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女兵高原戍边日记(女兵青藏高原一道靓丽的风景献给曾经战斗在高原的女兵们)

00后女兵高原戍边日记(女兵青藏高原一道靓丽的风景献给曾经战斗在高原的女兵们)(1)

作者: 杜锦超

作者:杜锦超

在连队她们打土坯砌墙盖营房,打煤砖打柴火喂猪种菜,抬石头挖菜窖挖防空洞,样样粗活不在男兵之下。她们在风雪交加中跋涉,在冰渣洪水中拉抬、架设、安装,排除故障,保证通信设备和线路畅通无阻。

然而,更加迷人的风景要算高原文艺女兵。她们白静细腻的皮肤比雪山更美,她们张扬包容的个性比草原更敞亮,她们妩媚迷人的笑容比高山上的雪莲更有亲和力,她们整齐优美的舞姿比胡杨更健美,她们甜美的歌喉比百灵鸟更动听……

《毛主席呀派人来》,清脆甜美的歌声在群山回响,被誉为草原百灵的高原文艺女兵的身影映入我的眼帘。站在世界最高舞台上的文艺女兵,在青藏高原的官兵中算是小有名气。她们热爱生活,热爱高原战士,热爱边疆人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仰望繁星闪烁的天空,辽阔,深邃,神秘,宇宙的无边无际,我怎么思索也想不明白……俯视大地,回望走过的路,回放心中的歌,眼看战友们一个个越发地苍老,思绪又将我拉回那曾经战斗过的雪域高原。 西南边防钢铁长城的建设,西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繁荣稳定,无不凝聚着戍边高原战士的心血和忠诚。在这无数官兵中,有一个作出特殊贡献的群体一一女兵。

一、雪山天使

有媒体报道,格尔木市现有人口中百分之五十为军人。然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格尔木县人口中百分之九十为军人,是名副其实的一座兵城。在这百分之九十的万千官兵中,有着一个特殊的人群,乍一看,同男兵一样,身着绿军装,脚蹬解放鞋,集合站队,齐步跑步,实弹射击,投掷手榴弹,越野拉练……仔细观察,发现他们是一群只有十五六岁的女兵娃娃。这些女兵,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来自城市、农村,只要入了伍,就是一名军人,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军人就必须承担和履行军人的职责。

格尔木第二十二医院从事医疗救护工作的女兵,她们热情开朗,贤淑聪颖,妩媚多姿,落落大方。

青藏高原是一个不排外的地方,人们相见都会有一种温暖的亲切感。特别是见到被高原赋予慷概宽容慈善胸怀的雪山天使,人们的内心会即刻兴奋起来。

基于对大自然的崇尚,对人类生命的尊重,高原医护女兵的性格中,充满了热情和慈善的元素。那份热情是火辣撩人、落落大方的,那份慈善是隐藏在她们骨子里的些许妩媚柔情,就像母亲对孩子般的疼爱和悉心体贴。所以,高原的伤病员,只要见到她们的身影,内心就会充满希望,仿佛从她们身上触摸到一层厚厚的信任。

格尔木22医院原院长俞祥海曾经给我讲过他们医院女兵的几件事情。

一天傍晚,正吃着晚饭,医院接到兵站部电话,指令立即派医疗小组,以最快的速度赶赴昆仑山口釆石场抢救伤员。放下手中刚端起的饭碗,急救部陈医生带着三位女兵(麻醉医生、手术护士、护理护士),带着手术器材,红十字药箱,坐上救护车出发了。70多公里的沙子路,颠簸了两个小时,8点多钟赶到了釆石场,已经焦急等候在那里的战友们,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当天下午5点钟,采石场点炮完毕,发现有一个哑炮没有响,班长谭正奇主动要求上山排除哑炮,当他走到离哑炮不远的地方,哑炮却突然爆炸,谭班长身上多处负伤,胸部受伤尤其严重。

