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副中心城市芜湖(安徽省副中心城市)

谈论合肥和芜湖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又是我们安徽省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跳不过去的一个槛。合肥和芜湖这些年来可以说是谁都不服谁,一直是暗中较劲。但是我今天想说一说自己的一些拙见:

首先,历史上的芜湖确实很强大!曾经的江南“四大米市”之首,皖江第一大港,很多大企业,旅游资源丰富,气候宜人,环境优美,这都是值得芜湖骄傲的资本。

长三角副中心城市芜湖(安徽省副中心城市)(1)

但是,近年来芜湖市的发展确实遇到问题,至少经济层面上的发展没有达到预期。而反观合肥市近些年经济发展却突飞猛进,尽管有很多人吐槽合肥是吸收安徽全省的血来肥一城,这个观点不无道理。但是作为安徽双核之一的芜湖也是吸血的(安徽省最好的企业基本都在芜湖,三分巢湖把最好的无为市划给了芜湖,这些都是最好的证明),可是芜湖却没有像合肥一样快速发展。

长三角副中心城市芜湖(安徽省副中心城市)(2)

其实,个人感觉安徽省三分巢湖就是为了把合芜马三城做大做强,结果是除了分给合肥巢湖、庐江发展的还不错以外,划给马鞍山的和县、含山以及芜湖的无为市都发展的不尽人意。这就说明芜湖、马鞍山两市主政者眼光太浅,都各自瞄着隔壁省的南京,反而把自己的省会不放在眼里,一心一意的向南京靠拢,马鞍山这样做还可以勉强理解(其实马鞍山、滁州市都可以采取左右逢缘的做法,朝着南京、合肥两个方向都发展,才是明智之举)

长三角副中心城市芜湖(安徽省副中心城市)(3)

而芜湖也跟着加入南京都市圈,芜湖人对南京有很多过分的想象。但是必须得认清,南京是江苏的南京,即便在历史上有过提携与共享,但不论是从地理上还是心理上分析,芜湖不是南京最近的城市,南京对马鞍山和滁州的价值更大,芜湖的体量不大但也不小,应该有更足够的空间伸展,而不应该出现心理上过度依赖于南京。

芜湖市更应该立足自身的发展,找准定位(芜湖可是安徽未来的副中心城市)个人感觉当前应该努力实施跨江发展战略,重点发展芜湖江北-大龙湾片区(江北产业集中区),使其与江南主城区联动发展,其中江北片区的发展应该主动融入合肥都市圈。尽快实现协同合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成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区跨江发展示范区。

长三角副中心城市芜湖(安徽省副中心城市)(4)

最后,希望芜湖能主动与合肥携手共进,共同发展,为尽快实现安徽省的快速崛起,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和使命!

最后补充一下:我这篇文章主要意思是希望芜湖现在虽说已加入南京都市圈,但是南京对芜湖的辐射与马鞍山相比(明显要弱于马鞍山,因为马鞍山距离南京更近)南京对芜湖的辐射有限,芜湖还是要立足自身的发展,如何更快的发展也是有方法的:我感觉就是左右逢源,可以充分利用南京、合肥(必定这两个城市都是能级很强的大城市)两市的资源来发展自己,所以提出芜湖在拥抱南京的同时,还要主动融入合肥都市圈,这对芜湖的江北地区的发展非常重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