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山一日世上百年(一片林三代人六十年)

编者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美丽河北的题中之义。

濒危物种青头潜鸭选择在白洋淀安家;地下水超采区出现泉水复涌;全省城市空气质量,今年全部退出全国“后十”……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一幅尽显自然生态之美的画卷,正在燕赵大地徐徐展开。

在此背景之下,人民网河北频道推出《美丽河北》系列报道,带大家领略河北这幅壮美的“千里江山画卷”。

秋日的塞罕坝,褪去了绿色的外衣,迎来了一年中最为绚丽的季节:蓝天白云、层林尽染、漫山斑斓……醉人的风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远道而来的摄影爱好者。

可谁也无法想象,这片115万亩的林海在半个多世纪前曾是一片“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

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塞罕坝林场人在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高寒荒漠中,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打造了一个令世界瞩目的中国生态样本。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一片林,听一听这三代人的故事,感受一下六十年的光阴变化。

进山一日世上百年(一片林三代人六十年)(1)

塞罕坝美景。 人民网 周博摄

一片林——

点碳成金,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12家企业购买塞罕坝机械林场等8个降碳产品,实现价值转化2460.59万元……近日,在承德市举办的塞罕坝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暨金融机构授信签约仪式上,“绿水青山”真正转化成了“金山银山”。

这并不是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次与碳汇交易“结缘”。

2016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碳汇成为华北地区首个在国家发改委注册成功并签发的林业碳汇项目,也是迄今全国签发碳减排量最大的林业碳汇自愿减排项目。

2018年8月,塞罕坝机械林场在北京环境交易所与北京兰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了首笔造林碳汇交易,交易量3.6万吨。

截至今年1月,林场首批签发造林碳汇核证减排量18.275万吨,已完成销售16.2756万吨,实现收入314万元。另据相关资料显示,塞罕坝林业碳汇项目已成功在国家发改委备案474万吨,保守估计经济效益可达数亿元。

点碳成金,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了金山银山。在塞罕坝辐射带动下,周边区域发展乡村游、农家乐等多种业态,成为林场生产发展、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镇与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接壤,是坝上坝下的过渡地带。

“这几年塞罕坝周边的环境也越来越好了,来骑行、观光、游玩的游客特别多,村里的农家院是开一家火一家啊。”哈里哈镇扣花营村农家乐经营者邢国林美滋滋地说道,自己的农家院能容纳100人就餐、30人住宿,依靠开办农家院,日子越过越好。

与此同时,山野特产、手工工艺、交通运输等一些相关产业也“顺势”火了起来。就连塞罕坝林间的山野菜也成了附近农民收入的重要“进项”。

蕨菜、野蘑菇、金莲花……“城市人喜欢的一些‘山珍野味’,在这里都能找到。”哈里哈镇台子水村党支部书记赵礼说,有的农户单靠这一项每年就有几万块钱的收入。

山水好、碳汇足、旅游旺,生态资本成为了富民产业。四道沟乡永合义村村民高兴军的蓝莓采摘园已实现采摘销售;杨家湾乡杨家湾村,无性中果沙棘示范园已初具规模,解决了20多户贫困户就业问题……

“好林景”带来“好钱景”,在塞罕坝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三代人——

接续奋斗,创造从沙漠到绿洲的人间奇迹

“喂,您好,正常。”月亮山望海楼瞭望员王娟拿起电话,熟练地汇报着最新情况。

十月份的塞罕坝机械林场,最低温度已经降到个位数。热闹了一个暑假的林场也进入了“休眠期”。但对于刘军、王娟夫妇来说,这也意味着他们进入到了一年中最紧张的时候。“秋天来了,又是一个防火期。”刘军说,这时就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出生于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刘军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林二代”,1992年进林场上班。1998年,地处偏远但位置重要的四道沟梁头检查站成立,刘军主动请缨去检查站当瞭望员,妻子王娟也和他一起上岗,两人一直坚守到2002年。2008年,林场又安排他们到小光顶子“望海楼”,两人又把“家”搬到了山上。

从早6点开始到晚9点,每15分钟瞭望、报告一次;晚上9点以后,每1小时瞭望、报告一次……重复而又枯燥的工作,刘军夫妇义无反顾地坚守了18年。在望海楼里可以看到,夫妻二人的小餐桌紧邻窗户,两人一边吃饭还一边时不时地望向窗外。刘军说,“在防火紧要期,吃饭的时候都要不间断瞭望,已经养成了习惯。”

