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的身份(从狂飙大结局看人生结局)
今年开年的好剧,最热的电视连续剧《狂飙》,终于迎来大结局了。
严格意义上说,今天晚上才可能是央视八套真正的大结局,但是网络上各种剧透都出来了,可能很多人都看过了,各种各样的剧透有很多,我今天就从目前的剧情谈一下自己看完这部剧的感受吧。
首先是真实,真实的剧情往往更容易引起共鸣,真实的生活既不是喜剧也不是戏剧,而是悲剧,因为这部剧里所有的人物,最后都有一个悲剧的结局;有的人坐牢了,有的人身亡了,即使是光明正大的的男主角,最后的结局也并非是他愿意看到的结尾,辛辛苦苦的折腾十几年,最后回到了源起点。
真实的社会写照,很典型的表现方式,例如男主角高启强,一共也没有风光几年,最后的结局也是家破人亡,如果他们还是坚持着鱼档和小灵通的小本经营,虽然不会发家,他的弟弟和他也许还能活多一点时间,是屈从于现实的残酷还是寄希望于虚幻的未来,二十年的积累让很多人都有同主人公一样的背景和经历,在这三年的过程中也都因各种原因,很多人的生活一下就回到起点,这种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也是推动这部剧成为热门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剧中的小人物较多,而且他们是构成这部剧情更接地气的主要因素,这部剧里每一个配角塑造的都很好,即使他们是坏人,也能让观众为他们的人生感到悲哀,一部分是由于演员的演技在线,虽然很多都是配角,但是要比现在的某些流量明星却更能抓住观众。
同时,他给我们揭示了生活中的一个真实的原理,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只不过剧情是通过演绎的方式让我们从旁观者的身份看清了自己。
其实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我们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一面镜子,每个人开始都是温和善良的,最后却一点点被社会逼成了这个样子,那么社会环境在中间起到了什么作用?把每个人可以逼成现在这个样子呢?这样剧情的设计,应该也能引起观众深深的思考。虽然这部剧到了最后几集,为了体现某种价值观,结束的有些脱离现实,出乎我们的意料,但是我认为这也是为了响应目前的监管政策所做的一些调整,为了体现教育的作用,不管怎么样,这仍是近些年看到的最好的一部电视连续剧。
这部剧情的拍摄真的太好看了。因为这一段时间工作也很忙,要赶一部着急要的稿子,同时要完成录音的工作,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都是凌晨起来开始录音,白天就是坐在那里剪辑,每天还有两个视频的拍摄和剪辑工作,紧张的不亦乐乎;但是每天晚上7:30开始,我还是雷打不动的坚持看完央视两集电视连续剧。连热门的《三体》我只是看了几集就果断的弃剧了,因为跟不了它那个节奏,主要是时间上也无法满足,等以后全部播完后统一回看都行,但这部剧我是一天都没有落下,天天追剧,也当作是每日工作的放松方式了。
这部电视剧的另一个高明之处就是故事情节和他的拍摄方式,使用的是倒叙的呈现方法,首先是专家组过来见到了一个重要的人物--安欣,看起来就是一个猥琐的一个小老头,在剧情开始倒叙,回到刚参加工作的20年前,原来他也是意气风发,想通过自己警察的职业匡扶正义,是这个丑陋现实的社会,一点点的磨去了他的棱角;当然后来我们也知道,他如越王勾践般卧薪尝胆,只是为了坚持这个事业,但是在刚开始的那几集,我们只能跟着画面,来重新体验安欣所面临的焦虑,遭受的成长和挫折的这个片段。
这部剧集的剪辑和设计是非常巧妙的,在影片的前半部,他不时的就会回到专家组的现实状态中,然后又跳回去,但这个转换的逻辑处理的很清楚,不会让你感到混乱,剧情节奏很紧凑,不拖泥带水,整个片子的线条梳理和剪辑做得非常好,让你感到一种时光的冷酷,告诉我们一个真实又残酷的道理:一旦踏上了自己选择的这条路,你就停不下来,你会越走越快。
而且非常值得称慰的是,这部戏的演员大家都是交口称赞的,除了饰演高启强的张颂文之外,安欣的扮演者张译和其他的一些配角全部都明显的演技在线,真真实实的体现了现实生活中的这种虚伪和现实,而不像那种脸谱化的表现,把黑社会就演的骄横跋扈,把领导都演得道貌岸然,演员的尺度是把握的非常准确的。
这部剧情的环节设计的非常紧凑。安欣的起点,跟所有人一样,刚刚踏入社会的时候,都是一个充满阳光的青年。而高启强也是一个受尽凌辱的,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卖鱼的出身。20年以后,安欣从一个踌躇满志的有为青年却成为一个满头白发,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一个憔悴小老头,鱼档卑微起家的高启强却已经混的风生水起,成为呼啸豪门的社会大佬;看上去安欣是在走下坡路,高启强的人生是在走上坡路,但是实际上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看上去的那样。
虽然在剧情中高启强已经拥有的一切,但这些只不过是虚荣的光环而已,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这个年纪应该准备安享晚年了,可是他安享不了,他做过的那些事情决定了他的晚年绝对安详不了,而满头白发的安欣经过卧薪尝胆的坚持,终于迎来了他利刃出鞘的机会,他将迎来他人生最高光的时候。看上去最弱的反而看起来是最强的,而看上去最强的恰恰是最弱的。
