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弹戏大全500部(百戏荟戏曲讲堂)
“这般歹症天难治,醒也川腔,醉也川腔,唱到凄凉众口帮。”这首《采桑子》已经唱了百余年,就凭着这几十个字,川剧还得唱,一直唱下去,为什么?你看四川人把对川腔的爱说是天难治的歹症,其实本来就不是病,只是对川剧的迷,迷到了无以言表的程度才叫它歹症呢。四川人爱斗酒,是“三大川粹”之一,那另外两个呢?之一当然是川菜了,说来也怪,四川菜又麻又辣的还真就讨全国人的胃口,现在不论你走到哪,看那川菜馆生意就是那么的红火。不过这酒和菜还算不得最爱,那三粹之冠是什么?那就是咱一开始说的川剧。川剧的特色最为鲜明,你看着短短的《采桑子》像是自嘲,把川人的坚忍与乐观、辛辣和圆滑表现得是多么的淋漓尽致。只要川剧一开唱,锣鼓家伙式儿一敲起来,这说不清道不明的“川耗子”就满台地窜了。
川剧虽然是长在大山里的孩子,可谁见得大山里就飞不出个“金凤凰”,1959年的时候川剧就赶在众姊妹地方戏之前跑到了国外,出国演出之前“又字科班”的演员们在中南海的怀仁堂先给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四员大将上演了一出好戏,之后就踏上了去往东欧的征程。这回演出轰动了整个东欧,在那个时代还真是为我们国家增光添彩啊。
川剧
漫长的孕育期川剧的正式形成各家难以统一说法,但大致确实在清代是诸家默认的。在清代之前四川戏剧是怎样发展的呢?我们来一起简单地捋一捋。
如果我们认真一点,稍微秉着那么一点学术精神来说的话,川剧的老祖宗可以上溯到先秦乃至更早的时期。川戏的戏神就是从这时候走出来的?四川的戏神叫灌口神,是不是好诡异的名字,这么一个诡异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还是先来听一个小故事。
长江自古就流经四川地区,战国的时候这里的长江经常会泛滥,危害百姓,于是秦昭襄王就派李冰做蜀中郡守。当地人说江中有一个像龙一样会变换的江神,李冰带领士兵来与江神相斗,李冰化作牛形只身入水,难以战胜江神。于是返回江岸,他猜想再次下水的时候江神一定会变成牛,于是要来了一条白绢系在头上,嘱咐士兵如果看见江里有两头牛在斗,就打死那头没有系白绢的牛,士兵按照李冰的指令终于打死了江神,从此生活在江岸的百姓们安居乐业,再也不受江神的危害了。
当地的人们封李冰为四川灌口神,后来又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斗牛》,李冰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戏神。这个剧目一创作出来就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每年的年初岁末都要拿出来演,渐渐地有了固定的表演形式,可谓是四川戏剧最早的成熟形态。虽然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看到当时演出的原貌,但是它在一代又一代人的相继传演中保存了下来,唐代的《灌口神》、宋代官本杂剧的《二郎神变二郎神》、元眀杂剧的《灌口二郎斩健蛟》,以及近代的《拿孽龙》这些剧本都以无声的言语在延续着《斗牛》的生命。李冰也好,后来由李冰演化而来的二郎神也罢,他们被尊称为戏神的事实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巴蜀地区的戏剧起源之早,也反映出了巴蜀地区的人们对于戏剧的热爱和向往。
川剧
水利专家李冰居然是戏神,真是不可思议,更不可思议的是刘备是最早的“导演”。汉代时候巴蜀地区的戏剧活动十分活跃,在四川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上就有着生动的“百戏”图案,有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还有牛郎织女的故事。那么刘备是中国最早的“导演”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三国志·蜀书·许慈传》中就实实在在地记载着,刘备刚建国的时候,许慈、胡潜两个人做学士,但是他们两个并不友好,彼龀妒忌,有时候还会吵起来,各自的书也不能相互借阅。刘备就想了一妙招儿,把所有的大臣都聚在一起,请来演戏的扮成慈、潜二人的样子,模仿他们互相嫉妒、吵架。这就是刘备导演的一出真正意义上的讽刺喜剧,它有情节、有矛盾冲突、有人物造型、有音乐伴奏,还有化妆、道具、有专业演员演出。连刘备自己也不会想到,得益于刘备的地位,它成了戏剧发展史上的第一部记载准确程式的完整的戏剧,可谓是川剧喜剧的鼻祖了。
回溯历史就是有这样一个好处,可以随意地选取喜欢的部分,现在我们把眼睛定位在唐宋时期的四川戏剧。唐代的中国是兴隆之邦,国家安宁、生活稳定,人们就开始追求精神娱乐的享受了。虽然没有处在京畿要地,但是四川地区以它独有的吸引力汇聚了许多的艺人,这些演出的点点滴滴在《唐语林》《乐府杂录》《西阳杂俎》中都有所记载,这一段时期的新鲜事儿还是挺多的,我们不一个一个地讲了,但这些小故事中我要拎出几个人,他们是于满川、白伽、叶珪、张美、张翱,全都是官优,是专门为成都西市衙门演戏的,在艺人们当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这五个人组成了最早的戏班,想来大概也是和现在的什么什么组合一样吧,各司其职。这个班社是现在知道的巴戏剧史上最早的班社了,在此能不提起?
