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前妻葛淑珍现在咋样(赵本山前妻葛淑珍)

23年前,春晚舞台上,白云数落黑土年轻时家穷。

黑土一脸不屑,表示家里那时候还有一件家用电器——手电筒。

小品中的手电筒,在七十年代的农村好歹还算个值钱的物件。

赵本山前妻葛淑珍现在咋样(赵本山前妻葛淑珍)(1)

可现实中的赵本山,在四十多年前第一次结婚的时候,

连一身像样的衣服都匀不出来。

这个从小就没了爹娘的孩子,从童年开始就吃百家饭。

现在年轻人的观念里,“没房没车”的他怎么可能会娶上媳妇?

而当时还不到二十岁的赵本山,在一村亲友和街坊的帮助和张罗下,

还真就娶上媳妇了。

赵本山前妻葛淑珍现在咋样(赵本山前妻葛淑珍)(2)

村里人是看着他长起来的,眼看到了19岁,赵本山的婚事也得提升日程了。

先跟他提起这事的,是本家里的一个叔叔。

“转过年来就要二十了,是该找个媳妇,顶门过户弄日子了。”

“找啥媳妇啊,不找,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老灶爷贴腿肚子,走哪儿跟哪儿,挺好。”

赵本山一口回绝,只不过谁都不知道,

他这拒绝的话语里,是因为什么都没有而泛起的自尊,还是家徒四壁中内心的无奈。

叔叔当然不会由着他的性子来,说的也都是老理儿。

“光棍汉的日子咋过,平常连个洗衣做饭的都没有,得找!”

眼看被步步紧逼,赵本山也只能自揭伤疤。

赵本山前妻葛淑珍现在咋样(赵本山前妻葛淑珍)(3)

“我自己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再添一张口,俩人喝西北风啊?”

婶子在一旁搭腔说:“一定得找!我娘家那有一个合适的姑娘,这事儿说啥不能由着你来。”

叔叔和婶子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他婶子说的那个姑娘叫葛淑珍,年纪和赵本山相仿。

这也是一个苦命的丫头,从小没了爹娘,家里姐姐和哥哥都有了家,只留她一个人过。

所以,叔叔和婶子合计着,这俩人在一块也般配。

而且这事还拖不得,婶子当即就要回一趟娘家,商定好两个年轻人见面的事。

不过,这事还得和赵本山的干爹干娘知会一声。

干爹干娘也连连说这是好事,然后就赶紧张罗开了。

这么大的事情,即便赵本山的内心深处还揪着一块疙瘩,也没他说话的份儿。

赵本山前妻葛淑珍现在咋样(赵本山前妻葛淑珍)(4)

相亲和筹备两个人的婚礼期间,大事小情赵本山都做不了主。

只能像个木头人一样,家里人让他干嘛,他就得干嘛。

亲事定下来,干娘又给他准备结婚用的东西。

赵本山什么都没有,但结婚这种大事,再不济也得有一床新被褥吧。

家里没有棉花,连同被面都得买。

抠光家底儿,积攒的那点布票和棉花票也不够。

只能说点好话,在村里借了点棉花票,才总算凑够了数。

被面和棉花从镇里的供销社买来,又整整忙活了三四天,

这才把赵本山结婚时唯一的“大件”缝制好了。

葛淑珍家没大人,所以并没有苛求彩礼。

说是结婚,连个像样的仪式也没有。

赵本山前妻葛淑珍现在咋样(赵本山前妻葛淑珍)(5)

四十多年前的一天,接新娘的时候,也不知道赵本山是骑的自行车,还是牵的牲口。

把新娘葛淑珍接回来后,或许连她都不敢相信,

这穷小子,连一个存身的家都没有。

当时赵本山借住在村里的一户人家,屋里的北炕,是他的家,

同屋的南炕,还住着另一家人。

新婚之夜,遮上一个幔子,就是婚房。

谁承想,把葛淑珍接回来的当天,赵本山居然拎着一把斧头上山砍柴了。

凄惶的身世,凄惶的日子,在那个没有立锥之地的“家”里,

赵本山或许都不知道该跟新娘子说些什么。

赵本山前妻葛淑珍现在咋样(赵本山前妻葛淑珍)(6)

第二天,他像往常一样跟着社员们一起下地去了。

从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日子就这样开始了。

结婚两三年,在这个实在不是家的地方,他们是没要孩子的。

直到1979年有了自己的房子,大女儿玉芳才在那一年出生。

赵本山前妻葛淑珍现在咋样(赵本山前妻葛淑珍)(7)

