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吴王阖闾的故事(吴王阖闾给女儿夹了块鱼)
“孙武、阖闾,世之善用兵者也。”这是古人对孙武和阖闾的评说。
孙武的用兵精于战术,而阖闾的用兵则精于用人。
吴王阖闾,春秋末期的吴国君主,他在位执政期间,善用人才,先后任命楚国的旧臣伍子胥为相,齐国人孙武为将军,为吴国开疆拓土,使吴国一跃成为威胁楚国和越国的强大军事力量。
吴王阖闾,在朝政军事上是十足的铁腕角色,对待子女却是妥妥的慈父。
吴王阖闾一生育有三子两女,在诸多子女中,尤其对小女儿胜玉公主格外偏爱。
但恰恰因为他对女儿过分的溺爱,导致胜玉公主因为父亲夹给她的一块鱼,而羞愤自刎;更加奇葩的是,为了表达对女儿的爱,吴王阖闾竟然让上万人为死去的公主殉葬。
溺爱的恶果
吴王僚十二年,楚国国君病逝,吴王僚兴兵伐楚,早就对王位心怀不轨的阖闾,趁着朝中无人,加大了策反的步伐。
在吴王僚班师回朝的庆功宴上,阖闾命专诸将宝剑藏在鱼肚中,趁上菜的时候,刺杀了吴王僚,一举夺得王位。
阖闾上位后,由于其卓越的治国能力,吴国一度成为了春秋时代的强国,阖闾也成了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
但就是这样一位在朝政上杀伐果断的春秋霸主,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儿奴。
阖闾一生育有三子两女,在一众子女中,他尤其溺爱小女儿胜玉公主。
胜玉公主,又叫腾玉公主,她的性格正如她的名字一样,纯净、敏感、自尊心极强、受不得半点委屈。
从小到大,阖闾都将小女儿胜玉捧在手心里,不让她受半点委屈,无论女儿提任何要求,他全部都无条件答应,可谓是宠溺之极。
加上胜玉公主从小习武,也略懂一些军事政治,这样的特长在阖闾眼中更加是另眼相看。
在父亲无条件的溺爱中,胜玉公主逐渐长成了大姑娘,虽然年纪渐长,可是脾气性格却是一点也没变,骄纵、任性,整个吴国的人都要由着她的性子来,不能有半点忤逆,即使是阖闾也不行。
剧照
一日,阖闾和夫人在胜玉公主的行宫商议伐楚的事宜,到了午膳时间,三人围坐在一起享用美味的佳肴。
因吴王阖闾非常喜欢吃鱼,这天的菜肴中正好有一条蒸鱼。
阖闾尝过蒸鱼的味道后,觉得十分美味,于是顺道将剩下一半的蒸鱼递给了宝贝女儿胜玉公主,希望她也能尝一尝美味。
“父王,您这是作何意思?”笑容逐渐在胜玉的脸上消失,只见她满脸羞愤指着父亲阖闾递过来的半条鱼质问道:“您吃不完的东西,为何让我吃?”
