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村坐席焖子的做法(老家年菜的味道)

(本文左右图片均为真心爸爸实拍),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东北农村坐席焖子的做法?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东北农村坐席焖子的做法(老家年菜的味道)

东北农村坐席焖子的做法

(本文左右图片均为真心爸爸实拍)

第一次来真心爸妈家吃饭的朋友,常常被一盘酱油色、冻状、半透明、混合着肉末与葱花的食物给惊诧到:

这是什么?焖子。用什么做的?肉汤和淀粉。我没吃过,也没见过哦,你们老家的?是,我们老家的年菜。

焖子,在我们老家,是不可缺少的年菜,过年要是没做焖子,简直是主妇的失职。焖子也仿佛是主妇功力的一道考题,“今年焖子没做好”,足够一个主妇懊恼上几天。

通常是在腊月二十七八,农家主妇会把猪头、整鸡、肘子、猪等细细收拾干净,加葱、姜、花椒、大料、桂皮等简单佐料,放入口径超过半米的大柴锅中烧煮起来。这些平时不太吃得到的肉食,会成为整个正月期间年菜的主角。

随着蒸腾的热气和扑鼻的肉香,做焖子的工作也要马上开始:称出早就准备好的上好红薯淀粉,放入专门的焖子容器——一种直径一尺左右、深二到三寸、名叫“xuan(四声)子”的无釉深灰陶钵中,按自家口味加入酱油、盐、葱花等调料,再将大锅中滚开的肉汤一勺勺舀进去,边“冲”焖子,边赶紧搅拌,以让淀粉与肉汤、佐料混合均匀。

说道 “xuan子”,还挺想念的,我不知道该是哪个xuan字,也搜不到一张它的图片。但小时候,我姥姥家、奶奶家都有好几个,平时收在碗橱底,只在过年时拿出来,承担这个做重要年菜容器的使命。不到十八岁离家上学,之后再回去,就很难见到做焖子的现场;近年祖辈相继故去,那些老“家伙儿”也不知散落何处了。

冲焖是个高难度技术活儿,冲“过”了,蒸熟的焖子“不筋道”,没冲起来,淀粉又会在“xuan子”底部沉淀成厚厚的一层,蒸出来,就是一大块硬疙瘩,没法入口,这“xuan子”焖子,就算是彻底失败了。

冲好的焖子架另一口大锅开蒸,蒸到一小时左右,变成酱色的、稍许透明的一坨,就算是蒸好了。嘴急的孩子会要求先吃上几口,老人家们就从边边上给切出来一点。中间的部分是不许先动的,要切成整齐的大方块,到做年饭时再像扣肉般切片,在碗里摆放整齐,重新蒸透,就是最重要的年菜之一——“蒸焖子”。

我奶奶家姥姥家做焖子,总要一下子做出好几“xuan子”,以备分给自己不会做,也还没从娘家、婆家得到的儿女。

我妈家的焖子,早年都来自我姥姥和奶奶家,后来祖辈年事渐高,我妈就自己尝试起来,居然很快就学会了。

我做焖子,靠的就是小时候的那些记忆和我妈的示范。老家盛产淀粉,每年我们都会从老家带会一些真心爸爸大伯、姑姑家自产的上好红薯淀粉回来,做菜勾芡是完全用不完的。大约是十多年前,看到积下来的淀粉,真心妈自告奋勇:“咱们做焖子吧。”真心爸满脸难以置信:“这高难度的东西,你会?”“不会,我学学。”

摸索着一步一步学,居然第一次就成功了。以后就做得一发不可收,而且每次家里请朋友吃饭,都不揣冒昧地请人家尝尝这道外面吃不到的年菜,果真,吃过我家饭菜的朋友,认识这东西的,寥寥无几。

也在其他城市的街头见过名为“煎焖子”的小吃,凑过去看时,发现其实只是Q弹一些的凉粉,煎炒时外面滚一点酱油色的佐料,完全不是我认识的焖子的样子。

有时也有点小担心,这做起来挺复杂的吃食,不会随着年轻人中会做的越来越少,而像它的“xuan子”容器一样,慢慢失传吧?