八十年代初,社会开始松动活泛了。

赵本山从小就学艺,从这时开始,他才逐渐在二人转的舞台上崭露头角。

家里的一切都丢给了葛淑珍,既要照顾孩子,还得种地。

生下女儿的第三年,他们的儿子铁蛋出生了。

只是孩子从小就体弱多病,这无疑又给葛淑珍的日常生活,平添了一道负担。

儿子出生五年后,33岁的赵本山,事业上终于迎来了重大转机。

1990年的春晚,凭借小品《相亲》,赵本山一夜走红。

赵本山前妻葛淑珍现在咋样(赵本山前妻葛淑珍)(8)

但那时候很少有人知道,他家里还有一个和他身世一样的贤内助。

只是丈夫出入开上了夏利车,每天活跃在电视机里,见到的都是各地的大人物。

妻子则和以前一样,守着家里的房子和地,每天过着固定的劳作生活。

嫁给他一转眼已经十多年,留在葛淑珍身上的,只有岁月刻画的痕迹。

如果说以前穷的时候,两个人只是搭伙过日子,

现在日子好了,这对夫妻间的隔阂便一点点显现出来了。

于是,几乎所有的公开说法都是,

夫妻间因为聚少离多,赵本山演出增多,和妻子的共同语言也越来越少。

其实翻译过来的意思也很简单:葛淑珍拖他后腿了。

赵本山前妻葛淑珍现在咋样(赵本山前妻葛淑珍)(9)

1991年,当赵本山红遍全国的时候,他和妻子12年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

两个孩子由葛淑珍养着。

另外,赵本山这几年演出攒下来的25万,家里的一套房子还有那辆旧夏利车,

他也都给了葛淑珍。

赵本山有更高的奔头,但是对葛淑珍而言,

前夫留下的东西再多,今后的日子还不是得自己一人挑。

何况,她一个没上过学的农村女人,自己又能去干点什么呢?

离开乡下和土地,她一个没技术的人,只有打工一条路。

可即便打工,这份工作也不好找。

好不容易,她才在一家餐馆里,找到了一份洗碗工的活儿。

赵本山前妻葛淑珍现在咋样(赵本山前妻葛淑珍)(10)

女儿已经十几岁,懂事了,她不希望母亲出去干活。

“不干活怎么养活你跟你弟。”

葛淑珍当然不会听女儿的劝阻,何况她还心想着,

在后厨忙碌,没准还能跟大厨学几样菜。

就这样,葛淑珍进城后开始打工了。

她还特意叮嘱女儿,千万不要把她在外面洗碗的事说出去。

餐馆老板开出的工资是每个月一百五,

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她都花在给铁蛋买药的事情上了。

可惜让她始料不及的是,儿子12岁的时候还是因病离世。

孩子的猝死,让葛淑珍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赵本山前妻葛淑珍现在咋样(赵本山前妻葛淑珍)(11)

两年前赵本山和马丽娟再婚的时候,身边的一些亲友也都劝她,

你还年轻,应该再找一个。

但铁了心的葛淑珍,坚决不再去考虑结婚的事。

如今随着儿子的死,她更是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女儿的身上。

整整一个冬天,葛淑珍才慢慢缓过劲儿来。

儿子没了,可日子还得继续过。

转过年来天渐渐暖和,她又开始在铁岭的街头,到处打问着路边的店铺是否招人。

这一次,她在一个小商铺里找到了一份售货员的工作。

好不容易干出点起色的样子,店铺老板却突然不干了。

老板要去外地发展,把铺面盘了出去,葛淑珍又没活儿了。

赵本山前妻葛淑珍现在咋样(赵本山前妻葛淑珍)(12)

此时的她已快到四十了,中年妇女在劳动力市场,根本没有什么竞争优势。

所幸个体户在九十年代四处开花,很多看起来和她年纪相仿的妇女,都在街头摆起了小摊。

葛淑珍也试着去批发市场拿货,然后再到街头去卖。

可惜生性内向的她,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根本不敢张口吆喝。

摆摊第一天,她只卖了两三块钱。

她只好跟身边的那些同行学习该怎么卖,

小贩们都笑着告诉她,脸皮厚点,就敢大声喊了。

赵本山前妻葛淑珍现在咋样(赵本山前妻葛淑珍)(13)

