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后主李煜多少岁登基,李煜自小偏爱吟诗

南唐后主李煜多少岁登基,李煜自小偏爱吟诗(1)

李煜画像

"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命薄做君主。"这句诗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李煜短暂的一生。李煜既有词人的侠骨柔情,又有天子的血气方刚。但他在历史上却背负了"亡国之君"的称号,世人都说是他的软弱与无能一手断送了南唐的未来,也让他的人生变成了一场华丽的悲剧,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意想不到的"惊喜"——他竟然成为了皇帝

这要从李煜少年时期开始说起。

李煜是南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他自出生起就没有想过自己能继承王位,也从未被当作王储培养过,而是一直作为一个普通的皇子长大。他自幼喜爱读书,热爱生活,并且在书画上有很高的造诣。

南唐后主李煜多少岁登基,李煜自小偏爱吟诗(2)

剧照李煜

此外,小时候的李煜备受皇帝宠爱,基本上他要什么,就给他什么。每逢七夕生日之时,他都会大办,召集志同道合之人整夜吟诗作乐,直到天亮才会结束。除此之外,他还会用嵌有金线的红丝罗帐装饰墙壁,日子过得极为奢侈。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随着二皇子李弘翼争夺帝位的失败,5个哥哥的相继死亡,李煜被父亲李璟封为太子。不久之后,就开始了他短暂帝王的一生。

南唐后主李煜多少岁登基,李煜自小偏爱吟诗(3)

剧照李煜

从李煜登上帝位的历史可以看出,他本身就是被迫推上历史舞台。因为幼时的教育,使得李煜并不具备管理国家的政治能力。而且他本身骄横奢侈,根本就不适合当皇帝。这也为他后来的政治悲剧埋下了祸根。

到了掌权时期,因为意外获得王位继承权,迫使他成长为一位帝王。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这时的他,也为南唐做了不少的贡献。他曾效仿烈祖,招纳贤士。史书记载:"后主在东宫,开崇文馆以招贤士,佑预期间。"

南唐后主李煜多少岁登基,李煜自小偏爱吟诗(4)

剧照李煜

在政治上,他加强了中央集权,分散了相权,设立了"澄心堂制度";在民生上,他亲理冤狱,减免刑罚;在用人上,他不拘一格,重视人才;在农业上,他改革土地和货币制度。在军事上,他内整军务,外修关系。

李煜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修补这个国家,可以说南唐在这种风雨飘摇下还能存活15年之久,已经是他的功劳了。李煜是有才能的,但为什么最终南唐的结果却是悲剧呢?这其实和他的性格脱不开关系。

南唐后主李煜多少岁登基,李煜自小偏爱吟诗(5)

剧照李煜

逃避现实的他最终走向灭亡

实际上,比起当一个君王,李煜更适合做一个艺术家。半道出家当皇帝,在太平盛世也许还可以带领国家存活下去,但在大动荡的五代十国是注定要被时代泯灭的。更何况他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逃避现实、纵情声色的性格。

曾有一次,二皇子李弘翼和李煜一起去寺中玩耍时,僧人说李煜有帝王之相。这让李弘翼对他十分忌惮,为了证明自己并没有野心,李煜终日埋头填词、钟情山水,用这样的做法来逃避兄长的怀疑。

南唐后主李煜多少岁登基,李煜自小偏爱吟诗(6)

剧照赵匡胤

掌权后的李煜整日沉溺于莺歌燕舞。他的诗词《菩萨蛮》写的是他和小周后的感情生活,用词率真大胆,丝毫没有在意帝王的尊严。在当时南唐要面临灭亡的局势下,他还沉浸在情爱之中,不去解决国家大事,也从侧面体现这个国家没救了。

从这几件事就能看出,李煜本就是一个喜欢逃避现实、纵情声色的人。一个不愿意面对现实的君主,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政治问题,更不要说带领南唐继续走下去了。

南唐后主李煜多少岁登基,李煜自小偏爱吟诗(7)

李煜泥塑脸谱

习惯逃避问题的李煜,因为不想看到杀戮、生灵涂炭的场面,所以在面对北宋咄咄逼人的威胁时,他一直采用回避的态度,一再实行奉表纳贡的政策,以表忠心,寄希望于赵匡胤,希望他可以放过南唐。但国家的兴亡与君主的态度其实是没有必然联系。"一山不容二虎"这种浅显的道理难道李煜不懂吗?不,他是知道的,但他一直在逃避这个问题,所以最终葬送了南唐。

南唐后主李煜多少岁登基,李煜自小偏爱吟诗(8)

李璟的画像

就后世观察而言,南唐的灭亡其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天下和久必分,分久必合",当时的时代潮流就是出现一个人能统一各国,而这个人恰好是赵匡胤而已。所以南唐的毁灭以及李煜的悲剧,在我看来不仅是李煜自身的性格导致,其最根本原因是当时的时代背景造成的。

南唐后主李煜多少岁登基,李煜自小偏爱吟诗(9)

赵匡胤雕塑

时代造就"英雄"

在李煜的父亲李璟,在位时期的十九年里,他打了十四年的仗,与周边的闽、楚、吴越、南汉、后汉、后周都发生过战争。甚至还出现过一年时间内同时与三个国家同时作战的情况。这就导致了南唐四面树敌。

南唐后主李煜多少岁登基,李煜自小偏爱吟诗(10)

周世宗画像

因为南唐极力扩张自己领土,引起后周的不满,于是周世宗在做好充分准备后,全力攻打南唐。这几次的战争击溃了南唐的主力,打击了南唐的士气,给南唐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也是这个时期,南唐失去了很多将士,更严重的是,出现了大批将领向敌军献城的现象。据史书记载:"左神卫使徐象等十八人自寿州奔州"、"光州兵马都监张延翰以城降与周"、"天成军使蔡晖自寿州奔周"等。

南唐后主李煜多少岁登基,李煜自小偏爱吟诗(11)

南唐二陵

这时的南唐内部已经因为战争和纳贡,变得不堪重负。财政上入不敷出,经济一直都处于崩溃的边缘。农业上,因为常年征战,百姓不能好好地进行农业生产。军队上,也一直缺乏人手。

南唐后主李煜多少岁登基,李煜自小偏爱吟诗(12)

剧照李煜

这些现象都说明当时的南唐已经军纪如废、人心厌战。南唐灭亡已经是必然趋势。这时李煜接手南唐,其实已经预示了接下来南唐悲惨的结局。李煜以一己之力不足于改变南唐,也抵抗不了时代的力量。再加上他在决策和用人上的失误,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用人上的失误

国破家亡之际,李煜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他还是一心求和、息事宁人、逃避战争,他的这种态度使得将士们失去了保卫国家的热血,没有反击的想法。而且李煜在紧要关头错杀了唯一能挽救南唐的良将林仁肇。

南唐后主李煜多少岁登基,李煜自小偏爱吟诗(13)

剧照李煜

当时林仁肇向李煜进谏,想利用宋朝淮南那边防守松懈的时机夺取淮南,但李煜并没有同意。宋军为了铲除林仁肇这个最为忌惮的对手,用了一招"反间计"。诬告林仁肇向宋军投降,李煜信以为真,暗中下令毒害了林仁肇。这就使得南唐在战场上无将可用,也是导致南唐灭亡的直接原因,李煜也因此成为了亡国之君。

历史上的亡国之君不计其数,可被后人纪念且敬仰的少之又少,李煜算是其中一位。亡国,是历史前进中不可避免的悲喜交替。倘若他的哥哥李弘翼没有死,那么他是否还是那个寄情山水的一代才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