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人名命名法是什么(古人的姓氏名)

姓氏人名命名法是什么(古人的姓氏名)(1)

大家阅读古籍时,可以看到古人的称谓,不仅有姓、氏、名,还有字、号。不了解姓、氏、名、字、号的来历、区别、用法,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古文。

姓氏人名命名法是什么(古人的姓氏名)(2)

姓:是具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的称号,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由古代部落的图腾而来。大家知道,母系氏族公社是人类最早的社会形态,因此,许多古姓都从“女”旁,如姜、姚、蠃、姒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随着社会的发展,姓的来源不断丰富起来。有的以封地为姓,如齐、鲁、吴、楚、秦、燕、赵、宋、陈等。有的用官爵作姓,如王、侯、司马、司徒、司空等。有的以从事的职业为姓,如陶、贾等。有的以居住的处所方位为姓,如西门、东郭、南郭等。

氏:是姓的分支。由于子孙后代的繁衍,一个种族分为若干支脉,散居到各地,每一分支用一个特殊记号作标志,这就是氏。例如,旧说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后来分为殷、时、来、宋等氏。可以这样说,姓是旧有族号,氏是后起族号。到了后来,大约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以氏为姓。姓氏合二为一,是秦汉时才开始的。贵族才有姓氏,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比如:《季氏将伐颛臾》中的季氏,就是春秋鲁国大夫,季康子,名肥,把持朝政,图谋不规。

名:是每个人的专有代号。姓氏是公共的,名是个人的。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商代的人名是我们所看到的最早人名。周秦两汉单名多于双名。唐宋后,取复名多起来,皇帝除外,因单名易于避讳。宋以后,尤其明清,字辈谱命名法最盛行。明清以族谱命名为特征,影响很大。取名往往受时代的影响。特别是文革时期,人们爱用建国、红、东等字来取名。改革开放后,取名上出现了西化倾向。

字:古人成年(男20岁、女15岁)时要取字,作为名的补充或解释。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宽阔平坦之意);辛弃疾,字幼安;苏轼,字子瞻等。“字”和“名”代表同一对象,但是,在运用上是有区别的。长辈称小辈或自称时,一般用“名”。小辈称长辈或平辈之间互称时,一般用“字”,以表示尊敬。比如: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是应朋友岳阳太守滕子京要求写的。滕子京,“子京”是他的字,他的名为“宗谅”。由于是朋友,范仲淹在文中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不说“滕宗谅谪守巴陵郡”就是这个意思。

姓氏人名命名法是什么(古人的姓氏名)(3)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

号: 是后期出现的比“字”更恭敬的称谓。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名、字是由尊长取的,而号则可自取,即“自号”;别人送的号叫尊号或雅号。比如,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就是因为他曾经被贬谪到黄州(今湖北黄岗),筑室在东坡,所以自号“东坡”,世称苏东坡。又如:陶潜号五柳先生,为什么把五柳当做自己的号,这在其自传中有很好的说明。《五柳先生传》开头就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说明此号的来历是住宅旁边的五棵柳树。以树为号,很好地体现了陶渊明性爱田园、淡泊天然的情怀和志趣。

姓氏人名命名法是什么(古人的姓氏名)(4)

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

另外,古人还有用斋号或室号的习惯。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再如,清代蒲松龄,他的书房为“聊斋”,人们便称他为聊斋先生。

古时,一些官员去世后,朝廷按照其生前事迹德行赐“谥号”。比如,范仲淹谥号“文正”,世称“文正公”,所以他的文集为《范文正公文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