当年由于国家贫穷,医疗条件简陋,技术力量和后勤保障短缺,救护车上的条件不能满足做胸部手术的要求。时间就是生命,他们尽快将伤员稍作必要的救治处理,然后抬上救护车,送回医院抢救。 救护车刚刚转上大公路,天上黑云低垂,地面风沙四起,不好,沙尘暴来临。驾驶员加大油门拼力往回赶,大自然的力量不可抗拒,不过20分钟狂风卷着黄沙,弥漫了整个天空,沙子砸在玻璃上发出咔咔咔的叫声,救护车艰难地走走停停,夜里12点终于回到了医院,救护小组立即展开抢救。她们连续作战,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上8点,这时候她们只感到头重脚轻,疲惫的精神恍恍惚惚,但无法停止手上的工作,唯一的支撑就是抢救生命,与死神作战。

血,是生命之源。血量的及时供应是救治伤员的重要保证。一天下午,同时送来几位重伤员,血库告急,而手术刻不容缓。护士长曲秀娥、护士徐芝兰不约而同地说:"抽我的",挽起袖子直奔采血间。 一次汽车一团五营十九连,一台车在可可西里翻下沟里,驾驶员叶冬生腿部骨折、腰部受伤,在送往22医院途中,因为搓板路的颠簸,引起尿储,护士杨小凤为他进行腹部按摩以减轻疼痛,并多次拿小便器为他接尿,令年轻的小战士羞愧不已,然而,他对护士杨小凤的感激和敬意也油然而生。出院时,叶冬生红着脸大胆地叫了她一声"姐姐",并庄严地敬了一个军礼!

1973年,我们连队一位外号叫"码头"的老兵,他闹情绪,泡病号,压床板,连长、指导员怎么做工作都没有用。一天他老乡来看他,只说了一句“说带你到22医院去”。"码头"腾地从床上蹦起来,拉着老乡就往外走。他们去医院转了一圈,什么药也没取,病好了,第二天就开车出发去啦!后来,我悄悄问"码头",你们都去看什么了,他得意洋洋地说"看风景呗!"可见高原天使们对战士们的精神治疗是多么有效!

二、戈壁海燕

站在格尔木河畔,望着静静流淌的河水,望着岸边无声滋长的小草,望着昆仑山巅闪动的银光,望着茫茫戈壁升腾的薄薄烟雾,望着公路旁电线杆上飞挂检修线路排除故障的通信女兵,我心中突然升起一种由衷的崇敬和仰慕……

格尔木独立通信营那群女兵,言语不多,但有点倔强,有点执拗,有点麻辣。勤劳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勤劳之花"则是通信女兵的荣誉称号。她们勤劳、坚韧、自律,她们忠厚朴实,纯洁善良。很多时候干的是同男兵一样的活,吃的是同男兵一样的苦。

00后女兵高原戍边日记(女兵青藏高原一道靓丽的风景献给曾经战斗在高原的女兵们)(2)

在连队她们打土坯砌墙盖营房,打煤砖打柴火喂猪种菜,抬石头挖菜窖挖防空洞,样样粗活不在男兵之下。她们在风雪交加中跋涉,在冰渣洪水中拉抬、架设、安装,排除故障,保证通信设备和线路畅通无阻。

00后女兵高原戍边日记(女兵青藏高原一道靓丽的风景献给曾经战斗在高原的女兵们)(3)

在日常工作中,她们克勤克俭,坚守岗位,严守机密,为青藏高原上的汽车兵、工程兵、铁道兵、空军、管线兵⋯等等部队执行战备运输,国防工程施工,青藏铁路修建,输油管道铺设,国防科学技术研究与试验,抢险救灾等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坚实可靠,有力的信息保障服务。

00后女兵高原戍边日记(女兵青藏高原一道靓丽的风景献给曾经战斗在高原的女兵们)(4)

1970年,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把东方红乐曲传向太空。随后的1973,1974,1975年以及后来陆续进行的一系列多型号、多功能人造卫星试验,总后独立通信营非常荣幸地参加了这些高度机密的通信保障工作,任务是在卫星发射入轨后将卫星飞临青藏高原地域上空时,把拉萨地面接收站接收的信息再度传送到控制中心。由于女兵大都从事载波话务岗位,首当其冲进入角色,她们剪短头发,背上行装,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山上,战严寒,抗缺氧,全神贯注监测各个仪器工作状态,发现故障及时排除。

