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查演员表徐亦觉(密查里的徐亦觉和沈兰)

密查演员表徐亦觉(密查里的徐亦觉和沈兰)(1)

最近收官的谍战剧《密查》,无论是收视率还是观众口碑,都超出了演员和总制片人的期望。4月12日登陆CCTV-8黄金档,开播14天收获14个收视冠军,播出次日上线网络播放平台,全网播放量破亿,被总制片人称为「以小博大」的胜利。

优秀的收视率离不开成功的人物塑造。《密查》中的角色性格鲜明立体,呈现给观众独特的记忆点。电视剧以谍战作为题材,必然以英雄与反派之间的斗争作为故事发展主线。但在常规套路之外,有两个角色突破了设定,为观众呈现出了表演的另一种可能。

一个是英勇直爽的西安军统负责人徐亦觉,夹杂在英雄与反派之间,角色力度却没有被弱化,反而以好酒好色但又忠肝义胆的反差定位成功狙击了观众的内心。

密查演员表徐亦觉(密查里的徐亦觉和沈兰)(2)

戏中二人相处得不算融洽,徐亦觉剃头担子一头热,找各种机会亲近沈兰,沈兰的态度多是嫌弃和抗拒。徐亦觉的扮演者常铖形容这段关系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然而在戏外,两人却是恩爱和睦的夫妻。因为夫妇俩在生活中都很低调,所以刚进组拍摄的时候,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

电视剧播出后,常铖明显感觉到了生活中的变化,他的微博评论互动量陡然增高,许多粉丝会在微博下面评论自己是看了戏过来的,甚至会跟他讨论剧情。同行们在微信上跟他打招呼,说自己都在看这部戏。各路人马对剧情的关注让常铖很兴奋,因为这让他意识到「观众还是挺喜欢这部戏的」。

密查演员表徐亦觉(密查里的徐亦觉和沈兰)(3)

在播出之前,他们并没有料到这部剧能有这样的好成绩。刚入行那几年,他们会对参演的剧集抱有许多期望,希望作品在上映之后能有预想中的声量。经历的次数多了,才意识到一部戏能大爆,并不光是演员和剧组努力就可以,还会有各种无法把控的因素掺杂在里面。身为演员的他们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抛去无谓的幻想,尽全力演绎角色。

沈兰的扮演者曲翊宏把这次胜利归因到剧本的出彩上,《密查》改编自马营的小说《密查1938》,小说来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成电视剧后节奏紧凑,由于电视剧带有悬疑色彩,所以每一集都影响着整部剧的走向。不少观众向曲翊宏反映看这部剧要认真看,落下一集就会看不懂后面的剧情。

好剧本是未经打磨的璞玉,演员就像玉匠,只有经验丰富的玉匠才能雕琢出璞玉最适合的形态。常铖早在开拍一年前,就从总制片人穆小勇手中拿到了《密查》的原著小说。当时穆小勇已经敲定让常铖来扮演徐亦觉,所以他叮嘱常铖将重点放在徐亦觉身上。常铖来回看了几遍原著,不断地琢磨怎样能让徐亦觉这个人物更出彩。

《密查》主要围绕三位男性角色展开剧情,武仲明是正义的化身,忍辱负重的孤胆英雄;刘天章是狡猾奸诈的反派,善于利用权术操控人心;夹杂在两个个性鲜明的角色中间,常铖认为徐亦觉需要体现出人物特征的差异,才不会在剧中被弱化。

密查演员表徐亦觉(密查里的徐亦觉和沈兰)(4)

为了让人物形象更生动,他对角色进行了一些修改,演绎了一个好酒好色,但又耿直忠勇的徐亦觉,除了增加剧情的可看性,也让三足鼎立的男性群戏更加丰满。观众一开始体会不到这个角色的动人之处,随着剧情的深入,慢慢地开始理解徐亦觉的行为,与人物共情,这种从反感到理解再到喜欢的感情落差正是常铖想要的效果。

《密查》的剧本以男性角色为主,剧中只有两位主要的女性角色——蒋宝珍和沈兰。曲翊宏看完剧本后,直接向穆小勇提出自己只接受出演沈兰。不仅是因为沈兰身上的未知性和厚重感吸引了她,也因为她了解自己,更了解什么样的角色能和她本人更契合。

密查演员表徐亦觉(密查里的徐亦觉和沈兰)(5)

从角色类型上区分,蒋宝珍偏花旦,沈兰偏青衣,曲翊宏从上学开始就多演青衣,角色的气质与演员的气质刚好匹配。与角色之间产生的共鸣让她确信,自己就是能演好沈兰的人。

密查演员表徐亦觉(密查里的徐亦觉和沈兰)(6)

许多演员在作品上映后不会选择回看,曲翊宏却会认真回看剧情,回顾当时的表情和台词。除了回看自己演过的戏份,她还会不断地挑自己的毛病,总结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没有两个角色是完全一样的,演员的任务是塑造角色,如何演绎角色的特点是考验演员水平的关键。曲翊宏非常推崇一剧一格的表演方式,即使是属于一个类型的角色,她都会下苦功去思考如何打造出角色之间的差别。对她来说,最好的表演,永远都在下一次。