“为父觉得此鱼味道甚好,才留了半条给你尝一尝啊。”阖闾不知道女儿突如其来的怒气到底是为何。
“胡说,分明是父亲吃剩下的鱼,让女儿吃,想不到,一向宠爱我的父王竟然如此看轻女儿。”胜玉眼中噙着泪水,依然咄咄逼人的质问吴王阖闾。
“你,你这孩子,胡闹。”阖闾心里明白,女儿的脾气是自己一手惯出来的。
原来念她年纪小,每次都会哄她开心,但是,现在的胜玉公主已经十四五岁了,在那个朝代,女子满了十六岁就可以嫁做人妇了,如果还是这样的脾气,有谁能够像他一样宠着惯着她,想到这些,阖闾决定这次不再主动让步,他沉思了片刻,对着身边的仆从道:
“来人啊,将公主扶下去,重新梳洗一下,这样哭哭啼啼,成何体统。”
“好啊,父王,您竟然嫌弃女儿如此,平日里,您都会哄女儿开心,可今日,您,您……”
对于吴王阖闾突然的态度转变,一向娇惯成性的胜玉哪里接受得了,“好,女儿这就退下,女儿要让您知道,什么事是值得后悔一辈子的事情。”
说完,胜玉公主一把推开身旁伺候的仆从,冲进了自己的寝宫。
好好的一顿饭,被女儿的无理取闹给搅黄了,阖闾也没有继续进膳的想法了,他示意身旁的夫人一起回宫,在他正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身后,女儿胜玉的寝宫里传来一声尖叫。
“来人呐,公主自刎啦,救命啊!”胜玉公主随身的女仆发出了渗人的尖叫声打破了凝重的气氛。
吴王阖闾和夫人双双被吓得脸色苍白,首先回过神来的阖闾第一个冲进了女儿的寝宫。
寝宫的地面上已经被鲜血染红,一众奴仆慌乱地围着倒在地上的胜玉公主。
“胜玉,胜玉……”看着眼前因为失血过多,生命正在一点一滴消失的女儿,阖闾心如刀绞“为什么?为什么?快,快传御医。”
“父,父王,女,女儿说过,会,会让您后,后悔……”胜玉的眼中闪过一刹那的欢愉,随即便永远失了原本的光彩。
吴王阖闾抱着女儿逐渐冰凉的身躯,嚎啕大哭,那把他赏赐给女儿的短剑正稳稳地插在女儿心脏的位置。
万人殉葬
吴王阖闾最心爱的女儿,竟然因为半条鱼而自杀了,这样的奇闻迅速在吴国上下传遍,人们除了为公主年轻的生命就此夭折惋惜之外,同时也惊讶于公主胜玉的任性。
对女儿的死懊恼不已的阖闾,悲痛了数天后,决定厚葬女儿胜玉。
为了减轻自己的痛苦,阖闾用了最上等的石材来制作女儿的棺椁,陪葬品则是多到数不清的玉杯金樽、绫罗绸缎,这其中,还有一把名为盘郢的宝剑。
相传这把名为盘郢的宝剑是越国进献的宝剑,当时,越王的铸剑技术是最顶尖的,著名的铸剑大师欧冶子一共铸了五把宝剑,这五把剑每一把都十分有灵性,而且分雄雌,有名字,有出生来历。
越王为了讨好吴国,将其中三把献给了吴王阖闾,这三把剑:一把名鱼肠,被用来藏在鱼肚里刺杀了吴王僚;一把名为盘郢,胜玉公主生前曾十分喜欢这把宝剑,所以,在她死后,吴王阖闾将宝剑作为陪葬品,赐给了胜玉;另外一把名为湛卢,这把宝剑后来的去向成谜。
除了在陪葬品上极尽奢华,阖闾竟然在葬礼的规格上打起了主意。
在春秋时期,一些王侯将相死后,为了体现其生前的身份地位,流行活人殉葬的方式。
活人殉葬的方式,始于商朝,殷商的君王死后,喜欢把生前使用过的物品一起放入墓葬内,这其中也包括生前的妻妾和仆从,为了高度还原死者生前的生活方式,这些陪葬的妻妾和仆从都是以活人的形式进入君王的墓室里,最后窒息而死。
当时的活人殉葬分为两种类型,一类称为人殉,这部分活人是由死者生前的妻妾和亲近仆从或者侍卫组成;另一类成为人祭,主要是由战俘为主体的奴隶组成。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殉的范围更广,除了妻妾和仆从之外,一些君王生前宠信的大臣,也成为了人殉的目标,为的就是让这些死去的君王,到了地府仍然可以做君王。
据《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穆公死后,人殉的数量就达到了177人,其中还包括了三名重臣。
相传当年秦穆公有意死后,让一些大臣陪葬,于是在宫中设宴款待群臣,酒过三巡之后,秦穆公趁着群臣们神志不清的时候,说道:“咱们君臣之间,生时要同乐,死后要同哀。”
