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人类生活了多少年(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五千万年的蝙蝠)
虽然这次闯下滔天大祸的新冠病毒究竟来源于何种动物,尚无最终确定。但几乎可以判定祸起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野生动物买卖。同时在实验室里,专家们也发现一种存于“云南菊头蝠”体内的冠状病毒,与此次引发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在基因序列相似度上高达96%。不管结论如何,相信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会闻蝙蝠色变了。
但是,你真的了解蝙蝠吗?在西方传说中,蝙蝠一直是邪魅恶狠的代名词。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却主要以吉祥的形象出现。
西方眼中的恶魔代言人
由于蝙蝠颜值惨淡,常人对它的直观印象都不会太好。它长着老鼠的脑袋、尖利的獠牙,却又背负着一对翅膀,栖息于阴暗的洞窟中,常常发出尖利的叫声,令人不寒而栗。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蝙蝠一直不受待见。
《旧约全书·申命记》记载,耶和华曾告诫摩西等人“凡洁净的鸟,你们都可以吃”,却不允许吃蝙蝠,显然是将蝙蝠视为危险的不洁之物。
由于有的蝙蝠会吸食动物鲜血并带来疾病,西方人又将它与恐怖的吸血鬼传说相联系。再加上蝙蝠昼伏夜出的习性以及狰狞的外表,西方人自然对蝙蝠喜欢不起来。
而且,蝙蝠喜欢群居在阴冷潮湿的洞穴、暗无天日的矿洞里,这些阴森的地方恰恰是杀人抛尸的绝佳之地,所以西方人又把这些可怜的家伙和死亡挂上钩了。随着19世纪西方吸血鬼的风潮空前发展,蝙蝠又搭上了“时代的快车”,在被西方人厌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中国古代的福气象征
与西方不同,蝙蝠在中国文化中却有着光鲜的一面。这是因为在汉语中,蝠与“福”同音,代表着吉祥如意,蝙蝠也就相当于“遍福”。
早在新石器时代,心灵手巧的远古先民就制作出有关蝙蝠的工艺品。到了汉代,蝙蝠图案已经成为常见的纹饰。到了明清之时,蝙蝠的福气形象更是深入人心,清代孟超然在《瓜棚避暑录》中说:“虫之属最可厌莫若蝙蝠,而今之织绣图画皆用之,以与福同音也。” 可以说,在古人眼中,蝙蝠是代表中国“福”文化的动物,是福气的象征。
龙袍上的蝙蝠纹,寓意洪福齐天
清朝时期,经常会在各种砚台、镇纸、金银器或者衣服上出现,还有的会在房子门窗、屋檐上雕刻上蝙蝠纹,寓意着向上天祈福,能给自己及一家人带来好运。再加上蝙蝠会飞,所以在清朝人的眼中,看到“蝙蝠”就寓意着“福从天降”,会带来好运。骑马见蝙蝠,那是“马上得福”。
蝙蝠为什么成为“万毒之王”
其实,不论是把蝙蝠看作恶魔的象征,还是福气的象征,都是人类自身的寄托与譬喻而已。蝙蝠只是按照自己的天性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试问,到底是蝙蝠危害了人类,还是人类危害了蝙蝠?
蝙蝠是世界上唯一会飞行的哺乳动物,靠回声定位,虽携带多种病菌,却能够健康存活,且寿命极长。吊诡的是,蝙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可以追溯到至少五千万年前。
生活在5200万年前的古代蝙蝠的化石
蝙蝠是群居动物,大多喜欢在封闭空间里聚众集会。想象一下,密闭的洞穴里,不同物种的蝙蝠密密麻麻挤在一起,亲密的互相梳理皮毛,病毒就这样在不同物种和同种的不同个体间广泛传播。且许多蝙蝠的寿命长达35年,长寿的蝙蝠持续携带病毒,加大了将病毒传给其它动物的可能性。
蝙蝠可以和病毒长期共存,自己的健康却不受影响,这主要归功于它们的飞行能力。飞行是个重体力活,需要身体提供大量的能量。飞行时,蝙蝠身体的代谢速率可以提高15-16倍,导致体温上升至40℃的“发烧”状态。与人类一样,“发烧”状态提升了身体的免疫系统应答,抑制了病毒复制。为了适应飞行,蝙蝠进化出了强大的DNA修复能力和独特的免疫系统,保证自身不会被高体温伤害,并可以在病毒感染早期就加以防御。
在蝙蝠的超高体温和特殊免疫系统的压力下,蝙蝠携带的病毒大多是极易发生变异和重组的RNA病毒,并且通常进化得可以承受高体温。当人类受到感染时,身体免疫照例升高体温。通常,在正常体温下能繁殖的外源细菌和病毒在较高的温度下会变弱。然而这种常用方式,对于常年住在蝙蝠身上的病毒显然不那么可怕。
过去50年中,许多蝙蝠携带的病毒在人类中突然爆发,原因主要是在于我们与蝙蝠接触越来越多,包括捕猎蝙蝠作为食物来源、在蝙蝠栖息地进行农业和畜牧业、人类居住区域侵犯蝙蝠栖息地。
事实上,除了蝙蝠,很多野生动物都是细菌和病毒的宿主,例如果子狸、刺猬、野兔、野生蛇等。但是,野生动物不是罪魁祸首,对野味的贪婪才是。我们如果缺乏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那就必然会付出代价。
今天,我们一起呼吁:所有人都自觉抵制吃野味,既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也为了全人类的公共安全,还为了维护大自然的多元生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