川剧变脸
到了宋代的时候,因正式由巴改名为川了,名称的变化与此地的戏剧演出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儿,戏剧演出继续繁荣发展。中国戏曲史上将宋代的戏剧演出叫做宋杂剧,四川的未代杂剧就叫做用杂剧,这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要说这四川人的特色还是处处影显,在全国人民都把戏剧出的场所叫做“勾栏瓦含”的时候,四川的人执拗地叫自己的演出场所为“棚”,而且一叫就是上千年,从唐代就开始叫了,到了现在咱四川的老乡还是叫它“棚”。有个叫道隆的僧人就写了一首观剧小诗:
戏出一棚川杂剧,神头鬼面几多般。
夜深灯火阑珊甚,应是无人笑倚栏。
这首诗收在了《大觉禅师语录》,现在还可以看到。既然是在“草棚”之下演戏,川剧还真是不给自己戴什么高帽子,从来是为百姓而生,也正因为如此,川剧才有着那么多的铁杆儿观众。《鸡肋编》中记着四川每年春天的演出活动中,各种演艺的看客们都有看累了散开的时候,唯独这个川杂剧从早到晚地演,官老爷们自己搭起棚子摆好座位,平民老白姓们则是站在四周围挤着看,总也是个看不够。那川杂剧凭啥能招那么多的观众呢?这时候的川杂剧已经有了十分先进的舞台装置,台上可以呈现出各种美妙的景色。把庭院中的彩楼涂上颜色当做蓬莱,还能利用采罗做成的水纹地衣制造出波涛翻滚的江面,您想能不吸引人吗?
元代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等伟大的戏剧家为中国戏曲留下了大量传世经典,元杂剧的表演体制也日渐完善。然而,这一时期关于巴蜀戏剧的记载少而又少,蜀中棚场继续停留在“四方奇技,勾怪百变”的时代。
朱皇帝的大明王朝向我们走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两条腿大踏步前进,炼铁、造船、纺织技术发展起来了。这时候光四川的盐产量就是元朝的三倍,还有白银的产量也在全国数第三,再加上丝、茶等等,老百姓们不但可以安安定定地过日子,而且这脑子里的想法也和商业一样活跃起来,人们也有了心思去看戏听戏。演戏有人看,艺人们琢磨戏的瘾就上来了,这就促进了戏曲的繁荣和进步。最为抢眼、最为熟悉的就是迎神赛社的演出了,每逢农历的四、五、十都会有演出,已经形成了一种列条文的制度了,各个神仙庙会都设有戏楼、乐楼。明代四川神会上有一个保留节目观灯赏戏,他们把这种戏叫做“灯调”,四川的傩戏、阳戏、端公戏、秧苗戏等,大多都是用灯调演唱。有些唱灯调的戏班不满足于只在四川演唱,他们要出去见见世面。明代散曲家陈铎寓居金陵时,曾见过一个四川的戏班演出,他们管四川戏班演唱的剧种叫“川戏”“川音”“川调”。明代初年,昆山腔、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等各大声腔都曾在南京演戏,川戏只能算是个“不南不北的乔班子”,陈铎专门写了个套曲《嘲川戏》嘲笑川剧的鄙陋。“无心插柳柳成荫”,数百年后,回溯川剧历史,这不可多得的资料。
明代的川剧需要提及的一个人是张岱。他的祖籍属于四川绵竹,远超是宋代的名将张浚,所以张岱就自称是“古剑老人”,他给自己做的墓志銘也称自己是“蜀人张岱”。他可算是贵族子嗣了,祖上居住在京城里的状元坊,锦衣玉食声名显赫啊。张岱可谓好游之徒,是张家的纨绔子弟,一生酷爱戏曲,他的著作《陶庵梦忆》《西湖梦寻》里面记录的都是些游山玩水,观剧看戏的事情,可谓玩世不恭的主儿。也怪,这位才子似乎就是为戏曲而生的,他不但懂词还精通乐器,他读书的时候就和自己的弟弟一起向人讨教琴艺,还学有所成。《陶庵梦忆》一篇文章记载,他住在陶金陵(现在的南京)的时候,当地的戏班子都把他看作是“导师”,他不到的话,即使是到了开戏的点儿也不开,专等着他来。张岱自己还记载说“以余而长声价,以余长声价之人、而后长余声价者,多有之”。张岱游走听戏,也来到过老家四川,在老家剑阁这个地方发展了根据地,成立家班,自此之后川剧就在剑阁这个地方生根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