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140篇(千字文1)

千字文140篇(千字文1)(1)

千字文(1) 丨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千字文140篇(千字文1)(2)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

——《易经·蒙卦》

千字文140篇(千字文1)(3)

【天地玄黄】

第一句话就有意思了,中国人的哲学式观念普及得很早,到魏晋时期,关于天地有很多哲学式的普及描述,比如元气的轻清者上升为天,重浊者下沉为地,这个说法已普遍见于诸书。但在千字文不这样,都是最直接感受式的描述,天地玄黄,天是玄的,地是黄的,很明白。而且从后面的文本内容构成看,也都是一些直接明白的阐述,所以实际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并猜测,从一开始周兴嗣就想着要弄个儿童启蒙书。

天的构字和人有很大关联,在使用过程中又和有大很多共通。天在说文解字中解为“一大”,混而为一的大,道德经有句话“王乃大”。所以,传统中国人始终知道人的头上有个天,懂得“畏天之威”,懂得“敬天法祖”。

地的构字和“女”“阴”有关,在中外的古代传说中都有以天为父,以地为母的传说,地的释义是万物所墩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母亲和土地的共通之处,就是一种养育、包容和稳定。

玄,黑色。天玄,古人很早前就感知天是黑色的,所谓蓝天白云其实是太阳光在动的颜色。玄,又通元,一切动态归元于不动,没有阳光活动,就是黑色。

黄,说文解字直接解释为地的颜色,形依田,声依光。地黄,土地需要光才能生长作物,这是古人身处自然一个直接和本源的感触认识。

千字文140篇(千字文1)(4)

【宇宙洪荒】

宇宙一词在传统阐述的释义是这样的:上下四方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即空间和时间。

宇,原意是屋檐,也许,先民们住进去了屋子,有了个遮风挡雨的庇护之所,才开始有了清晰的空间概念。宙,字形从由,“由”是一个轮子的象形,加上车是轴,加上舟是舳,轮子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活动,不再只是依靠身上的“11路公交”。而说文解字对宙的原意释义为:舟舆所极覆,大概可以想象成一种活动状态的极致。今天我们知道时间的物理学定义是对运动状态的描述。而当人的活动状态得到了拓展延伸,我们才开始有了清晰的时间概念。

宇宙这两个字的使用,说明在古人观念里面空间和时间是有其边缘和界限的,且不管这个观点在现代物理学上有类似大爆炸和黑洞理论这样的论述,至少值得启发的一点是,对于每天通过直接体验来生活的人而言,去构筑一个无限的世界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意义终必需有个原点和终点。

洪荒,16年奥运之后“洪荒之力”是一个比较时髦的词。洪,洪水,是水路未调理;荒,荒芜,是土地未开垦。洪荒,也意味着人的认知世界之外的状态。一切的源头、存在和终点,实在是有太多人所未能认知和力所能及的。

千字文140篇(千字文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