这部电视剧之所以能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无论是公职人员或者企业的员工,还是社会的各个阶层商铺的小贩,都能在这部影视剧当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一方面步履维艰的坚持生存,一方面还要坚守自己做人做事的标准,还要不停的拒绝着各种各样的腐蚀和诱惑。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你越过法律的边界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将来的结局。
哪怕我们先不谈道义,光是从实用层面上来讲,你拿的这些钱,走过的这些路,就无法为自己带来平静的享受,给我们印象很深的,就是杨健在那个码头,徐忠叫来他缉毒队所有队员,最终杨健站出来喊“到”的场景。
他的人生也辉煌过,奋斗过,疯狂过,但是最后“飙”了,也许后半生都会在监狱中度过了,就像安欣说的一样,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自己选的。看到了这一出戏,大家的感受应该差不多,你说杨健已经彻底变坏了吗?也不是,他心里还是有着作为警察时候的那份荣耀和自豪,他之前去看她母亲最后一眼,拿起那张老照片,就是他年轻的时候跟母亲在一起穿着警服的合照,为什么最后会变成了这个样子?
这里面像孟钰也在问:你到底拿了多少?是几百万?几千万还是几亿?他拿了多少他老婆也不知道,应该说他们家已经过得很好了,但是他拿出来的钱却没有敢给家里进行消费,可能他挣的钱全部都被他藏匿着,也不敢消费,他贪的那些钱主体的部分,他根本是不敢动的,因为一旦敞开了消费也就暴露了自己的收入来源,他根本不敢动。所以,这几千万对他而言,就是一个账面上的数字,根本无法使用,也会成为他真正的负担;想想他处心积虑了十年,最后图什么呢?
这就是我们社会存在的一个现实的问题,考量一个人这个社会地位,维度还是太单一了些,金钱占的比重还是太多了,如果你有钱,你就比别人牛;如果你能为我所用,你就是最牛的,所有成功的指标最后衡量的标准都是看你能不能挣到钱为主。
就像剧中的杨健一样,他离开警队挣了这么多钱,其实很大的因素,他就是想通过另一种方式,在岳父和老婆面前,来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至于他要这个钱做什么用,可能他自己也没有想好。但是不管怎么样,杨健做的事情和他自身的价值观是匹配的;所以贪污这种罪恶感的存在,从逻辑上来说,需要承担责任的不光是贪污的那些人,也是需要社会所有人反思的问题,其实整个社会虚假的价值观都有问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职业它的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比如说医务工作者,消防警察,军人,教师,科学家等,在这些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之下,如果这些人的心中也有了金钱的判定标准,那这样的社会还会有安欣这样的人坚守吗?
就像我们天天看到的新闻报道,甚至这些扫黑剧中的很多官员。一方面他们都接受了党很多年的教育,应该是有党性原则的,但另外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反复接受目前这个世俗价值观的冲击,因为谁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世界里的。它是处在一个矛盾体的当中,缓解这个矛盾就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逐渐的调整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这部剧最大的亮点就是塑造了安欣这样一个主人公角色,年轻的安欣眼里是有光的,后来被现实磨灭的;他忘掉了他自己遭遇的一切,他放弃了爱情,放弃了亲情,他一辈子就做成了一件事,他是好样的;这样的一个小人物,却有着非常坚韧的品质和底线,让我非常感动。
回过头来,再看看剧中的张彪和杨健,包括赵立东和高启强,可能都是生活在我们现实周围的同事和领导,他们最后的结局和遭遇,虽然是影视剧的套路,但是如果在现实中,你能说安欣是不富有的吗?他活出了自己最精彩的人生啊,他这样的一个人才真正配得上全社会的掌声。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仔细想想,用钱来干什么,其实就是要去买一个感觉吗?好房好车好包,90%的功能都不是在功能性上,主要是在这个社会地位的价值观上,如果这个社会真能跳过金钱这个环节,直接给予这些高尚的人足够的社会地位的话,那他们何必还要去舍近求远,然后去想方设法的搞钱呢?
现实也是这样的啊,剧中也有很多人物,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身不由己,在那种官场环境中,如果你不想同流合污,拒绝那种生活方式的话,你可能连刑警队长也做不下去,可能就会跟安欣一样,被分配到一个边缘的部门残度余生了;所以导演也是想通过这部剧集,告诉我们如果生活在这样的系统里,自我坚守很重要,人生每一个路口,都需要理智和明智做诊断,否则每一个人都将成为这个系统中的悲剧,成为别人茶余饭后影视剧中的故事和情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