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市险企业一季度揽近万亿保费(74家人身险公司一季度收入)

近期,各家保险公司纷纷发布了今年一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一些业绩指标也随之浮出水面。

我们整理了74家人身险公司的相关数据,对这些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净利润进行了排行。虽然大部分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但整体的利润规模却较2021年一季度有了大幅下降。此外,我们还统计了各家公司对应的增长率、偿付能力等数据,希望能让大家对人身险行业的经营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起来看看详细情况吧!

五上市险企业一季度揽近万亿保费(74家人身险公司一季度收入)(1)

行业保险业务收入总计增长2%,前海人寿跌幅最大

2022年一季度,已经发布了偿付能力报告的74家人身险公司总共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26万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74家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总计1.23万亿元)增加了1.97%。

我们将保险业务收入规模分为6个档次:≥1000亿元、500~1000亿元(含500亿)、100~500亿元(含100亿)、50~100亿元(含50亿)、10~50亿元(含10亿)以及≤10亿元,保险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有中国人寿及平安人寿两家公司,统计得到各个收入档次的公司数量如下图:

五上市险企业一季度揽近万亿保费(74家人身险公司一季度收入)(2)

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规模在100亿元以下的人身险公司共有53家,其中28家公司的收入规模介于10~50亿元之间。

从每家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情况来看,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及泰康人寿占据了前五名的位置,和2021年一季度相比没有变化。Top 5总共实现保险业务收入7017.47亿元,占74家公司总收入的大约56%,但是比其去年一季度的保险业务收入减少了1.2%(去年同期数据为7103.11亿元)。

五上市险企业一季度揽近万亿保费(74家人身险公司一季度收入)(3)

74家人身险公司保险业务收入排名(单位:亿元)

保险收入排名前十位的公司里出现了两家银行系保司--中邮人寿和建信人寿,其中建信人寿的进步显著,去年一季度该公司在这74家保司中排名第13位,今年一季度建信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54.8%,排名也上升到了第9位。

2022年一季度有55家人身险公司实现了保险业务收入的增长。小康人寿在2020年12月以来完成了增资扩股,并组建了新的管理团队,终于在去年9月重启业务,今年一季度继续稳定发展,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5亿元,较去年同期7万多元的收入有了大幅增长 。

前海人寿成了74家公司中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下滑幅度最大的人身险公司,收入同比大降78.53%,从去年同期的510亿元跌到了110亿元。大波动背后,前海人寿经历了管理层动荡、偿付能力承压、互联网保险业务按下暂停键等一系列问题,经营压力不小。

五上市险企业一季度揽近万亿保费(74家人身险公司一季度收入)(4)

保险业务收入涨跌幅Top 10

五上市险企业一季度揽近万亿保费(74家人身险公司一季度收入)(5)

净利润跌幅超40%,人身险经营“增收不增利”

虽然保险业务收入艰难维持了增长的态势,但“增收不增利”成了人身险公司在一季度普遍遇到的问题。74家公司中,有42家公司在一季度遭遇了亏损,而去年一季度这些公司里只有19家是亏损的;有24家公司去年一季度盈利,但今年一季度出现亏损。根据我们的统计,只有5家人身险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及净利润都较去年同期有增长,分别是人保健康、太平养老、幸福人寿、长生人寿和瑞华健康(瑞华健康亏损较去年同期收窄);平安人寿、平安健康和华汇人寿虽然保险业务收入有减少,但净利润情况得到了改善;有50家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的同时,净利润水平下滑;还有16家公司保险业务收入与净利润都出现了减少。

五上市险企业一季度揽近万亿保费(74家人身险公司一季度收入)(6)

今年一季度,74家人身险公司的净利润总计为455.58亿元,而去年同期为773.42亿元,也就是说,整体净利润同比减少了大约41%。32家盈利的公司净利润总计554.56亿元,其中平安人寿和中国人寿在一季度分别贡献了215.75亿元和163.59亿元的净利润。

我们对各家公司的净利润情况进行了排名,平安人寿、中国人寿、太保人寿、新华保险和泰康人寿成了最赚钱的5家人身险公司。排在净利润榜6~10名公司--友邦人寿、平安养老、人保健康及农银人寿都没有进入保险业务收入排行榜的前十名,说明其一季度的盈利效率还是可以的。

五上市险企业一季度揽近万亿保费(74家人身险公司一季度收入)(7)

74家人身险公司一季度净利润排行(单位:亿元)

2022年一季度,净利润最高的10家人身险公司的净利润总计为527.42亿元,而去年一季度净利润前十名的公司总共实现688.28亿净利润,今年这一 指标同比下降了23.37%。

五上市险企业一季度揽近万亿保费(74家人身险公司一季度收入)(8)