奄息、针虎、仲行三位大臣当场就表态,要誓死追随,没想到当时借着酒劲说的话,竟然一语成谶,这三位在秦穆公死后,成了第一批被送入君王墓的重臣。
为了女儿在死后能够照样享受公主的待遇,阖闾命人挖出一个巨大的池塘,然后在池塘的中间用土堆积成坟墓,墓室内部用巨大的条纹石砌成空墓室,建好墓室后,再往池塘注水,只留下一条道路通往墓室。
这一切看似令人费解的操作,其实是在为他后面的残忍铺路。
为了减轻对女儿胜玉的愧疚,也为了让女儿死后在阴曹地府能继续享受公主的待遇,阖闾想为女儿实行活人殉葬的方式,但是,在此之前,能够享受活人殉葬的逝者一般都是王侯将相,还没有出现过未成年女子享此殊荣的情况,为了帮女儿名正言顺的弄到活人殉葬,狠毒的吴王阖闾想到了一条灭绝人性的计谋。
胜玉公主的灵柩在皇宫停留了数日后,终于到了出殡的日子。
皇宫前的街道两旁早已挂了白色的挽联,来观礼的百姓必须着素色的衣服,每隔数步,设置有一个路祭的祭台,在通往陵墓的路上,每个路口都有文武百官负责路祭,城中百姓一律不得在当天举办任何喜庆之事,待公主灵柩驶出皇宫,道路两旁的百姓皆要行大礼叩拜。
等一切安排妥当后,皇宫的门从里面打开,几十个身着白衣麻布的壮汉被分成两边,抬着胜玉公主的灵柩从宫殿里缓缓行出。
顿时,宫乐齐鸣,黄纸漫天,一干身着白衣麻布的侍从,随行在灵柩两侧,哭声震天。
灵柩的后面紧随着琳琅满目的陪葬品,玉杯金樽、绫罗绸缎、珠宝玉器数不胜数。
那把名为盘郢的宝剑则被供奉在祭台上,由两名士兵抬着缓步前行。
道路两旁挤满围观的百姓,无一不惊叹皇家葬礼的奢华,但在这支奢华的殡葬队伍里,最吸引他们目光的却是一支由数百白衣人组成的舞鹤队伍。
只见他们每人手持一只白鹤随着宫乐的节奏,翩翩起舞。
这些白鹤用白绢做成身体和翅膀,用竹子做成白鹤的骨架,只要拉动下端的牵引绳,白鹤就能煽动翅膀,在空中飞舞。
那些在舞鹤人手中起舞的白鹤,栩栩如生,仿佛是胜玉公主的灵魂,驾着数百只白鹤飞升成仙。
城中的百姓彻底被殡葬队伍里的白鹤舞震撼了,不知不觉竟一路跟随着殡葬队伍缓慢的往前移动。
胜玉公主的灵柩似乎并不急于前往陵墓,而是在城中央的位置停了下来,任由那支舞鹤的队伍围绕着灵柩翩翩起舞。
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负责维持秩序的官兵并没有刻意的阻扰,而是任由人群越集越多,足足有上万人。
等中央大街被围观的人群堵得水泄不通时,送葬的队伍才开始继续向陵墓的方向移动。
围观的百姓并没有立刻散去,栩栩如生的仙鹤舞如有魔力一般,将他们迷得神魂颠倒,好奇心驱使他们一路尾随着队伍往陵墓的方向走去。
胜玉公主的灵柩被白衣人抬着走在通往陵墓的通道上,仙鹤舞依旧继续,围观的老百姓也不知不觉跟着送葬的队伍踏上了那条唯一的通道。
等人群全部站上通道之后,突然从四面八方涌出大批士兵,将公主的陵墓围了个水泄不通。
一些走在队伍后面的百姓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同寻常,急忙转身往回跑,可是,为时已晚。
往后退出的道路已经被士兵用障碍物牢牢堵死了,一些士兵开始推搡着百姓往墓室的方向走。
人群里不安的骚动声四起,已经进到墓室的人企图往外走,却被后面的人牢牢堵在墓室里动弹不得;
还在外面的人,也被人群簇拥着挤入了墓室,有些企图逃跑的百姓,无奈之下,只能跳下通道,落到了两旁的水里,奋力往岸边游去,却在上岸那一刻,又被守在岸边的士兵推下了水。
被强行推进墓室的人群里,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无不尖叫啼哭,一场公主的葬礼瞬间变成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殉葬现场。
胜玉公主的葬礼在一片哀嚎声中落下了帷幕,此后,皇城中接连数日,仍能听闻城中百姓的啼哭,几乎每家每户,皆有亲人跟随公主的殡葬队伍进入了皇陵,再无生还。
参考文献:
《阖闾内传》国学网 2015年10月5日;
《吴越春秋》中国知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