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执行cmd命令(Windows常用CMD网络命令)

我们常用的windows系统下,cmd是command的缩写,即命令提示符(CMD),主要通过CMD网络命令查询系统的信息或者是判断网络的健康状态。

1、打开CMD窗口

点击“开始” 或者使用快捷键【win R】打开“运行”对话框,键入“cmd” 按回车(在命令行里可以看到系统版本、文件系统版本)

windows执行cmd命令(Windows常用CMD网络命令)(1)

开始菜单输入cmd

windows执行cmd命令(Windows常用CMD网络命令)(2)

【win R】打开“运行”对话框,键入“cmd” 按回车

windows执行cmd命令(Windows常用CMD网络命令)(3)

CMD程序DOS窗口

2、常用网络网络命令

ipconfig命令可用于显示当前的TCP/IP配置的设置值。这些信息一般用来检验人工配置的TCP/IP设置是否正确。

windows执行cmd命令(Windows常用CMD网络命令)(4)

ipconfig

ping命令常用选项

①【ipconfig】显示信息。

②【ipconfig /all】显示完整配置信息。

③【ipconfig /release】释放指定适配器的 IPv4 地址。

④【ipconfig /renew】更新指定适配器的 IPv4 地址

⑤【ipconfig /flushdns】清除 DNS 解析程序缓存。

windows执行cmd命令(Windows常用CMD网络命令)(5)

ipconfig/all

ping命令,用于检测网络是否通畅,以及网络时延情况(工作在ICMP协议上)。

l常用选项

①【ping ip –t 】连续对ip地址执行ping命令,直到被用户以ctrl c中断。

①【ping ip -l 3000】指定ping命令中的数据长度为3000字节,而不是缺省的32字节。

①【ping ip -n】执行特定次数的ping命令。

windows执行cmd命令(Windows常用CMD网络命令)(6)

arp命令,能够查看本地计算机或另一台计算机的ARP高速缓存中的当前内容。

常用选项

①【arp -a】用于查看高速缓存中的所有项目。

②【arp –a ip】如果有多个网卡,那么使用arp -a加上接口的IP地址,就可以只显示与该接口相关的ARP缓存项目。

③【arp -s ip mac】向ARP高速缓存中人工输入一个静态项目。该项目在计算机引导过程中将保持有效状态,或者在出现错误时,人工配置的物理地址将自动更新该项目。

④【arp -d ip】使用本命令能够人工删除一个静态项目。

windows执行cmd命令(Windows常用CMD网络命令)(7)

tracert命令允许使用者跟踪从一台主机到世界上任意一台其它主机之间的路由。(作用 探测到目标主机所经过的路径)。工作原理:利用ip头部的ttl字段,利用TTL报超时错探测每一个设备节点。

常用选项

①【tracert -d】不将地址解析成主机名。

windows执行cmd命令(Windows常用CMD网络命令)(8)

Tracert

netstat命令能够显示活动的TCP连接、计算机侦听的端口、以太网统计信息、IP路由表、IPv4统计信息(对于IP、ICMP、TCP和UDP协议)以及IPv6统计信息(对于IPv6、ICMPv6、通过IPv6的TCP以及UDP协议)。

常用选项

①【netstat】显示活动的TCP连接。

②【netstatano | findstr 端口】查看指定端口是否被占用。

windows执行cmd命令(Windows常用CMD网络命令)(9)

netstat

windows执行cmd命令(Windows常用CMD网络命令)(10)

netstat –ano | findstr [port]

telnet命令,是功能强大的以命令行方式执行的工具:

默认情况下,windows操作系统telnet客户端功能是关闭的,需要手动打开

windows执行cmd命令(Windows常用CMD网络命令)(11)

打开windows系统telnet客户端功能,打勾并确定

常用选项

【telnet IP 端口】用于查看某个端口是否可访问(默认端口23)。

windows执行cmd命令(Windows常用CMD网络命令)(12)

telnet 8.8.8.8 53(dns) 端口

windows执行cmd命令(Windows常用CMD网络命令)(13)

telnet成功,说明该端口可正常访问。

当然windows下CMD命令还有很多,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多多研究,留言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