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古南岳亭(汉武天柱封南岳)

#创作挑战赛#我所在的位置是安徽省潜山市,安徽省的简称“皖”就源于此。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像河南的豫、四川的蜀、上海的沪,分别指捕捉大象、养殖蚕桑和涂滩渔具一样不可思议,那么“皖”又是什么渊源呢?

天柱山古南岳亭(汉武天柱封南岳)(1)

这块勒石位于从怀宁方向入潜山市区口

天柱山古南岳亭(汉武天柱封南岳)(2)

天柱山风景区是五A景区,被评为中国最具潜力的旅游目的地

原来在今皖西南安庆区域,古代分别有桐国和皖国,其中皖国就在今天潜山境内,“周大夫封皖伯名”,在今太平寺和天柱山麓分别有皖伯墓和皖伯峰。明梅清有《天柱山》云:“汉武寻仙此径长,一时回首思茫茫。不知天柱峰头月,何似祈年殿里光“,讲的就是汉武帝御封天柱山为南岳的盛事,至今还有祭台和回龙桥遗迹,于是“汉设皖、潜二县地”。

天柱山古南岳亭(汉武天柱封南岳)(3)

汉武帝巡游天柱山正值21岁即位初期,《汉书.武帝纪》载“至于盛唐,登潜天柱山,自寻阳浮江”

天柱山古南岳亭(汉武天柱封南岳)(4)

地以山名,人比山贵,皖伯是皖地开拓者

乔家故井在“彰法山,汉乔公居此,二女皆国色,孙策克皖娶大乔,周瑜娶小乔,二女以残脂粉投井中,至今井水有脂粉色”,是谓潜山古十景之“乔家妆井”。唐李白作《江上望皖山》:“奇峰出奇云,秀水含秀气。青冥皖公山,巉绝称人音”。北宋王安石任舒州(今潜山)通判,镌《山谷石壁》诗:“坐石上以忘归,穷幽深而不尽”,引得黄庭坚《山谷次荆公韵》:“欲徘徊而不尽,坐石头上以忘归”,成为佳话。

天柱山古南岳亭(汉武天柱封南岳)(5)

“乔家妆井”,井壁上有“建康元年贰月”铭文,距今约1800年

天柱山古南岳亭(汉武天柱封南岳)(6)

这首诗是王安石禅意诗的代表作,为其亲镌,十分珍贵,位于山谷流泉景区

黄庭坚因此自称山谷道人。至今在山谷寺石牛洞东侧悬崖顶端,尚存一处黄庭坚的楷书题铭“李参、李秉夷、秉文、吴择宾、丘揖观余书青牛篇,黄庭坚庚申小寒”。书法工整稳健,笔锋坚劲,是传世真迹,弥足珍贵。此后黄庭坚常来潜山,他在《题潜山》诗前小序中言“吾家潜山,实为名山之福地”,钟爱之情,溢于言表。

天柱山古南岳亭(汉武天柱封南岳)(7)

黄庭坚号山谷道人,字涪翁,山谷流泉景区建有“涪翁亭”

天柱山古南岳亭(汉武天柱封南岳)(8)

黄庭坚真迹

虽然“东晋安帝立怀宁于潜邸,皖县废”,但“皖”字却以皖山和皖河的名称延续下来。皖河、潜河和长河在怀宁石牌镇附近汇合,至安庆古城西入江,总称皖河流域,基本上涵盖了今天安庆市及所辖县区域。宋元战事,直接将政治中心转移到今安庆上自小孤山,下到拦江矶的长江段,这是因为南宋建安庆城以后,“政和五年赐安庆军,宁宗庆元元年升安庆府,嘉定十年移府治于盛唐湾, 景定元年改筑宜城,领县五”,这时候的政治中心已经转移到安庆。

天柱山古南岳亭(汉武天柱封南岳)(9)

皖河流域水系图

天柱山古南岳亭(汉武天柱封南岳)(10)

安庆南宋沿革,从安庆军升为府,领县五

君在皖河头,我在皖河尾,而以“皖城”称谓安庆,最早文字记载于元末明初有位管纳的诗人作了首《过皖城》诗,其中首句“元戎百战守孤城,千里蚍蜉绝援兵”,讲的是元余阙守安庆孤城事,而余阙写过《潜岳祷雨文》,可见彼时宗教职能还在潜山。潜山三祖寺原名山谷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相传梁都健康(今南京)道林寺高僧志宝和江南著名方士白鹤道人“斗法”,卓锡得地,开山建刹,自此后建寺庙都以“卓锡”代称,影响深远。像我们常用的“信心”“解缚” 词语也都源于此,寺中“三高亭”据传也是江浙一带何氏先祖起源,被大量家谱所记载。

