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过寿的讲究(多少岁开始过寿)
中国自古以来作为礼仪之邦,讲究尊老爱幼。孝道,在自古华夏的礼节中最为讲究,“百善孝为先”这也是当今社会所宣扬和提倡的。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庆生的习俗。孩子新生有满月、满岁礼,成年有成年礼,这些都与我们的庆生习俗分不开,其实中国人是比较有仪式感的。
在一种庆生活动中,还有一个重大的庆生环节就是给老人“过寿”,过寿是子女们为老人举行的较为盛大的一个生日宴。但是又跟普通的生日有所区别,讲究的更多,也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忌讳的。
过寿的由来
过寿开始于唐代以后,像《诗经》《史记》均有祝寿的相关记载。过寿在民间也有讨彩头的说法。因为在古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医疗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古人的寿命有限。长寿的人很少见。所以古人想通过过寿的方式,讨一个好彩头,以此来为自己祈祷、祈福,阖家团圆一起庆祝的一个仪式。
过寿一般从我们熟悉的“六十大寿”开始。不年龄断做寿的叫法和称呼上也有不同,其中六十岁的寿辰被称为“下寿”,而七十岁的寿辰则称为“中寿”,八十岁的寿辰称为“上寿”,九十岁的寿辰称为“耋耄寿”,一百岁的寿辰称为“期颐寿”。
过寿的讲究一般来说,逢十的寿辰是比较受到重视的。但是民间有很多做寿的说法和讲究,就是“做九不做十”,意思就是在虚岁的时候做逢十的整寿。听起来可能会比较拗口,但是举例一说大家就能明白,打个比方就是在“六十九岁的时候,来操办七十岁的生日寿宴”的意思。因为“九”有长长久久之意,也是为了讨个好彩头,讨个长长久久的好福分。“十”在谐音上会有不好的联想,所以有些地方有“做九不做十”这样的讲究。
但是也有的地方是讲究男性过九,女性过十。这是根据古人的阴阳两极之说来定的,古人们认为男性代表阳刚之气,阳为单数所以男性过“九”。而女性则是代表阴柔之美,阴为双数,所以女性则反过来“过十不过九”。一阴一阳,一正一反才是万物协调之本,阴阳调和之道。
还有就是做寿一旦开始,是不能中途中断的,这样是非常不吉利的。在民间,这就是所谓的“断头生”。如果第一年举办的是邀请了朋友亲戚的寿辰,那么往后的寿辰也要同样地邀请亲人朋友。
操办的岁数要十分注意下面几个岁数时段,“55岁、66岁、73岁、84岁”这几个岁数的寿宴有的地方流传是不能举办的。因为据典故所说,这几个年龄段的老人是要特别留意的,是容易遇到小灾小灾的年龄时段,只要躲过了,就能长命百岁。
过年吃什么有讲究
我们都知道,过年要吃的必然就有长寿面。因为长寿面的烹饪方式不复杂,简单方便。而且面条又细又长,有长寿延年之意,作为寿星,是要第一个挑起第一根长寿面吃掉,吃的过程中不能咬断面条。
有些地方则要吃寿桃,说起寿桃,大多是由面揉捏而成桃子形状的面点。做好形状,在点上类似桃子一样颜色,看着非常的好看。而且寿桃也是一个好兆头、好彩头。我们看过的西游记中也有详细描述“王母娘娘蟠桃盛宴”的场景。寿桃就是吃了长命百岁的蟠桃的象征,寓意吃了以后长命百岁。
有的地方呢也有出嫁的女儿带红烧肉回家给老人吃的习俗,根据地方不同还是会有一些差异的。但是相同的是儿女们尽孝的那一份心意,这时中国人最质朴的敬老、爱老的一种表达方式。
俗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都希望家中的老人健健康康,长命百岁。过寿是各种讨彩头的形式,也是对老人的一种祝福和祝愿,希望他们能安安康康地安享晚年。这是一种尊老、爱老的表现方式。也是中华民族孝道的一种传承,也是儿女们借着老人过寿的时间,齐聚一起,增进感情的一种方式,这才是过寿最有意义的地方。
儿女各自成家以后都有自己的小家庭要兼顾,平时很难有机会聚在一起,借着给老人过寿,亲人们欢聚一堂,这是一个难得增进亲人之间联系的契机,只要家中老人尚在,兄弟姐妹们就能以此齐聚一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