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支付一般用什么扫码(刷脸刷手还是刷牙)

刷脸支付一般用什么扫码(刷脸刷手还是刷牙)(1)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刷掌支付来了!”

支付技术的更新迭代,总在不经意间发生。

在刷脸支付、指纹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方兴未艾时,刷掌支付接续而来。

“我们到底还能刷身体的哪一个部位付款?”随着“微信上线刷掌支付”的话题冲上热搜,甚至还有网友调侃,“我在等刷牙支付。”

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些新兴支付方式安全吗,我们应当如何加以选择?

“你的脸很值钱”

“靠脸吃饭”的时代来了。

“菜品论克卖,刷脸可支付,自助取餐,自动结算。”今年10月,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佘北社区食堂正式开业,为周边居民供应一日三餐。居民“刷脸”便可取餐支付,不仅方便了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也方便了忘带就餐卡和手机的居民。

“我有一次去楼下的超市买东西,结果挑选完东西在自助收银机前结账时,才发现根本就没带手机。”上海市民张先生回忆说,幸亏此前开通了刷脸支付功能,所以当时就在自助收银机前完成了刷脸付款。

刷脸支付一般用什么扫码(刷脸刷手还是刷牙)(2)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显然,与手机扫码支付相比,刷脸支付更方便快捷。

2017年9月1日,支付宝宣布在肯德基的KPRO餐厅上线“刷脸支付”。这家开在杭州万象城的肯德基KPRO餐厅是全球第一家可以刷脸支付的餐厅,同时也是刷脸支付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第一次实现商用。

2018年12月,支付宝刷脸支付设备“蜻蜓”横空出世。2019年3月,微信推出小屏刷脸支付设备“青蛙”。2020年4月17日,支付宝宣布推出第二代基于线下消费场景的刷脸支付机具“蜻蜓”,定价1999元,相比第一代直降近30%。

设备技术的更迭推动刷脸支付获得巨大发展。

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刷脸支付用户为0.61亿人,预计2022年会突破7.6亿人,届时其将取代扫码支付而成为主要支付方式。

发展迅猛的刷脸支付对商家和消费者来说是双赢,一方面,其大大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有效缓解了高峰时段结账排队的状况;另一方面,刷脸支付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商家的人力成本。据悉,一台刷脸机相当于1.5个收银柜台,相当于3名收银员工一天的工作强度,一台刷脸机每年可节省各种成本10万元以上。

“你手机里有钱”

“出门不用带钱包,带上手机就够了”。如今,移动支付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标配”。近年来,移动支付业务量的增速让人惊叹。

中国银联发布的数据显示,98%的受访者将移动支付视为其最常用的支付方式。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中国支付产业年报2022》显示,2021年,国内各银行处理的移动支付业务笔数和金额分别是2012年的282.67倍和228.13倍,增长迅猛。

刷脸支付一般用什么扫码(刷脸刷手还是刷牙)(3)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十年间,移动支付从一个新兴支付方式发展成为被公众广为接受且使用最为频繁的零售支付方式。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已达9.04亿人。

“前些年是掏现金付款,现在大家总是习惯性地拿出手机来扫二维码付款。”生活在北京的李女士说,“有时候带孩子出去玩,不想给孩子乱买玩具,就骗他说没带钱。结果,孩子说,妈妈骗人,你手机里有钱!”

“一机在手,天下我有。”如今,手机扫码付款已越来越普及。自2021年以来,支付宝、微信支付一直在努力“双向奔赴”。日前,支付宝App转账页面新增“转微信好友”的字样,相关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显然,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经释放出互联互通的积极信号。

“把你的手抬起来”

“伸手感应,识别支付。”这是新近上线的“微信刷掌支付”小程序的简介。进入小程序后,页面会出现“未开通微信刷掌服务,请在刷掌设备上开通”的提示语。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20日,已有超过1000人“最近使用”了“微信刷掌支付”小程序。

据悉,目前,微信支付已在深圳部分商家接入刷掌支付设备进行测试。天眼查App显示,今年3月24日,腾讯公司申请了刷掌设备的专利,7月26日已获得授权。

“我们希望能够借助微信的这个风口,把刷掌支付推广开来。”生物识别行业专家、静脉生物识别技术专利发明人、一掌通数字科技(珠海)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於巧红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正准备和中国银联洽谈关于刷掌支付下一步的市场应用。

