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家风和教育的关系(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授权图片 | 孙春苗 摄
特约文稿 | 聆音
多年以来,大多数的中国父母都秉承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也有不少家长一直信奉“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
为了让孩子赢在人生的起点,许多家长都为此付出良多,甚至在孩子还没出生时,就为孩子的一生规划打算,而更多的父母们在现实的竞争压力面前,根本来不及想清,什么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就加入了这一场“起跑线”争夺大赛。
竞争之激烈,让我们不禁思考:什么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1
“如果给你十个亿,怎么才能花得完?”
“生个孩子,如果不够那就二胎,绝对能让亿万富翁破产!”
这个梗来自今年暑期档最火热的电影《西虹市首富》,因为在电影最后有一个令人深思的情节——
在男女主角准备将手里的财富捐出去时,想到要为自己未出世的孩子留一笔款项,好让孩子能够拥有一个比较宽裕的物质生活。于是他们以孩子的出世为开始,计算养一个孩子需要的花费。
结果,三百亿的财产,根本经不起挥霍:孩子小的时候要尿布奶粉,读书了要著名的幼儿园小学的学区房,等孩子初中以后就等请辅导老师,高中以后就怕孩子考不上大学,好不容易等孩子长大成人,又要考虑孩子的结婚生子事宜。
几乎从孩子出生开始,就有操不完的心,需要花不完的钱。但是现实中的普通人,你我有几个又是百亿富翁呢?
老话说:“常恐自己无远见,误我儿女生,常恐自己无正见,误我儿女生。”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拥有幸福安康的一生。
可是,这个社会所有的职业都有评判标准,唯独父母这个行业既没有集中学习的场所,也没有统一的要求和标准。
没有一个学校告诉家长们,要教给孩子什么,才能让孩子获得幸福人生?要给我们的下一代留下什么,才能保他们幸福安康、一生顺遂?
2
其实,古人早就用传承了几千年的智慧来告诫我们:家教家风,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何谓“家教”?
家教传统意义上讲是指家庭内道德、礼节的教育,这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家长通过自己的善言善行来教育子女做人做事的道理。
家是一个人最初的起点,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第一学习模版,良好的家教能够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
《说文解字》上说:“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做善也!”
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学习教育投资上面不惜血本,却忽略了对子女非智力因素的训练培养,尤其是思想品德的早期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早期养成。
《朱子治家格言》里说:“读书非徒科第,为官志在圣贤”也是这个道理。
一旦家教里坚持“重利轻德”,便会“德不配位”,而“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所以我们在新闻媒体上,会经常看到类似“博士后高铁抢座”、“博士侮辱长辈”之类的新闻。
这就是重“利育”的后果:我们培养的不是能够撑起未来的接班人,而是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有了良好的家教之后,世世代代传承下来,便成为家风。如同一个人的气质和性格一样,这样一种看不见的精神风貌,摸不着的风尚习气,以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员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体现出这样一种习性,这就是真正的“传家宝”。
3
建立家风,做好家教,需要家长身体力行,要先做到正其心修其身,《论语》上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们都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每个孩子都是尚未雕琢的璞玉,刻刀就在每一个家长的手里。
林则徐曾说过:“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才,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才,益增其过。”
物质财富会随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化而减损其意义,唯有建立良好的家教家风,才能让孩子真正地不输在起跑线上。
来源:儒风大家 微信号rufengdajia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