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说要读淮南子(安徽淮南淮南子说)
作者:杜长青
《淮南子》中的“方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方圆”,就是几何图形。“矩不正不可以为方、规不正不可以为圆”,“圆之中规、方之中矩”,“规矩方圆、各有所施”,“譬犹方圆之不相盖、而曲直之不相入”,“方趾圆颅”,“方枘圆凿”等,其“方圆”就是直指方形和圆形。
方与圆(来源 | 图虫创意)
广义的“方圆”,已不是局限的几何图形,而是一种性质的抽象,属于哲学范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方与圆(来源 | 今日头条)
其一,“天道圆,地道方”是智慧的宇宙观。《淮南子·齐俗训》说:“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意思是说,空间谓之宇,时间谓之宙。所谓宇宙观,就是物质的时空观。《淮南子·天文训》说:“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淮南子·兵略训》说:“夫圆者,天也;方者,地也。”认为天的构成是圆的,地的构成是方的。《淮南子·兵略训》进一步指出:“天圆而无端,故不得而观;地方而无垠,故莫能观其门。”意思是说,上天是圆形的,而没有开头,所以不能看到它的形体;大地是方形的,而没有边际,因此没有办法观察到它的门牖。《淮南子·齐俗训》说:“故天之圆也不得规,地之方也不得矩。”因此,上天的圆形是不能用规来测的,大地的方形也不能用矩来测定。《淮南子》所说的“天地”,就是指“时间和空间”。“天圆”,描述的是时间特点:无始无终。“地方”,描述的是空间特点:无边无际。对于《淮南子》“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冯友兰先生给予高度评价。他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指出:“《淮南鸿烈》……,惟讲宇宙发生之部分,比以前哲学家所讲,皆较详明。盖中国早期哲学家,皆多较注意于人事,故中国之宇宙论亦至汉初有较完整之规模,如《易经》及《淮南鸿烈》中所说是也。”
《淮南子》书影(来源 | 王玉民)
其二,“君道圆,臣道方”是治国之道。《淮南子·主术训》说:“主道圆者,运转而无端,化育如神,虚无因循,常后而不先也。臣道方者,运转而无方,论是而处当,为事先倡,守事分明,以立成功也。是故君臣异道则治,同道则乱。”君主之道是圆的,运转起来没有起点,它是圆满的、全局的,化育万民犹如无形的神灵一样,虚心因循万物,常常在后面而不跑到前面。臣子之道则是方的,运转起来没有自己的方向,只是按照正确的途径去处理得当,做事要带头去做,明确地坚守着自己本分的职责,以便建立功业。因此君臣圆道、方道的不同则天下大治,君臣之道相同,不能互补,那么天下便大乱。
君与臣(来源 | 今日头条)
其三,“智欲圆,行欲方”是理想的人格形态。《淮南子·主术训》说:“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智欲圆而行欲方”,是说智谋要周圆,而做事要方正。《淮南子·主术训》进一步指出:“智欲圆者,环复运转,始终无端,旁流四达,渊泉而不竭,万流并兴,莫不响应也。行欲方者,直立而不挠,素白而不污,穷不易燥,通不肆志。”“智圆者,无不知也;行方者,有不为也。”智谋要周圆,循环往复,是因为矛盾反复无常,总是不断发生着变化。水向四面不停流泄,是因为水流源源不断,万事万物一齐发作,没有不互相响应的。行事要方正,正直而不弯曲,洁白而不受污染,穷困而不改变节操,显达而不放纵自己的行为。智谋周圆,就没有什么不知道。行事方正,非正道的事不干。“圣人”是中国哲学最理想的人格形态,《淮南子·主术训》通过尧舜、周文王的兴盛和桀、纣的灭亡证明,“圣人之智圆矣”,“圣人之行方矣”。
尧与舜(来源 | 网络图片)
“天圆地方”,本质上是道家阴阳五行学说中对天地生成及其运行规律的解读。“君道圆、臣道方”,就是说要按照自然和社会规律来进行治理,是道家“君道无为,臣道有为”思想的发挥。“智圆行方”体现了道家修道养气,立身处世的人生艺术,完美人生的理想追求。因此,《淮南子》之“方圆”,是道家理念及人文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天圆地方(来源 | 网络图片)
- 作者:杜长青
- 运营:束文杰
- 编辑:束文杰
- 制作:出外龙舒人融媒体工作室
▼ 欢迎读者粉丝加入头条圈子「庐州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更多话题交流和线上下活动等着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