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百年校庆感受(南开大学建校一百周年)

百年南开园,秋日朗照,满目光明。

中心花园内,严修与张伯苓的塑像坐拥一片绿荫,身上洒满温暖的光;马蹄湖水映照着周恩来塑像,一句“我是爱南开的”,穿越时空久久回响;还有新开湖、老校钟,映照出的,是思想潮汐的绵绵不歇,是几代中国人自力图强、兴办现代大学的光辉历程。

10月17日,南开大学将迎来百岁华诞。

南开大学百年校庆感受(南开大学建校一百周年)(1)

1919年,五四运动大潮之中,国家危难之际,严修、张伯苓选择了教育救国之路,创建了南开大学。这样的肇始与发端,铸就了百年南开强烈的爱国魂、报国志。

2019年1月,在南开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南开大学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南开的魂。

南开园内,每一座建筑、每一方草木都饱经岁月,记录着救亡图存、“兴学强国”的历史,织就出一幅丰厚的人文画卷。“为国家办教育,办以国家为最高目的教育”“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的大学”“知中国,服务中国”等思想,鼓励一代代南开人矢志不渝,爱国奋斗。

世纪沧桑 巍巍荡荡

广义言之,学校则教之为人。何以为人?则第一当知爱国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南开大学百年校庆感受(南开大学建校一百周年)(2)

2019年南开大学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重温老校长张伯苓1935年在开学典礼上的“爱国三问”。这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

“是!”“爱!”“愿意!”“愿祖国繁荣富强!”4000余名新生言语铿锵。

“建校百年来,学校在学科建设、学术发展、人才培育等方面,一以贯之地秉持鲜明的爱国主义导向,使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成为南开之魂。”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杨庆山说。

是的,爱国是南开的底色。校史馆内,一张张老照片是最好的印证——

19世纪末,见证了甲午战败的严修和张伯苓意识到,“自强之道,端在教育”,于是,秉持“创办新教育,造就新人才”之理想,开始兴办现代学校的探索,也开启了一条南开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爱国奋斗之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南开学生将国耻“铭诸心坎”。1934年,第十八届华北运动会上,南开学生挥动旗帜,组成“毋忘国耻”“收复失地”等标语,全场几万名观众报以“狂风骤雨般的掌声”。1937年,抗日救亡运动中的南开大学,惨遭侵华日军野蛮轰炸。南开师生群情激昂,“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全面抗战爆发后,南开与清华、北大一道,书写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8年历史,创造出战时高等教育的奇迹,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和文化史的骄傲……

走出校史馆,全国各地赶回来的校友们心潮澎湃:“南开百年的历史,是一部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历史,是一部现代教育体系锐意探索的历史,更是一部无数青年与祖国共命运的爱国历史。”

一百年来,一批批南开青年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他们中,有的投笔从戎,有的到西部支教,有的投身“三农”事业,有的到街道或乡镇工作。2017年,8名南开学子参军入伍并致信汇报心声,回信肯定:“自古以来,我国文人志士多有投笔从戎的家国情怀。抗战时期,许多南开学子就主动奔赴沙场,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爱国、奉献的精神内涵。如今,你们响应祖国召唤参军入伍,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为广大有志青年树立了新的榜样。”

回望,是为更好地前行。站在百年的历史门槛,那些厚重的历史回声,穿越时空,在南开园回响。

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

“允公”,是大公,而不是小公。“允能”,是要做到最能,要建设现代化国家

南开大学百年校庆感受(南开大学建校一百周年)(3)

每年金秋时节,接到南开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新生,第一眼所见便是熠熠生辉的八字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在老校长张伯苓看来,“允公”,是大公,而不是小公,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正己教人,发扬集体的爱国思想。“允能”,是要做到最能,要建设现代化国家,要有现代化的科学才能。“日新月异”,是每个人不但要能接受新事物,而且要能成为新事物的创造者;不但要能赶上新时代,而且要走在时代的前列。

本着这样的思考,南开大学办学之初便向社会敞开大门。开办暑期学校,“改善国内教育气象”。开风气之先,设置东北研究会、经济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系科和研究机构,“为社会谋进步,为公共谋幸福”。

教育思想上爱国报国,办学理念上“知中国、服务中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播便有了大格局——

开国继兴,农业生产面临严重病虫害,杨石先教授响应“勇于承担国家任务”的号召,毅然放弃深耕几十年的药物化学研究,转入农药化学等国家迫切需要的领域,取得“敌百虫”等一系列重要成果。