下面分享真心妈妈的做法。不过对没现场见过做法的人来说,做起来确实有些难度,仅供不怕失败的主妇尝试哦。

还有,这是纯粹的淀粉食物,崇尚低淀粉饮食的亲不喜勿拍砖。毕竟,地道的乡土食物,常常只是为了将肉类的味道,扩散到更多食物中,以延伸舌尖上的丰饶之感,以现代饮食的标准来苛责,不免无趣。

原料:

红薯淀粉若干

(真心妈没称过重,用量请参考实拍图。绿豆淀粉行吗?土豆淀粉行吗?玉米淀粉行吗?——真心妈一概不知道,因为小时候吃的都是红薯淀粉做的,我们老家哪里,基本上也只吃红薯淀粉。)

猪肉三四两(前尖肉最好,五花太肥,后臀尖太瘦。不过做焖子除了用肉汤,还放这么多肉,纯属我妈和我自己的习惯,要被老辈人笑“不会过日子”的。)

生抽、老抽、盐、葱花(煮肉的汤里放过姜了,焖子里不用再额外放姜,不小心吃到了,口感不佳。)

制作步骤:

1、煮肉

肘子、五花均可,我们家通常是在煮肘子(做白切肘花)和五花肉(做梅菜扣肉)时,顺便做焖子。

煮肉时放葱、姜、花椒、大料,有时真心妈也顺手放一点点丁香、桂皮、草果之类的香料进去。

一边煮肉,一边可以做其他的准备工作。

2、准备淀粉和容器

红薯淀粉放入深六七公分的平底盆中。图上的容器是我们家一套多层蒸锅的蒸屉,底上没有开孔,正好权充“xuan子”。

3、放作料

猪肉切小丁(参考手切肉馅)、葱切葱花。肉丁、适量生抽、老抽、盐、香油,一起放到准备好的淀粉上。

3、洇透淀粉

一点点加入凉的纯净水,把所有淀粉洇透,搅拌均匀,程度就是淀粉结成一片湿透的大块,要用筷子使劲撬,才能从盆底撬起来。

这个步骤是淀粉可以冲得均匀,不结小疙瘩的关键。我不太确定家里的老人家是用热的肉汤还是直接用凉水的,我用过肉汤,但容易一下子把表面烫熟,里面结出疙瘩,所以后来就都用凉水了。

4、加入肉汤

肉煮到六七分熟时,肉汤已经有香气,这时就可以用了。汤锅不离火,小火保持汤滚开,把洇透的淀粉放到汤锅边,边加入煮肉汤边搅拌。每次只加一两饭勺,搅拌均匀后再加,如此这般加入十几勺,直到淀粉全部冲透,成为稠稠的糊糊,底部也没有硬硬的淀粉坨坨。

5、上锅蒸

蒸锅加水烧开,冲好的焖子上锅蒸,大约一个小时左右,就熟了。不确定熟没熟的话,可以在用筷子在中间挖个小洞,看从里面挖出来的焖子是否已经成为酱色的冻状,要是还发白,就继续蒸,直到蒸透。

6、取出

蒸好的焖子,不用着急取出来,在原容器中放凉,再用餐刀或者筷子沿着容器边缘划一圈,就很容易把一整块焖子撬出来了。

吃法:

1、趁热剜着吃。

2、放凉后切片吃;

3、蒸好的焖子放冰箱冷藏室,可以存放三天左右,吃的时候切片,或煎、或蒸。冷藏的焖子再切片时会发脆,没关系,两面煎透,或者上锅蒸透,就恢复原来的口感了。

4、煎焖子时加一些蒜片,相当美味。

小小说明:

1、真心妈妈是两孩妈妈,热爱厨艺,热爱一家人一起吃饭。会在这里分享家常食物和“一家人吃饭”的故事。喜欢的话,您可以订阅“一家人吃饭”。

2、所有图文均为真心妈妈原创,谢绝“借用”。转载需联络真心妈妈,获得许可。

3、真心妈主妇一枚,非专业厨师,做的是家人爱吃的家常饭菜,请勿信口批评、指点哪里哪里做得“不对”,家常做法而已,何来对错?您要是诚心传授我一些您知道的更好的做法,非常欢迎。

4、真心妈关心美食,也关心家人健康,您不必教给我怎么样吃不健康、吃啥太容易发胖。

以上,若蒙您理解,真心妈妈万分感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