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护士才懂护士的那些心酸(一位护士的自述)

我是长征医院器官移植科的一名普通护士,日常负责病房移植病人护理和静疗学组的相关工作。回首刚过去的那段不寻常的日子,虽然经历了一些困难,我越发觉得,只要心向阳光,就不会有阴影。

只有护士才懂护士的那些心酸(一位护士的自述)(1)

小风波不断

3月31日,在浦西封控前一天,为了不影响轮班,我简单收拾了几件换洗衣服,准备住到科里。出发前,年近古稀的婆婆说:“你照顾好自己,家里有我呢!”爱人对我说:“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在你不用操心,儿子的学习我会安排好的。”家人总是用理解和支持让我没有后顾之忧。

4月3日晚接到外派采核酸的通知,不巧的是,前一天不慎右脚扭伤,自己简单处理后,虽不太影响走路,仍然肿得像个馒头。我不想影响任务,也不想出去后给队友们增加负担,于是选择了隐瞒。

4月9日下午,爱人突发高热,全身乏力,此时,上海疫情正值高位,小区也有阳性病例。我不禁心里一阵紧张,脑补了万一爱人阳性,应该怎样安排老人和小孩。稍做镇定,让家里人把口罩戴好,爱人在卧室先隔离,减少家人交叉;然后复盘活动轨迹,排除与其他人的接触。自测抗原阴性,服药后盖被子睡觉。到晚上11点,体温降至37.8°C,第二天爱人觉得整个人舒服很多,自测抗原阴性,核酸检测阴性,我悬着的心总算落地。

只有护士才懂护士的那些心酸(一位护士的自述)(2)

一场虚惊

4月11日,这是采核酸最难忘的一天。这天上海最高温度33°,我们接了最大的一单,20人完成近万人的单采任务。早上大巴车送我们到目的地,明确分工后,为减少人员聚集,分布到每栋宿舍楼下去采样,

计划8:30开始采样,因为种种原因,11:00才开始,此时,我们已经穿了2个月半小时的防护服,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也把热量保护得好好的。热烈的阳光下,里面的衣服早已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好几次,队友们不顾一切地坚持着。到12:00多,由于楼栋人员转运、消毒,采样工作暂停。我们也抓紧时间更换防护服,补充点水份后继续,到下午2点,采样顺利结束。谁知,正在吃午饭时,接到队长通知,大巴车司机红码,在复测核酸,让我们穿上防护服,等待其他车辆接我们去完成自己的核酸检测。幸好,下午4点,大巴司机核酸阴性,警报解除,我们才回到住处进行消杀。高温下,队友们虽然精疲力尽,却没有丝毫抱怨,对每一位居民都耐心,每一次采完,都认真做好手卫生和采样环境的消毒。

急症“风云”

采样工作结束隔离后,我又留守科室轮岗。5月11日晚,接院里通知,第二天要支援急诊工作。急诊专科性强,我心里有些忐忑,一上午边问边学,好在到了下午,分检,筛查已经得心应手。疫情之下,很多患者及家属因为出行不便和生病的原因,情绪并不好,我们要不断地解释、安抚,维持秩序,配合治疗,确保患者尽快得到有序的医治。

5月19晚17:00,接120通知,一心脏骤停患者马上送到,请做好接诊准备。我和小伙伴分工准备抢救物品,患者送到,立即救治。胸外按压、建立静脉通路、气管插管、骨髓腔穿刺、用药、记录,在急救医生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防护服下的我们,各项操作显得有些笨拙,我们深呼吸,调整姿势,但手上丝毫不敢懈慢……,我们在和时间抢生命。结束抢救之后,才发现衣服早已湿透,连面屏上都是热气。

只有护士才懂护士的那些心酸(一位护士的自述)(3)

这轮疫情期间,全上海有10万余名护士、外省市援沪的1.6万余名护士,用自己的付出与汗水,为2500万市民筑起健康防火墙。我为自己是他们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上海是我家,我们一起守护她。

(白玉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