于是她也跟着慢慢地学,渐渐地,生意也算有点起色。

可摆地摊在城里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关键是要经常跟城管“躲猫猫”。

运气不好要是被逮到,别说一天的辛苦收入,就连所有的货都得被没收。

没办法,眼看着摆地摊的收入不稳定,葛淑珍只能放弃了念头。

她开始重新寻找打工的活儿。

好不容易又在一家饺子馆里,找到了一份帮厨打杂的工作。

扫地、擦桌子、洗碗、打杂,店里有什么活儿就干什么。

每天的工作时长,都在十个小时以上。

虽然累,但她丝毫不敢松懈。

赵本山前妻葛淑珍现在咋样(赵本山前妻葛淑珍)(14)

女儿已经一天天长大了,她得让上了中学的孩子没有后顾之忧。

就这样,她干了有四年多的时间。

女儿也从初中升学到了高中,然后又从高中考上了大连外国语学院。

彼时的葛淑珍已经四十多岁,看着女儿出息了,她打心眼里高兴。

女儿去大连求学,葛淑珍也跟着去了大连。

她一边继续打工,一边陪伴着女儿。

四年之后,女儿毕业,她在大连找了一份工作。

女儿终于长大了,葛淑珍决定“折腾”一把。

赵本山前妻葛淑珍现在咋样(赵本山前妻葛淑珍)(15)

多年来在餐馆打工的经历,她已经逐渐摸清了其中的经营门道。

她想着开一个餐馆,往后的日子也就有指望了。

说干就干,她很快就找到了一家正在转让的餐馆。

两万块钱,她把这个临街的铺面盘下来了。

铺面盘下来后葛淑珍慢慢了解到,原来的老板之所以经营不下去,

是因为在菜的份量上耍心眼儿。

东北菜的份量本来就大,他家店的差距和别人家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所以,这就导致没有回头客源。

葛淑珍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果断避开了上一个老板的“雷区”。

她不但按照东北餐馆的惯例,把菜的份量加够,而且在口味上也下足了功夫。

葛淑珍很清楚,餐馆卖的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家常菜那就得实在,

只要做的份量够而且好吃,就不愁没有客人光顾。

这种朴素的经营理念很快就见了成效,

原先后厨里的两个厨师,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赵本山前妻葛淑珍现在咋样(赵本山前妻葛淑珍)(16)

生意红火起来了,葛淑珍就又招了厨师和勤杂工。

忙碌了大半年后,转过年来,赵本山在沈阳也开了自己的公司和学校。

他把女儿赵玉芳也叫过去了,安排在自家的学校里上班。

女儿回沈阳了,就只剩葛淑珍一个人在大连忙碌了。

她不想看着母亲一个人在那边起早贪黑地忙,就央求母亲回沈阳去。

赵玉芳还想去跟父亲说一下,把母亲安排到公司里。

葛淑珍当然清楚女儿也是为了自己好,

但是她怎么可能丢下生意,去前夫的公司呢?

据说,后来赵本山得知前妻的情况,劝她把饭店盘出去。

毕竟做生意太实在,容易遭到同行记恨。

赵本山前妻葛淑珍现在咋样(赵本山前妻葛淑珍)(17)

这话还真说对了,

因为她的餐馆经营很地道,导致周围的店铺开始眼红,并不时给她“上眼药”。

其他餐馆暗中抬高了厨师的价格,并把她店里的几名大厨给挖走了。

要想招厨师,她也只能跟着加工资。

但是这样一来,经营的成本势必也会水涨船高,一时间她不知道该咋办。

赵本山提出给她15万,把一些亏空补上,然后把店盘出去得了。

但葛淑珍还想再咬牙坚持一把。

她跟没有离开的店里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做快餐。

赵本山前妻葛淑珍现在咋样(赵本山前妻葛淑珍)(18)

葛淑珍还是从饭菜的份量和味道上下功夫,

除此之外,她家的快餐价格还不贵。

葛淑珍希望能够从数量上取胜。

就这样,她家店在当时日销售的盒饭数量,固定在五百份以上。

几年的打拼下来,葛淑珍也积攒了百万身家。

离婚这么多年,葛淑珍依旧是单身,但他从没有靠过事业愈发做得红火的前夫。

她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艰辛,更有一个单身母亲的要强。

赵本山前妻葛淑珍现在咋样(赵本山前妻葛淑珍)(19)

文|二十二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