从1956年开始,何炳林教授主持试制离子交换树脂,为我国原子能事业发展和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离子交换树脂之父”。

改革开放新时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增设一批新专业和研究机构,形成教学与科研两个中心。

1981年,率先在国内高校设立社会学专业班,1982年成立社会学系。

1983年,率先与加拿大约克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创造“南开—约克模式”,为国家培养大批高层次管理人才。

2002年,参与组建中国APEC研究院,连续多年为中国参与APEC会议提供咨询报告。

2018年4月,成立全国首家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中心。

2019年9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南开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历经百年所积淀的南开精神和南开品格,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渗透于南开人为学做事之中,鼓舞着南开人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进入新时代,“公能教育”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学校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实施特色“公能”素质教育,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为载体,把校训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实践中。

“今日看,公、能着眼的是以德为先、能力为重的全面素质教育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曹雪涛说,“希望南开学子怀揣淑世为公的情怀,把事业发展与人生价值结合起来,把个人进步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投身于新时代爱国报国的实践中。”

星光熠熠 清芬挺秀

创办新教育,造就新人才。薪火相传,名家辈出

公能校训,薪火相传;名家辈出,桃李满园。

在以“公能日新”为核心要素的育人理念下,南开大学重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强调“体德之兼进,体与育并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形成了“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光荣传统,使人才培养质量始终保持一流,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

南开大学百年校庆感受(南开大学建校一百周年)(4)

他们中,有“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他们中,有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的吴大猷先生。他们中,有数学泰斗陈省身先生,因其对整体微分几何的卓越贡献,被公认为“20世纪伟大的几何学家”……

大学者,大师之谓也。百年来,更有一大批名家受南开大学敦本务实、脚踏实地的校风感召,来校任教。著名诗人、翻译家穆旦,著名经济学家、政治学家杨敬年,知名哲学家、逻辑学家温公颐,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葛墨林,誉满海内外的中国古典文学权威学者叶嘉莹……都是其中的代表。

要把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期望。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外引内培,加大力度延揽战略科学家和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人才的同时,提高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学科研能力,打造一支“素质提升、德业双馨”的教师队伍,是南开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扎实实践。

“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已95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至今仍活跃在南开园,与学生、与诗词做伴。她说,“任何一种学术文化得以延于久远,都赖其有继承和发扬的传人,教学正是这样一种神圣的工作。教书是我最大的快乐,我愿意把这种快乐一直延续下去。”

百年来,南开园内无数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组成了一个闪耀的星群,永挂苍穹,熠熠生辉,回应了百年前老校长“创办新教育,造就新人才”的殷殷期许。

面向未来 奋斗笃行

南开要长!长!长!日日新。能务实,不尚空谈

100年弹指一瞬,南开人的步伐从未停歇。

南开大学百年校庆感受(南开大学建校一百周年)(5)

秉持“要长!长!长!日日新”“能务实,不尚空谈”的思想,南开大学如今正在为建设“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懈奋斗,并迎来一座座活力迸发的发展高峰——

着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党员“四位一体”组织体系逐步构建;

制定《南开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一大批“公能”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茁壮成长;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等智库聚焦重大理论问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建设;

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18年以来,曹雪涛院士团队、饶子和院士团队、陈永胜教授团队等相继在《Science》《Nature》《Cell》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张伟平院士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数学期刊《Annals of Mathematics》。陈军院士团队在先进电池材料领域、陈悦教授在原创抗癌新药领域获得一系列重要突破。同时,多项科研成果应用于生物克隆、航空航天、环境保护、人工智能等众多领域。特别是近十年,SCI收录论文篇均被引用次数在全国高校中保持第一;

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共同建立“南开—伯明翰联合研究院”、与英国牛津大学搭建国际联合研究平台;

……

杨庆山表示:“南开大学是由一群不服输的中国人建立的,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相偕行。筚路蓝缕,淬砺奋发,铸就了刚毅坚卓、‘越难越开’的气度风骨。新百年,南开人要以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卓越作为,书写一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南开‘答卷’。”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是创造新的历史。

作为新百年的顶层战略和发展引擎,南开大学已全面启动“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实施“文科振兴、理科提升、工科攀登、生医发展”四大计划,构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两大奖励体系,建设10个交叉科学中心,打造10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旨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学术前沿,构建科研创新的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大格局、大舞台!

百年南开,风华正茂!

(来源:人民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