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必背100个单字(书法想写出力透纸背)

如何增强书法中的笔力?

笔力属于书法中的技法问题,它是指书法中书写所表现出来的骨力现象。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多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按照这个论述,我们就可知道书法中笔力的基本含义了。在书法中提倡的笔力是前提,而骨力则是结果。王僧虔说:"孔琳之书,天然放纵,极有笔力,规矩恐在羊欣后。"这里王僧虔对孔琳的书法大加赞赏,说他的笔力极好,似有天然之工。但不管怎么说,书法中的笔力是书法功力的表现,是衡量一个人书写水平高低的尺度。

笔力不是用笔本身的力量,不能说某个人在写字时,用了10公斤的力,在纸面上就有10公斤的力量,或者某个人力量大,他的笔力就好,所以说衡量笔力不是人的力量大小的问题。准确地说,笔力就是某人的书写功力。

书法必背100个单字(书法想写出力透纸背)(1)

笔力是靠用笔而来。我们不妨倒推一下,欣赏一个字首先要看它的线条,线条的好坏是由线质来决定的,而线质则是由书写产生,因此,书写中就会产生笔力,笔力最后决定线质。线质的形式可分为骨、肉、血,由此按照卫夫人的说法,笔力好者线条多骨,笔力不好者多肉。那么什么是最好的笔力呢?卫夫人明确告诉我们:"多力丰筋者圣"。在书写中要把握好"力"和"筋"的关系。

力从何来?

既然力是来自于用笔,我们就要在这个问题上多下功夫,提高用笔之道,为增强笔力打下基础。用笔中最为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中锋用笔,在书写中保持中锋用笔是王道。清代文学家书法家刘熙载提出了中锋用笔的六个字"逆入、涩行、紧收",高度概括了书写时的中锋用笔方法和笔力技巧,意思是起笔时要逆锋入笔,运笔时涩势而行,收笔时要回锋。这是书法中的一个完整的书写链,也是中锋用笔的基本技巧,通过中锋用笔,使线条达到一定的力量感。毛笔固有毛笔的基本特性,人们利用毛笔的这个特性,写出的线条就会完全、饱满,富有力量感。中锋用笔的好处就是利用毛笔本身的特性,让圆锥形产生线条中的立体感,正如前人所说的"屋漏痕"、"锥画沙"之类的描述。

书法必背100个单字(书法想写出力透纸背)(2)

筋从何来?

我们在书写中,离不开笔墨纸砚,毛笔在沿着宣纸前行时,依靠墨汁留下痕迹,墨汁如果多了,运笔慢了,就是产生猪墨,即多肉,就是卫夫人所说的"多肉微骨者谓多墨猪",肉多则看不见线条本身的存在,而是墨的无限渗化,如此以来,多肉则掩饰了或是埋没了骨的存在。在书写中,应当做到全理用墨。这里有三个基本面:一是焦墨的使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用焦墨来书写,不可多不可少,这种方法写出来的字,最能直接展示出用笔的效果。二是涨墨的使用。涨墨是利用宿墨加清水的办法,在书写中通过宣纸的渗化过程,将原本的宿墨留存在笔画的中间位置,而周围则产生了渗化效果,明清书法家王铎是涨墨书法的创始人,他的书法作品极具画意效果。三是枯墨的使用。枯就是干枯,在书写中,笔肚的墨汁接近干枯,但在书写时仍有印迹可留,这种效果也是书法中常用的一种办法,虽墨尽,线仍存,韵犹在。

如何提高笔力?

中锋用笔为上。好的线条是由线的质感决定的,而质感来自于好的用笔方法。古人总结的中锋用笔方法,是千百年来的智慧经验,中锋用笔的原理是为了产生书法中好的线条质量。在中锋用笔中,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提笔。书写中始终保持提笔的姿势,不能东倒西歪,防止出现偏锋行笔,影响线条质量。二是调整笔锋。书写中,难免会出现行笔偏锋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及时进行捻管调锋,以达到书写中的中锋用笔效果。

书法必背100个单字(书法想写出力透纸背)(3)

合理用墨是主。用墨的方法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为什么这么说?对于初学者来说,墨多墨少都影响书写效果,需要进行一个时期的训练和养成,培养一种自然的书写用墨状态。例如我们需要涨墨时,就要学会用宿墨和清水的使用方法,需要枯墨时,则要在这方面进行专门训练。如果用不好这些方法,则会大大影响最后的线条质量和书写效果。

提按有序最佳。书法中的节奏感一方面来自于笔势,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用笔中的提按。我们欣赏书法作品,不能只看一种气势,还要看线条。而线条中的提按,能使作品产生节奏感,富于生命力和想象力,因此,在做到中锋用笔和合理用墨的基础上,逐步向节奏和速度方面过渡,这也是提升笔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本文由《太一智慧书画艺术》平台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