名节”,先尽孝后尽忠的提法。李密这些言辞之中,流露出的是卑躬屈膝、诚惶诚恐的奴才相。

我不觉得是奴才相,也不觉得是借口。奴才相是大丈夫能屈能伸,为了祖母,我怎么低姿态我都愿意的诚挚心情。更不会是借口,如此母孙情深,如果被怀疑,那怀疑者还能相信什么呢?

2022年2月9日凌晨2点

刘静简介资料(走进经典之陈情表)(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