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不好属于内分泌吗?胃肠不好可能是内脏敏感性太高造成的

现代医学的根基,是按统计分类来命名和解释疾病,这样就出现了一类叫综合征的疾病,所指的情形是,当一个症状出现的时候,同时还会伴有另外几个症状,因此,也叫症候群。于是,就放一块来观察,其认识基础是,将一组症状视为某些共同原因所引起的。综合征挺多,肠易激综合征就是其一。

肠胃不好属于内分泌吗?胃肠不好可能是内脏敏感性太高造成的(1)

肠易激综合征,英文名是irritable bαwel syndrαme,简称为IBS,是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及大便形状异常、持续或间歇性发作为特点,同时又缺乏明显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简单点说,就是总有胃肠不适症状,检查几圈什么阳性结果也没有。这种毛病,发病率很高,但至今还没有阐明其机制,只是提出了一些观点,包括肠道运动异常、内脏感觉过敏、脑肠轴作用、免疫异常等,还有更显高深的,说要提升认识层次,从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控,以及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来琢磨。嗯,好吧,上档次的问题留给专家们,咱们从老百姓的肚子出发聊点实际的吧。

肠胃不好属于内分泌吗?胃肠不好可能是内脏敏感性太高造成的(2)

从生理的角度来看,人体的机体觉,就也是内脏所产生的感觉,是和视、听、味等主观感觉不同的,主观感觉是特定的,会被敏锐地发现。机体觉,是将信号传达到大脑来调节,内脏不是在默默地劳作,只是咱们平时意识不到,只有在特别的情况下才有感觉,比如饿到肚子咕咕叫,或是便便要出门时给出的催促便意感,提醒您别再打游戏,不然就往您裤子里解决。

肠胃不好属于内分泌吗?胃肠不好可能是内脏敏感性太高造成的(3)

咱们都明白,每个人的机体觉是不同的,比如中午一块吃的饭,谁也没少吃,但有人还差1小时收工时,肚子里就开始嘈杂啦 ;有人吃火锅时,选特辣级还要加麻加辣,看着都麻辣的东西,人家一碗接一碗的吃,没事,旁边的却可能只吃几口,就要冲向洗手间。针对这类现象,有专业人士便提出了内脏高敏或内脏感觉过敏的概念。内脏高敏,被认为是外周感受器、传导神经、中枢神经感知等环节中的某一环出了问题。近年来,学界又有了脑肠轴概念,认为大脑与胃肠之间存在着神经内分泌网络,由此推论,胃黏膜上的肥大细胞、嗜铬细胞、5羟色胺、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雌激素等都参与了内脏高敏的形成机制。还有1种观点认为,肠易激综合征存在着低度炎症,与炎症性肠炎存在着部分重叠。

肠胃不好属于内分泌吗?胃肠不好可能是内脏敏感性太高造成的(4)

从临床医学的角度看内脏高敏,通常认为,重要的特点是消化道症状多种多样,会出现咽部不适、腹痛、肠鸣、烧心、腹胀、恶心、呕吐、大便异常等,对患者而言,有时就感觉像孩子,只知闹肚子,却形容不出具体的难受劲儿。这些表现同时会伴有烦躁、紧张、焦虑、心情不好、生闷气、失眠、多梦等精神心理现象,精神因素也会反过来加重消化症状。因此,有专家认为,内脏高敏是遗传因素、心理因素、体质因素、慢性炎症、菌群失调、胃肠动力异常等相互促进和影响造成的,并且是互为因果。

肠胃不好属于内分泌吗?胃肠不好可能是内脏敏感性太高造成的(5)

分析一堆原因,其实是要给大家对策建议。当胃肠不适经常发生,做了胃镜、肠镜、腹部CT、血液等相关检查,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时,大夫们可能会将您的病情诊断为功能性疾病。这时要考虑是内脏高敏因素在作怪,目前,是有一些测定内脏敏感性的手段的,包括恒压器压力测定、核磁共振、黏膜电位测定、温度或酸滴定刺激、血清5羟色胺测定等,但是,这类检查多数医疗机构搞不掂,而且较贵或有创。因此,在常规检查确定器官没啥大毛病时,可以考虑以接受现实的心态来保持医学随访观察。就像哲人曾说过的那样,接受已发生的,改变可改变的。要理解,医学是门挺局限的学问,还有很多问题解释不了,不是大夫们无能,是真给不了您靠谱的说法。

肠胃不好属于内分泌吗?胃肠不好可能是内脏敏感性太高造成的(6)

解决内脏高敏,除了放松心态外,还要减少外来刺激,特别是注意回避那些可能引起症状的生活因素,比如冷饮、烫食、重口味食物、辛辣食物;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有充足睡眠;增加运动; 这些措施都对降低内脏敏感性有帮助。如果您因其他疾病在服药,要向医生了解清楚药物的相关禁忌症以及是否会刺激胃肠道,如果有,可以考虑换药;在内脏高敏症状发生的时候,也可以对症使用药物,比如腹胀时可吃些助消化的药,也可以适当进行菌群调节,比如补充益生菌。由于多种研究将肠易激或内脏高敏问题指向5羟色胺,所以,也有专家建议用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恩丹西酮,或受体激动剂舒马曲坦等进行治疗,具体使用需要由医生处方和指导。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测查、快报、细节、释疑、观察、观点、史话、逸事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盗链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