天柱山古南岳亭(汉武天柱封南岳)(11)

最早称安庆为皖城文献,小图是皖河入长江口,距安庆古城西约4里地

天柱山古南岳亭(汉武天柱封南岳)(12)

潜山三祖寺内三高亭、信心铭、解缚亭、大隋三祖碑铭和三绝碑

寺中“觉寂塔”建于唐玄宗天宝四年,塔旧称“浮屠”,据康熙六十年安庆府志载,彼时潜山境内还有宝塔十座,现在保存下来的除了觉寂塔,还有太平塔和法云寺塔,现在都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明隆庆二年建“江北浮屠之最”的安庆振风塔,并不是平步青云,而是整个皖河流域文化底蕴堆砌起来的。安徽境内虽然有“看了黄山不看岳”和“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九华山,但天柱山(皖山)却以宗教、文化、风景综合得分而影响力深远。

天柱山古南岳亭(汉武天柱封南岳)(13)

三祖寺正面,摄于公元2022年11月17日

天柱山古南岳亭(汉武天柱封南岳)(14)

觉寂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地位,建于唐天宝年间

一般史学界认为清初析江南省为安徽和江苏的主要原因是分而治之,其实大家忽略了古代,像安庆这样“中江巨防,干戈日常”重要战略位置。除了大家熟知的清末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外,明正德年间藩王朱宸豪叛乱,由豫章(南昌)顺流而下,直取南直隶(南京),在安庆受到了以崔文为主要将领的顽强阻击,力挽大明于狂澜即不倒。明正德安庆郡守胡缵宗有《崔将军之歌》并序:“将军名文,宸濠犯皖,力保孤城,厥功甚伟”。

天柱山古南岳亭(汉武天柱封南岳)(15)

明朝安庆郡守胡缵宗亲题的“山谷”两字,位于三祖寺内

天柱山古南岳亭(汉武天柱封南岳)(16)

胡缵宗撰的《崔将军歌》,是那段历史真实记载

清顺治“海寇入侵”(其实就是吴三桂据鄂反清),持续达五年之久,历史记载“沿江诸郡县望风披靡,几成瓦屑之势,人情汹汹,(安庆推官)黄熙缵奋然击之,实于有再造之功”,“事平,策勋以刑科给事中召世系三等哈哈鲁”,这是仅逊DW的功勋,顺治亲赐御马并建亭,至今有“御马亭碑记”传世,今天安庆宜秀区大龙山“君恩山重石刻”,即是黄熙缵事后感H恩浩荡亲镌。历史文献也鉴证,析江南为江苏和安徽二省,也在此次平叛后不久,乾隆年间,只是《清会典》从法律层面确定了结果。

天柱山古南岳亭(汉武天柱封南岳)(17)

君恩山重石刻,背山临壑,字大如斗,位于今安庆宜秀区龙湫风景区

天柱山古南岳亭(汉武天柱封南岳)(18)

怀宁刘余谟启顺治帝奏折:“窃照漕粮财赋,半数给于臣乡江南”,反映当时江南省(江苏和安徽)半壁江山地位

古时以水路为主,“皖”地通过皖河水系同外界紧密联系,黄庭坚《发舒州向皖口道中》:“却望同安城,唯有松郁郁;遥望浦口晴,诸峰见晴雪”,讲得就是经过长江到皖口(今怀宁皖口镇),到达今皖河之源今潜山路途所见风景。“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无论是皖山还是皖河,都已经融入到悠久灿烂中华文明中来,历久弥香。《说文解字》对皖的释意十分简洁,皖,大目也。从字形的演释来看,有人从山居推门早起,极目远眺晨曦下泛着亮光的河流(应该指的就是今皖河),象征着对“完”美生活追求和向往。

天柱山古南岳亭(汉武天柱封南岳)(19)

天柱山之巅,“皖”目极舒,秀美风光,一览无余

天柱山古南岳亭(汉武天柱封南岳)(20)

山川钟灵,人物毓秀,安徽大地如同“皖”的寓意,明天更美好

(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