刷脸支付一般用什么扫码(刷脸刷手还是刷牙)(4)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当前,市场上应用较多的指纹、虹膜、人脸等,均属于人体表外特征,都存在生物特征容易被窃取等风险,而手掌静脉识别技术则属于人体表内特征识别。”於巧红表示。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政策研究与宣传部郭航表示,手掌静脉识别主要基于红外成像技术,在使用一定范围的红外光照射手掌时,手部静脉血管中的血色素可吸收更多的红外放射线,进而可完整清晰地呈现出静脉的血管结构。根据医学研究,每个人的静脉血管结构都不尽相同,不存在两个人静脉结构一模一样的情况,即手掌静脉血管的分布结构具有唯一性。

“手掌静脉生物识别是一种国际领先的生物识别技术。”於巧红表示,手掌静脉识别有三大应用优势:一是能够实现高安全性的生物活体识别,二是保护个人隐私不被泄露,三是无法被破解。

据介绍,手掌静脉识别技术采样样本源于人体内部,所以匹配过程中受到外界的干扰非常小,无法被仿冒。此外,手掌静脉的正常识别速度是1秒,比指纹、人脸识别都要快,指纹、人脸的识别速度是2—3秒。

“在自然光中,红外光是生命之光。在很多医疗、保健产品中都有使用红外线的产品,我们的产品发出的红外光对人体是无害的,可以放心使用。”於巧红说。

据介绍,2019年,以手掌静脉身份认证与手掌静脉支付为主导的上海杉达学院智慧商店正式运营。该智慧商店无人售货机不仅与微信、支付宝、银联完成了支付的对接,而且已经开始对外输出系列掌静脉识别和支付产品。

在广东惠州惠城区花边北路11号盛世清华商务中心一楼,有一家手掌静脉支付无人智慧商店,消费者不需要携带钱包或者手机,刷手即可完成购物。

刷脸支付一般用什么扫码(刷脸刷手还是刷牙)(5)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从市场上看,企业普遍都采用了国外的技术,而我们的优势是从头到尾都在自己进行研发。我们公司研发的单独刷掌终端设备预计今年年底即可推出。”於巧红表示。

谈及未来发展目标,於巧红说,“下一步,掌静脉支付云平台要对接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云闪付,为新零售和生物支付提供最安全的支付方式。2025年以后,将为各行业应用提供手掌静脉识别芯片,占据行业第一的位置,实现超10亿级别的收入。”

“你想怎么花钱?”

刷脸支付、刷掌支付、指纹支付、静脉支付、声波支付、虹膜支付……

在这些新兴支付方式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中国商报记者针对这一问题的不完全调查显示,选择“刷指纹”的占比为56%,选择“刷脸”的占比为17%,选择“刷手掌”的占比为11%,选择“刷静脉”“刷声波”和“刷虹膜”的占比均在6%以下。

“这些支付方式我都不愿选择,还是要多保留些隐私,这样才安全。”已过花甲之年的北京市民张怡对记者说。

相较而言,年轻人更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只不过,他们也会像张怡一样关心安全问题。

记者走访超市和商场发现,刷脸支付的使用率并不高,大部分消费者在支付时更偏向于扫码支付。有消费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戴着口罩的情况下采取刷脸支付并不方便,需要将口罩摘下刷脸,但那样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二是有感染的风险。“我还是更喜欢使用二维码,只需扫一下,非常便捷。而刷脸支付对我而言感觉并不安全,容易暴露隐私。”

刷脸支付一般用什么扫码(刷脸刷手还是刷牙)(6)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在被记者问及有没有听说过刷掌支付、“刷静脉”支付等方式时,湖北的屈女士惊呼“还有这种操作?”她表示,自己属于比较谨慎的人,不会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担心出现信息泄露、技术不成熟导致盗刷等问题,会等一种支付手段被广泛使用时才敢于尝试。

“你的钱安全吗?”

显然,消费者的担心不无道理。

事实上,随着手机扫码付款越来越方便,就在人们用付款码轻松完成付款时,一些不法分子也打起了付款码的主意。

“二维码付款的安全性不能放松。”近年来,多地警方提示消费者,要警惕二维码付款时被“黑手机”盗刷。

据悉,不法分子通过简单注册拥有收款功能的设备或通过手机App把手机变成收费扫码枪,在商场、超市、饭店等人流量较多的收银区蹲守寻找机会,在消费者排队等待支付时伺机扫描二维码,并迅速进行“盗刷”。不仅如此,偷换商家二维码牟利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

