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皓对蜀国灭亡影响大吗(蜀汉忠侯和诸葛亮之子必须背锅)

《三国志》:“(黄皓)操弄威柄,终至覆国。”

蜀汉之亡,当然不是亡于一人,不是亡于阿斗,也不是亡于黄皓,论综合国力,蜀汉必亡。

阿斗昏庸,黄皓专权,以谯周为首的“投降派”不尽忠为国,以姜维为首的武将好战无功、消耗国力,等等,都是蜀汉灭亡的内部因素。

黄皓能专权,很多人负有责任。除了刘禅个人昏庸,亲小人远贤臣,陈祗责任最大,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右大将军阎宇等也是罪人。

黄皓对蜀国灭亡影响大吗(蜀汉忠侯和诸葛亮之子必须背锅)(1)

黄皓弄权不止六年

据《三国志》记载,景耀元年(258年),宦人黄皓始专政,景耀六年(263年),蜀汉灭亡。

有人可能说,黄皓才弄权6年,蜀汉就灭亡,说明蜀汉之亡与黄皓关系并不大。

其实,黄皓不止弄权6年,景耀元年,他是大权独揽,之前他在宫内已经影响刘禅很多年了。

《刘永传》记载,后主弟弟刘永憎恨黄皓,黄皓进谗言构陷他,使刘禅疏远刘永,“不得朝见者十余年”。

《郤正传》又记载,秘书令郤正与黄皓周旋三十年,见证了黄皓从微至贵。

黄皓弄权,操控后主,何止六年。

从246年董允去世,黄皓开始干预政事,从黄门丞一路升迁到奉车都尉,至263年蜀汉灭亡,一共弄权18年。

黄皓最怕一人

黄皓最怕的人是董允。

刘备立阿斗为太子时,董允被选为太子舍人、太子洗马,陪太子读书,匡正太子德行。

后主即位后,董允升为黄门侍郎,侍从皇帝,传达诏命。诸葛亮北伐在外,提拔董允为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率宿卫亲兵,宫中之事全由他管。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还夸赞董允,“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刘禅想广选美女扩充后宫,被董允劝止,对他又恨又怕。

随着刘禅渐渐长大,开始宠信黄皓。董允对上敢于严词厉色匡正后主,对下则三番五次敲打黄皓。史载:“皓畏允,不敢为非。终(董)允之世,皓位不过黄门丞。”

黄皓对蜀国灭亡影响大吗(蜀汉忠侯和诸葛亮之子必须背锅)(2)

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乡董允坝的董允墓

陈祗是罪魁祸首

延熙九年(246年),董允去世后,陈祗接任侍中,“与黄皓互相表里,皓始预政事”。

陈祗是司徒大人许靖哥哥的外孙,很小就成为孤儿,在许靖家长大。

他年少知名,擅长数术,多才多艺,被费祎看中,越级提拔,接替董允。

大将军姜维虽然排在陈祗之上,但长年在外,很少过问朝政,陈祗能讨后主欢心,又能与黄皓等宦官搞好关系,所以实权比姜维还大。

陈祗与庞统之子庞宏不和,一直抑制庞宏,使其官位不过太守。

他还算是主战派,曾与谯周辩论和战问题。也因此有人认为,陈祗在内,姜维在外,两人主导数次北伐,穷兵黩武,致蜀汉百姓疲弊,国力空虚。

陈祗越受宠,后主越是记恨往日的董允。黄皓也记恨董允,没少在后主面前讲董允坏话,又与陈祗勾结,所以越来越受后主宠信。

景耀元年,陈祗去世,后主竟然痛哭流涕,特加殊奖,赐美谥曰“忠侯”,真是不辨忠奸,昏庸糊涂。黄皓也从黄门令升为中常侍、奉车都尉,开始操弄威柄,终至覆国。

诸葛瞻等人是罪人

东晋习凿齿《襄阳记》称,“黄皓预政,众多附之。”

黄皓对蜀国灭亡影响大吗(蜀汉忠侯和诸葛亮之子必须背锅)(3)

右大将军阎宇,为了取代姜维,也勾结依附于黄皓。《姜维传》称,“宦官黄皓等弄权于内,右大将军阎宇与皓协比。”

而自从诸葛瞻、董厥以平尚书事统领朝政,“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也就是说,诸葛瞻、董厥两人也与黄皓结盟,互相维护,互相扶持,而没能尽到匡正矫错的责任。

常璩《华阳国志》记载,诸葛瞻、诸葛尚战死前,也曾后悔,“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

常璩从蜀地长老口中得知,陈寿曾在诸葛瞻手下为吏,被诸葛瞻侮辱过,所以写史诬蔑诸葛瞻“无能匡矫”黄皓之恶。

黄皓对蜀国灭亡影响大吗(蜀汉忠侯和诸葛亮之子必须背锅)(4)

诸葛瞻塑像

其实,陈寿真没丑化诸葛瞻,因被辱诬蔑不可信。

陈寿说诸葛瞻“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百姓们因追思诸葛亮,才把各种好政策都归功于诸葛瞻所为,这也符合情理事实。陈寿还称赞诸葛瞻,“工书画,强识念”,父子“临阵死”,也算忠孝不负家国。

不与黄皓同流合污

虽说“黄皓预政,众多附之”,但也有些人不与黄皓同流合污。

郤正,与黄皓周旋三十年,“既不为皓所爱,亦不为皓所憎”,不结交,不依附,官位不过六百石。

刘永,刘禅庶母弟刘永,素来憎恨黄皓,被黄皓谗言构陷,十几年不能朝见后主。

樊建,诸葛瞻、董厥、樊建三人统领朝事,黄皓操弄权柄,官官相护,只有樊建特立独行,“不与(黄)皓和好往来”。

罗宪,黄皓干预政事,众人依附,罗宪“独不与同”,惹怒黄皓,被贬为巴东太守,专做了右大将军阎宇的副手,阎宇正是黄皓的人,这是摆明了要收拾罗宪。好在魏伐蜀时,阎宇受召西还,罗宪抵抗吴军,保全巴东,蜀亡后降魏,在晋代封侯拜将,死后获赠安南将军,谥烈侯。

姜维,疑虑黄皓弄权,欲用阎宇取代自己,危惧不安,不敢回成都。据《华阳国志》记载,姜维十分厌恶黄皓恣意擅政,曾请求后主杀掉黄皓。后主却护着黄皓,还让黄皓去姜维处致谢,算是赔个不是缓和关系。姜维见黄皓在朝中枝附叶连,杀他不成,就趁机“求沓中种麦”,避祸自保。

黄皓对蜀国灭亡影响大吗(蜀汉忠侯和诸葛亮之子必须背锅)(5)

陈寿,据《晋书·陈寿传》记载,黄皓专弄威权,大臣皆曲意奉迎,“寿独不为之屈”,因此陈寿也屡次被贬黜。

坏人活千年,最令人气愤和遗憾的是,乱国奸臣没有得到应有的下场。邓艾平蜀后,早听闻黄皓奸险,令人将他收监准备斩杀。黄皓却贿赂邓艾身边亲信,得以免死。在《三国演义》中他倒是被凌迟处死,算是以小说手法为人们出了一口恶气。

封面新闻 安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