2021年一季度净利润Top 10

在这些人身险公司中,平安人寿去年因为收到投资踩雷等因素影响,净利润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基数偏低,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加了190%。去年一季度净利润近37亿元的太平人寿在今年一季度出现了6.91亿元的亏损,前海人寿则成了74家人身险公司中亏损最多的,单季度的亏损额超过了23亿元。

关于保险公司一季度净利润下降的原因,权益市场的波动是重要影响因素。今年一季度,投资收益率最高的保险公司是中荷人寿,投资收益率为5.48%;多达47家公司的投资收益率低于1%,其中,鼎诚人寿、渤海人寿等7家公司的投资收益率为负。太平人寿、前海人寿一季度的投资收益率分别为0.25%和0.17%,相信对两家公司的净利润波动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五上市险企业一季度揽近万亿保费(74家人身险公司一季度收入)(9)

74家人身险公司投资收益率排行

此外,74家人身险公司中,有70家披露了一季度的综合退保率,业务积累相对较少的小康人寿退保率最低,为0.07%;国华人寿及财信吉祥人寿的退保率都超过了8%。

五上市险企业一季度揽近万亿保费(74家人身险公司一季度收入)(10)

70家人身险公司综合退保率排行

总体来说,虽然一季度多部分人身险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还是能够更进一步,但因为投资是国内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所以当权益市场出现震荡时,保险公司的盈利情况也会受到很大的冲击。今年以来,保司承受了保费收入和投资收益的双重压力,当收入端陷入困境时,就要求保司在费用端更加精打细。

五上市险企业一季度揽近万亿保费(74家人身险公司一季度收入)(11)

争夺银保渠道:想清楚要规模还是要利润

个险渠道的增长压力迫使保险公司对银保渠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太保和新华保险的财报中也可以看到,银保成了两家上市公司拉动新业务增长的最强劲的引擎。

五上市险企业一季度揽近万亿保费(74家人身险公司一季度收入)(12)

太保及新华一季度银保渠道情况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看到,银保渠道业务也有不小的压力。

我们拎出来了8家银行系保险公司一季度的数据,可以看到这些保司的特点还是很明显的:保险业务收入的增长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体现了渠道优势;但净利润较去年同期的下滑幅度大于行业平均水平,中邮人寿和建信人寿甚至出现了盈转亏的现象。

五上市险企业一季度揽近万亿保费(74家人身险公司一季度收入)(13)

8家银行系保险公司一季度表现

为什么银行系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和净利润情况分化如此之大呢?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不在于投资收益的影响,而是保险业务经营的问题。通过以上表格可以看到,在一季度50%以上的保司投资收益率都低于1%的情况下,这8家保司中只有中邮人寿和交银人寿两家公司的投资收益率低于1%,也就是说,银行系保险公司整体的投资收益率水平是好于同行的。

再看综合退保率的情况,通过70家保司综合退保率的排行榜可以看出,这些公司退保率的中位数是0.82%左右,而8家银行系保司中,农银人寿、中荷人寿和招商信诺三家公司的退保率低于中位数,反映出银行系保险公司的退保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银保是典型的规模效应型渠道,短期内能够形成保费规模。但面向的是银行客户,主要销售的也是偏理财类的产品,加上销售人员的专业性等问题,更容易出现客户将保险产品与一般的理财产品混淆、进而引发退保的问题。除了退保率的问题外,保险公司对银保渠道的控制力相对较弱,销售成本更多的是由掌握客户、场景的银行决定,还有一些灰色地带,也就推高了整体的成本。当保险公司加剧对银行渠道争夺的情况下,很可能导致行业整体的利润进一步被削弱。

所以,在关注银保渠道新业务增长能力的同时也要看到相对应的各种成本、业务品质方面的压力。不同保险公司战略重点不同,押宝银保渠道的策略也不使用所有人。

五上市险企业一季度揽近万亿保费(74家人身险公司一季度收入)(14)

偿二代二期落地,偿付能力充足率下调

2022年也是偿二代二期落地之年,监管对险企的资本认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对长期股权投资强制减值、对长期保单的未来盈余部分只确认核心资本等。

受偿二代二期的影响,各家公司今年一季度的偿付能力,尤其是核心偿付能力都较上一季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以下两张表格分别为74家人身险公司在2022年一季度及2021年四季度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排行情况。

五上市险企业一季度揽近万亿保费(74家人身险公司一季度收入)(15)

74家人身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排行

五上市险企业一季度揽近万亿保费(74家人身险公司一季度收入)(16)

74家人身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排行

为了满足偿付能力的新要求,多家保险公司在过去一两年间纷纷通过股东增资、发行债券等手段进行“补血”,根据界面新闻的统计,2022年以来已经有近20家险企合计增资超过500亿元。随着偿二代二期的落地,相信保险行业未来的发展也会更加规范。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大小险企都在今年开年经历了不小的考验。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希望我们都可以快速适应新常态,实现行业更健康的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