此外,丢失手机、手机被盗的情况则更为可怕。如今,手机本身已不再是盗窃的目标,手机里的钱才是小偷看重的。

真实情况是:小偷只是盗窃团伙最基层的一环,他们偷到手机后会迅速转移给团伙的“技术人员”,然后“技术人员”再通过移动支付完成对失主钱财的窃取。

与“盗刷”相比,还有一种意外情况会让一些人抓狂。“不怕风雨雷电,就怕手机没电。”当消费者扫码付款遇上手机没信号甚至没电关机的情况时,那种感觉会很不爽。

更离谱的是,目前已经出现了利用肖像照片合成虚拟肖像视频,并突破人脸识别系统进而入侵他人账户窃取钱财的案例。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就审理了一起类似案件。2020年4月至5月,舒某购买了某借贷宝App内的用户相关信息,包括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码等。随后,舒某将这些数据转发给他人并支付一定费用,要求他人对照身份信息寻找到对应人物的肖像提供给自己。获得肖像后,舒某利用软件将肖像“活化”为符合人脸识别要求的视频,即眨眼、左右摆头、上下摆头等各类动作,并将视频放入其专门购买的用于侵入借贷宝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手机中,再利用视频突破人脸识别系统,进而篡改借贷宝App用户账户。

2020年,有媒体报道称,在某些网络交易平台上,只要花2元钱就能买到上千张人脸照片,而5000多张人脸照片的标价还不到10元。

刷脸支付一般用什么扫码(刷脸刷手还是刷牙)(7)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一项相关调查显示,64.39%的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的趋势,超过三成的受访者表示已经因人脸信息泄露、滥用等而遭受损失或隐私被侵犯。

2020年,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印发的《人脸识别线下支付行业自律公约(试行)》明确 ,在使用环节,收单机构、商户等中间环节不得归集或截留原始人脸信息,实现端到端的个人隐私保护。

那么,刷脸支付还安全吗?

“你敢刷,我敢赔。”蚂蚁金服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刷脸支付技术已经经过2亿多的用户测试,有大数据后台作为支撑,安全性是可以保障的。

据悉,刷脸支付是根据每个人的瞳距而设定的,每个人的瞳距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能用一个人皮面具就轻松完成付款。

“我们应该刷哪里?”

支付1.0时代的现金交易,支付2.0时代的刷卡支付,支付3.0时代的扫码支付,支付4.0时代的生物识别支付……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迅猛发展,支付时代的变迁速度超乎人们的想象。

生物识别技术具有更新换代快、产品技术生命周期短、客户需求多样化等特征,目前我国移动支付中的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有五种,具体包括指纹、人脸、声波、虹膜、静脉等。

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律师丁学明对记者说,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包括个人基因、指纹、声纹、掌纹、耳廓、虹膜、面部识别特征等,属于敏感个人信息。敏感个人信息是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个人信息。

指纹、人脸、声波、虹膜、静脉……究竟该刷哪儿?

“没有最好,只有合适。”业内人士表示,不方便刷手机的人,刷脸或许是合适的;而不愿意刷脸的,刷指纹或许是合适的。

刷脸支付一般用什么扫码(刷脸刷手还是刷牙)(8)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刷的部位不一样,对应的技术和设备也不同。“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记者近期调查发现,相关设备厂商无一例外地宣称自己生产的设备所对应的支付方式是最安全的。

事实上,绝对的安全支付并不存在。

移动支付专家、令牌云创始人陈建伟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目前,安全问题和隐私问题依然存在:一是由于当前的流程均是先进行生物识别,再匹配到用户,流程风险性高;二是采集并识别掌纹(包括人脸等)的全过程是否合规、是否充分披露,设备端、网络端、服务端是否有资格有能力储存这些生物特征,如果被攻击是否有补救措施和惩罚措施,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刷掌支付的应用前景有待验证,其后续普及可能会面临机具推广、布设和用户使用习惯改变等问题。

新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必须要做到标准先行。郭航表示,生物识别技术和金融科技发展得如火如荼,需要相关监管部门、行业协会、技术公司通力合作,尽快制定指导性文件。对于新兴业务和技术,有关部门需要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行业稳定和保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角度,制定切实有效、可行明确的规范标准,避免“行在法前”、无法可依的情况出现。

此外,手掌静脉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传统信息保护不同,生物信息保护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需要监管部门、执法部门与专业机构的通力合作。

丁学明表示,个人信息处理者要规范敏感个人信息收集、存储、使用、提供、公开等处理行为,通过搭建内部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和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防止敏感个人信息泄露或非法使用。对于消费者而言,在使用个人信息处理者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时,要了解清楚其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自身具有的权利以及如何行使权利,当敏感个人信息遭到泄露或被非法使用时要及时投诉或举报。

(中国商报 记者 杨宏生 马文博 王彤旭 见习记者 白雅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