刘军夫妇的故事,仅仅是三代塞罕坝人植树造林的一个缩影。早在1962年,369名林场创业者从大江南北走上塞北高原,投身建设塞罕坝机械林场。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队伍,用双手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奋斗史。

进山一日世上百年(一片林三代人六十年)(2)

刘军、王娟在望海楼瞭望。 人民网 周博摄

“坝上的气候、自然环境真的很恶劣,我们喝夏天的雨水、冬天的雪水。当时大家住的都是窝棚、马棚,气温经常能够达到零下40多度,白毛风一刮,特别冷,手脚脸都冻成了冻疮。”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代务林人陈彦娴回忆起当时的造林场景,印象仍然十分深刻,“虽然那么苦,但大家坚定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想法,心里真的只想一个问题、一件事,那就是——用我们的双手,在塞罕坝这片荒凉的土地上把树栽活!”

冬去春来,寒来暑往。接好守护绿色的“接力棒”,一代又一代人用青春、汗水和智慧,在高寒沙地上抒写了改天换地的“人间奇迹”,铸就了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塞罕坝精神。今天的塞罕坝机械林场,有职工911名,许多都是“林二代”“林三代”,和他们交谈起来,听到最多的就是祖辈父辈植树造林的艰辛和守林护林的责任。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靠着三代人的努力,塞罕坝森林和湿地每年涵养水源量2.84亿立方米,年释放氧气59.84万吨,年固定二氧化碳86.03万吨,每年产出物质和生态服务总价值155.95亿元。区域小气候得到有效改善,无霜期由52天增加到64天,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毫米增加到460毫米。

六十年——

与时俱进,从机械化造林到科技化兴林

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也是一部科技兴林史。

森林防火重于泰山。“林场在高处安装有43对高清摄像头,用来监测可见光和红外线。”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防火指挥中心,护林防火办公室主任彭志杰一边紧盯防火指挥中心监测大屏一边介绍,这是林场防火视频监控系统,能实时监控林场花草树木的安全,一旦有火情,会立刻发出警报。

“以前的巡护靠走,防火靠瞅。”彭志杰说,随着科技的进步,塞罕坝机械林场近年来不断加强林业科研,建设森林火灾及有害生物的智慧监测体系及治理技术体系,用科技力量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从过去的人防,到如今的技防、物防和“天空地”一体化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体系,林场的防灭火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实现了卫星、无人机、探火雷达、视频监控、高山瞭望、地面巡护有机结合。彭志杰说,建场60年来,塞罕坝林场没有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

进山一日世上百年(一片林三代人六十年)(3)

彭志杰在塞罕坝林场的森林防火指挥中心操作设备。 张腾扬摄

除了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对于森林的健康成长也十分重要。“我们的任务就是防治虫害,守护好林子的安全。”塞罕坝机械林场营林科工作人员袁中伟说,以前病虫害防治主要靠人工喷洒药剂,经常凌晨两三点就得起床、趁天亮风小的时候完成喷洒作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先进设备的应用,林场病虫害防治能力也在得到不断的创新。“直升机一个机次能喷洒800公斤药剂,覆盖2000亩林地,两三天就能完成林场病虫害防治任务。”袁中伟说,一些直升机也覆盖不到的地方,我们就利用无人机洒药防治。

科技的加持,不仅解放了人力,更提高了作业效率、森林质量。

受高寒、高海拔、半干旱、土地沙化等因素影响,以前林场造林主要考虑华北落叶松、樟子松和云杉等,树种单一,不利于防虫、防火、防病害等。为此,林场科学配置树种,逐渐把林子培育成混交、异龄、复层林,同时在林下引进一些适合本地生长的灌木。

“你看,这是元宝枫,那里是白桦、紫叶稠李等阔叶树种,都是后来新栽的。”在尚海纪念林,沿着曲折的木栈道,袁中伟指着身边的树木一一介绍。

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塞罕坝成为珍贵、天然的动植物物种基因库。截至目前,塞罕坝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大型真菌179种、植物625种。这里不仅成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林场建设者还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