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电影节人气佳片看不停(遨游在电影的天堂)

第70届戛纳电影节已然落幕,作为欧洲三大节(戛纳、柏林、威尼斯)最具威望和影响力的电影节,它或许不是最古老的,但却是最重要的电影节。这个在法国里维埃拉举行的电影狂欢节,通过推行艺术电影而吸引着无数热爱电影的人。它不只是痴迷银幕的人的朝圣地,更是伟大艺术电影的诞生地。每年五月,全球最富盛名的电影人汇聚于此,展映和讨论一系列优秀电影,并为杰出的艺术电影颁奖,其中最被视为掌上明珠的是“金棕榈奖”。如果这个世界存在电影天堂,那就是戛纳电影节的模样。

本周佳片推荐

《我是布莱克》(2016)

戛纳电影节人气佳片看不停(遨游在电影的天堂)(1)

类型:剧情/爱情

导演:迈克尔·哈内克

豆瓣:8.5

推荐理由本片同时斩获2013年奥斯卡和金球奖最佳外语片,以及戛纳最佳影片金棕榈奖。

哈内克的电影向来挖掘生命陨落的残酷,拒绝滥情与险峻。《爱》以死亡作为开场,但故事主题既非死亡,也不是衰老,而是探讨如何面对你挚爱的人承受的痛苦。整部电影的场景都在老夫妻住的公寓里,公寓就像是一座防御堡垒,不是将情感排除于外,而是让情感包藏于内。这对老夫妻之间含蓄保守的爱,让其他人完全没有容身之所,他们和女儿(伊莎贝尔·于佩尔饰)在门房之间的交流就是证明。透过影像手法声音的重现,哈内克带给观众对于死亡的另一种思考,更是对爱的长久延续的新的解读。

《孩子》(2005)

戛纳电影节人气佳片看不停(遨游在电影的天堂)(2)

类型:爱情/犯罪

导演:让-皮埃尔·达内/吕克·达内

豆瓣:7.9

推荐理由达内兄弟,再夺金棕榈奖之作。

作为与英国导演肯·洛奇齐名的欧洲社会电影杰出代表,达内兄弟是比利时著名导演。他们擅长拍摄纪录片与剧情片,影片多聚焦社会底层人的生活状态。达内兄弟凭借《一诺千金》在世界崭露头角,并奠定自身独特的影像风格:往往故事极其简单,但拍的富有艺术张力,充满真实的质感。《孩子》讲述的是一个无法承担父亲角色的失业男子,把自己的骨肉卖掉换钱的故事。影片情节简单,但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极致,把自然流露的情感拍的淋淋尽致,又那么真实。这是原汁原味的达内兄弟电影,还原生活原本的样子,越接近真实越充满生命力。

《阿黛尔的生活》(2013)

戛纳电影节人气佳片看不停(遨游在电影的天堂)(3)

类型:爱情/同性

导演:阿布戴·柯西胥

豆瓣:8.3

推荐理由2013年最火爆的女同片,李安最爱的金棕榈奖电影。

性取向不坚定的阿黛尔,街头邂逅美丽蓝发女孩艾玛。她很快发现自己真正的性取向,怦然心动的爱上了艾玛。影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对拉拉生活日常的故事,主题是爱情与美食。但不同于李安《饮食男女》只谈佳肴不论情色,《阿黛尔的生活》聚焦于食色性也,居功至伟的是长达20分钟的床戏,餐桌上的性爱场面与大特写令AV都黯然失色。当然,影片所想展示的不仅仅是一览无余的情欲戏,而是借着两人的情感状态,去展现这对恋人的真实世界。

《咖啡与香烟》(2003)

戛纳电影节人气佳片看不停(遨游在电影的天堂)(4)

类型:剧情/喜剧

导演:吉姆·贾木许

豆瓣:7.9

推荐理由11段对话衔接的合集,第三个故事曾获戛纳电影节短片单元金棕榈奖。

影片由11个短片组成,故事都围绕在咖啡馆喝咖啡、抽烟间隙的谈话展开。作为一部颇具实验性和独特个性的黑白影像,《咖啡与香烟》以喝咖啡和抽烟来交流感情、传达思想。虽然整部电影就是一部话痨片,但基本上,对话还算比较有趣。再加上有罗伯托·贝尼尼、汤姆·威兹、凯特·布兰切特、史蒂夫·库根、比尔·默瑞等一批各大电影节的宠儿不时出入镜头——他们在咖啡馆喝着咖啡,吞云吐雾,彷佛有一种化学反应和捉摸不透的魅力,让人看着就上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