密查演员表徐亦觉(密查里的徐亦觉和沈兰)(7)

《密查》并不是曲翊宏和常铖的第一次合作,两人因电影《跑出一片天》结缘,此后又接连合作了《抓紧时间爱》、《骄阳似我》等多部影视剧,工作和生活上的双重默契让这次合作变得更加紧密。常铖认为和妻子一起拍戏的状态是最舒服的,这样的合作状态也让曲翊宏觉得是「愉快和即兴」的,两人对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消灭了许多理解和沟通上的阻碍。

密查演员表徐亦觉(密查里的徐亦觉和沈兰)(8)

心照不宣的默契从表演延伸到二人的职业规划上。曲翊宏从中戏毕业时,对演戏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当时的她只希望能有戏拍,浅薄的资历让她无法自主地挑选剧本。毕业近十年,积累了一定的作品与人气之后,她摆脱了被动的境地,主动地寻找好的剧本和角色。

曲翊宏非常看重与角色之间的信任感,如果这个角色不能让她产生信任,她就不会贸然地用自己的口碑做赌注。即使代价是产出很低,有许多空闲的时刻,她也觉得等待一个被认可的角色的意义,远大于随便接一出自己不认同的戏。曲翊宏笑称这是「专业上的一点矫情」,但她决定不改变。

密查演员表徐亦觉(密查里的徐亦觉和沈兰)(9)

常铖的经历则曲折得多,他在工读期间参加了新加坡举办的“才华横溢出新秀”比赛从而出道,《东游记》的韩湘子一角让他一战成名。在漫长的演艺生涯中,他合作过无数类型的导演和演员,比起名和利,成就感是他在演戏中最看重的东西。

常铖曾放宽对剧本的要求,但这样的工作成果让他无法得到满足。之后他开始严格把关,不感兴趣的剧本和角色一律不接,但如果有特别喜欢的导演或演员,他会主动寻求合作。老戏骨的身段对他来说是虚无的,他追求的是挑战自己的实在感。

也正是因为这种成就感给他带来了太多快乐,常铖是少有的在采访中不会提及拍戏辛苦的演员。因为他认为,和做演员得到的快乐相比,拍戏受的苦和累实在不值一提。他对演戏的热爱就像一团火,从未熄灭,并将一直燃烧下去。

密查演员表徐亦觉(密查里的徐亦觉和沈兰)(10)

老戏骨这个身份没有让他恃才傲物,反而让他变得更加警惕。他提到自己以前常被叫做小常、常哥,现在却被称为常老师。称谓的变化让他意识到资历可能会成为他演戏的障碍,已经没有多少人会指出他演戏上的问题。但常铖要的不是「这条过了」的答复,他要的是每场戏都能比上一场拍得更好。

被别人鞭策的人是幸福的,但这种幸福是短暂的,解决困境的方法全靠自我驱动,对常铖来说,他需要「自己对自己有要求」。

密查演员表徐亦觉(密查里的徐亦觉和沈兰)(11)

在演戏上,常铖喜欢「拿来主义」,他会记住自己做某件事的感受,并且把这些感受用在人物上。这种表演方式,不仅需要他和角色融会贯通,更要求他要从内心认同这个角色的行为动机。这也是为什么《密查》能让常铖将这种路数发挥到极致,因为剧本的情节推进是合理的,所以他能够相信人物的行为逻辑。

曲翊宏的表演方法则倾向于体验派,喜欢去体验角色的情感。在问及她从表演中得到了什么时,她提到表演过程中无意识的下意识——演员在表演的时候,不再依靠背下来的动作和台词作为准绳,而是成为角色本身,做出了与角色相同的行为动作。在那一刻,角色的意识会取代自我的意识,而这个瞬间就是做演员最幸福的时刻。

密查演员表徐亦觉(密查里的徐亦觉和沈兰)(12)

除了拍戏和宣传,常铖与曲翊宏几乎不会出现在公众面前。演戏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份职业,不是贩卖自我的舞台。常铖对于认知度没有欲望,他只希望观众从角色这个层面认识他,而不是其他任何渠道。

常铖和曲翊宏在工作上志同道合,生活中同样琴瑟和鸣。不拍戏的时候,两个人会一起追美剧,如果某一方中途去工作错过更新,另一个人也会忍着不看等对方回来再看。

两个人成长背景和家庭环境都截然不同,能携手一起生活是因为双方都在用心经营和包容彼此。在认识常铖之前,曲翊宏从没有看过篮球比赛,但在常铖这个狂热篮球迷的影响下,她变成篮球赛事的专家,对许多球星的打法风格都能说上一二。

两个人非常珍惜工作与生活的界限感,这种界限感让他们离开片场之后,能够回归普通人的身份,重过普通的生活。敢于离开光环的清醒,让他们体验到的不只是做演员最幸福的时刻,还有活在世间所有能得到的幸福瞬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