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家千金嫁一个乞丐(富家千金不愿嫁穷书生)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封建时代下”包办婚姻”成为了主流。

长辈们为儿女的婚事操心,先是考究其年龄和家庭背景,在门当户对的大前提下,才有结为夫妻的可能,正式的婚姻关系才能确立

婚姻本身是幸福的,可没有感情的婚姻却显得那样痛苦。

富家千金嫁一个乞丐(富家千金不愿嫁穷书生)(1)

当然并不排除一些向好的结局,但在整个大群体中必然是少数,原本自主选择的东西看起来像极了一场“交易”。

富家千金黄小姐恰是其中一者,但这个过程颇值得人们说道。

父母为她选定了一位书生后,黄小姐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丫鬟代嫁

很多人并不相信,这种事情一般只会出现在小说等剧情中,但它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了清末重臣陶澍的身上。

富家千金嫁一个乞丐(富家千金不愿嫁穷书生)(2)

本以为这样的消息在不久后会沉沦下去,谁曾想在20年后重新掀起波澜

据相关野史记载,丫鬟和小姐在20年后重逢,后者却称她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一场闹剧

没有陶澍,二者仍然是大小姐和丫鬟的关系,那原因一定出在陶澍身上。

乾隆四十四年,陶澍出生在湖南,长辈们对他是寄予厚望,从小就开始诵读各种经书,算得上是“半个读书人”,只不过没有什么功名。

富家千金嫁一个乞丐(富家千金不愿嫁穷书生)(3)

19岁那年,陶澍报名参加了举人考试,奈何遗憾落榜,只得无缘仕途之路。

眼看到了成婚的年纪,陶澍父母显得很着急,经媒人的介绍,陶澍认识了黄家千金黄德芬,二者均在同一个地方,双方父母都比较满意,婚事也被提上日程

放到现在,很多人认为这是“闪婚”,但在过去这却显得极为平常。

黄千金半个眼都瞧不上陶澍,一方面没有功名,另一方面还是个穷苦之人,我堂堂千金大小姐,岂能跟着你受苦受累

富家千金嫁一个乞丐(富家千金不愿嫁穷书生)(4)

她先是找到了父亲商量此事,表明了自己不愿出嫁的想法。

父亲的想法很果断,一定要嫁给陶澍,后者没能中举是因为时运不济,绝不能因此而定论其一生。

看着家父无动于衷,黄德芬决定上演一场“换人闹剧”,毕竟陶澍又没有见过自己本人。

黄小姐找到了自家的丫鬟商量,希望可以帮自己这个忙,并给予重金进行回报。

富家千金嫁一个乞丐(富家千金不愿嫁穷书生)(5)

封建时代下“忠孝为大”,作为丫鬟主人有求于自己,自然要尽己之力去完成,她同意了

来到陶家后,丫鬟并没有声张,但她还是有愧于自己的内心,后来寻找到一个适时的机会向陶澍解释说明,很快得到了后者的谅解。

在陶澍看来,自己就是穷苦之人,一位女性能够这样追随,这绝对是大恩施舍于己。

丫鬟看陶澍并没有嫌弃自己,反而对她愈发关心,个人在内心安安立誓:一定会尽到妻子的责任

富家千金嫁一个乞丐(富家千金不愿嫁穷书生)(6)

两个人真心换真心,一场闹剧硬是被演成了“真感情”。

陶澍发奋读书,只为有朝一日步入仕途,丫鬟勤俭持家,不让陶澍为繁琐之事操心,只为助他早已获取功名。

二者重逢

功夫不负有心人,陶澍在不久之后中举,正式步入官场。

他的初心从未改变过,时刻谨记着“利国利民”,在一方执政时政绩满满,一路被朝廷提携升官,后来更是做到了两江总督的位置。

富家千金嫁一个乞丐(富家千金不愿嫁穷书生)(7)

你以为这就是他的一生?最让人称道的是那双善于发现千里马的伯乐之眼

诸位经常提到的林则徐、胡林翼,左宗棠等等,全部都是由陶澍发掘出来的人才,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

兼具才德的重臣,自然是得到了朝廷的重赏,丫鬟夫人更是得到了受封——一品诰命

既然身居如此高位,黄家千金自然有些“酸”。

富家千金嫁一个乞丐(富家千金不愿嫁穷书生)(8)

黄德芬的内心做着无数种假设:如果父亲当初再劝一劝自己,如果丫鬟能够拒绝自己最初的提议,如果自己……

时间不会重来,说得再多都显得不切实际

黄德芬在拒绝陶澍后,嫁给了一位有钱人家的公子,但没过多久便被休掉。封建时代下,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脏水,自己只得流落街头

后来在一次闲游时,陶澍的夫人看到了曾经的主子。

富家千金嫁一个乞丐(富家千金不愿嫁穷书生)(9)

因为黄德芬曾经有恩于自己,如果没有她曾经赏得那口饭,也不会有今天,她决定对黄小姐进行扶助。

黄德芬一眼就认出了她,还没等自己开口,黄小姐就开始对其破口大骂,其中提到这样一句话:你毁了我一生幸福,如果没有你,现在身居高位的就是自己

陶澍夫人回答:若不是你嫌弃人家清贫,又怎么会有现在的场景?随后转身离去。

笑侃人世间

说到底,还是自己势利换来的苦果。

从命运角度出发,“一品诰命”的封号和花不完的财富,全部都属于黄德芬。可就是因为自己势利眼,将所有功名全部拱手相让给了别人,到头来还在这怨天尤人,这也算是自尝苦果。

富家千金嫁一个乞丐(富家千金不愿嫁穷书生)(10)

文章结尾之时,送给诸位一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眼光必须放长远,切记不能以当下的情景对人做出绝对的定论。你不可能永远都有钱有权有势,别人也不可能永远那么落魄,因为处境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逆转。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别忘了留个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