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日本多少兵(九一八事变日本原定是9月28日)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自此沦入魔爪。中国人民随即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抗战。然而,很多人都没想到,日本原拟定发动事变的时间并非这一天,而是9月28日。那么时间为什么提前了呢?
寻找口实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以朝鲜为跳板,开始觊觎中国东北。在田中义一任首相前的二十余年间,日本军国主义通过各种途径,采取种种手段,一步步蚕食中国东北地区。
进入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为发动侵略战争,到处煽风点火,为其非法行动寻找“正当”理由。1931年相继出现的“万宝山”和“中村”事件,就是最典型的事件。
万宝山是长春的一个普通村,当地的汉奸郝永德将手中的农田租给当地流亡的朝鲜人耕种,并强行在其它农民的地里开凿沟渠,引发了其他农民的不满。为“维护秩序”,日本关东军趁机出动军警,对当地农民实施武力镇压。随后,日军不顾反对,强行支持这批朝鲜人开渠,农民深受其害。
事后,日本大肆宣扬事件中数百名朝鲜农民被中国人所害,并四处掀起朝鲜各地的排华风潮。
1931年5月,日本关东军派遣中村震太郎秘密进入东北,名为农林业科学考察,实则是为军事行动测绘地图和搜集情报。当其一行到达苏鄂公府附近,被东北军关玉衡部捕获,关玉衡根据国际法对间谍的处理办法,未请示张学良就擅自将其秘密处决。7月,关东军得知后“如获至宝”,宣称中村是“民族英雄”对东北军大加指责。
于是,这两个事件成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借口。日本国内各法西斯团体纷纷进行集会,各大宣传机器开动,号召“醒来吧国防”,大力宣扬武装解决满蒙问题。由此,日本煽动的侵华狂潮,席卷了整个日本列岛。
调兵遣将,准备动手为了发动全面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日本军国主义不仅大力扩充军备,而且加紧进行各方军事部署。
1931年8月,本庄繁被任命为关东军司令。他曾在中国居住并工作18年,曾当过张作霖的私人顾问,是日本陆军内部有名的中国问题专家。此外,土肥原贤二赴任沈阳特务机关长,积极主张以武力解决“满蒙问题”的建川美次任作战部长。如此调动,意味着关东军司令部在发动武装侵略问题上的人事安排已经完成。
上任后的本庄繁清楚地知道日本军部的意图,更加坚定了完成使命的决心。他听取了关东军高参的报告后,训示他们要认清“形式紧迫”,“责任重大”,鼓励大家“同心协力”,不要辜负希望。关东军参谋们的胆大妄为,制造事端,发动侵华战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本庄繁还亲自讲评各地日军的军事演习,就进攻奉天的具体准备情况,如攻城演习、城市战斗、山炮训练、兵力和炮兵配合等等,都做了一一指示。
显然,本庄繁的此次巡视,是一次战地动员,是临战前夕的作战部署。他认为一切准备就绪,只待点燃战争的导火索出现了。
至此,关东军战争机器已经全面热身,动手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了。
决策提前发动事变1931年6月,日本陆军中央参谋部设立了以建川美次为委员长的五课长会议,制定了《解决满蒙问题方策大纲》。《大纲》指出,当前日本的各方准备尚不充分,当前发动侵略战争时机不成熟,侵略行动将在一年之后正式实施。
然而,关东军对中央《大纲》中规定的侵华时间不满意,认为以一年为期,时间太长,难以等候。于是,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等狂热分子决定撇开陆军中央,自己另搞一套。
板垣、石原等人决定,于1931年9月28日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一段铁路炸毁,关东军将以爆炸声为信号,向中国东北展开全面进攻,但这个冒险计划却受到了日本政府的干预。
日本政府虽然与军部都主张侵略中国东北,但对于关东军赤裸裸的侵占方式有所顾忌,担心会招致中国方面的强烈抵抗和美英等国的制裁,因此主张通过政治、经济等途经,逐渐实现侵华目的。但关东军对于政府的意见充耳不闻,继续为他们预定的计划做着各种准备。
1931年8月中旬,关东军仍在秘密策划“满蒙事变”的阴谋败露。日本外相币原得知后非常不安,9月5日给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发电质问,指出日本对华发动战争的时机尚未成熟,关东军无视政府长远考虑,鲁莽从事,一旦遭到抵抗,后果不堪设想。
眼看武装进攻计划受到重大阻碍,关东军当即于9月15日召开紧急会议。会上,奉天特务机关辅助官今田新太郎等人主张立即动手。
16日凌晨,板垣征四郎谎称迫于压力行动暂停。然而仅过了几个小时,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等人就提前于9月18日发动了事变。
其实,之所以出现变故,并不单单是因为日本政府的反对,而是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等人为防止夜长梦多、计划败露而做出的应急举措。由此可见,作为日本“皇军之花”的关东军,名义上归日本政府领导,实则是“天高皇帝远”。在众多军国主义分子的控制下,日本政府对关东军的控制力大大减弱,就连关东军内部,也是山头林立。
就这样,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比关东军制定的9月28日提前了10天,比陆军中央制定的时间提前了大半年。
我是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