除此之外,在边境作战,边境地区冲突,西藏剿匪平叛,平息爆乱,原子弹,氢弹爆炸试验,载人航天宇宙飞船升空等重特大通信保障任务中,都有她们的身影和足迹。为保证党中央、中央军委指令的准确传达,一线部队信息的及时反馈立下汗马功劳,青藏线上的官兵尊她们为戈壁海燕。

1975年,我的同学同乡战友蒋文全,在汽车一团后勤处当电工,职责是保障全团动力和照明线路正常运行。他当了8年兵,胃被切除五分之四,复员回乡。在离开部队前一天晚上,我不解地问他:你不出发不上路,为何把身体搞成这样子?他告诉我,在格尔木爬电线杆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冬天爬电线杆,双手抱住的像是一根大冰柱,只需几分钟全身骨头都凉透了,寒风凛冽夹着雪花往肚子里灌。夏天爬电线杆,双手抱住的像是烧红的大木炭,戴上手套一会儿皮肤就会发痛,烈日当头,晒得头发昏,眼发花。线路故障的高发时间是在天气的极寒极热时段,一般白天是在中午一点至三点,晚上是夜里二点至五点,干这个工作,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接到电话就得背上工具,立即出发。到了现场查找原因,也不知道多长时间才能干完。所以饱一顿饥一顿,热一餐冷一餐,是常有的事,职责所在,没有办法。听完他的讲述,我对独立通信营女兵的敬意油然而生。男兵尚且如此,何况娇弱的女兵!

00后女兵高原戍边日记(女兵青藏高原一道靓丽的风景献给曾经战斗在高原的女兵们)(5)

虽然通信女兵皮肤呈小麦色,身上没有脂粉味儿,在某些场合说话嗓门有点高。瑕不掩瑜,她们的麻辣辣出了风格,辣出了品味,辣出了中国女性的骄傲。

生活的基调是由酸甜苦辣调配出来的,甜的太腻,酸的太麻,苦的太涩。那么,让我们好好品尝在高原爬电线杆的辣妹子"辣"的味道吧!

三、草原百灵

青藏高原是离天空最近的地方,这里虽然缺少氧气,缺少人烟,被人们称着世界屋脊和生命禁区,但不缺美丽。这里有青海湖,日月山,昆仑山,唐古拉山,纳木错湖,雅鲁藏布大峡谷⋯,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让奋斗在青藏高原的战士们身上有了许多乐趣。

00后女兵高原戍边日记(女兵青藏高原一道靓丽的风景献给曾经战斗在高原的女兵们)(6)

然而,更加迷人的风景要算高原文艺女兵。她们白静细腻的皮肤比雪山更美,她们张扬包容的个性比草原更敞亮,她们妩媚迷人的笑容比高山上的雪莲更有亲和力,她们整齐优美的舞姿比胡杨更健美,她们甜美的歌喉比百灵鸟更动听……

00后女兵高原戍边日记(女兵青藏高原一道靓丽的风景献给曾经战斗在高原的女兵们)(7)

《毛主席呀派人来》,清脆甜美的歌声在群山回响,被誉为草原百灵的高原文艺女兵的身影映入我的眼帘。站在世界最高舞台上的文艺女兵,在青藏高原的官兵中算是小有名气。她们热爱生活,热爱高原战士,热爱边疆人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00后女兵高原戍边日记(女兵青藏高原一道靓丽的风景献给曾经战斗在高原的女兵们)(8)

文艺女兵的性格是阳光,她们的身体仿佛可以吸收太阳,储存热量,然后在舞台上释放出来,给台下的观众带去温暖。她们阳光般的风釆,温暖无比,让高原官兵和边疆人民,一见到她们,便露出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00后女兵高原戍边日记(女兵青藏高原一道靓丽的风景献给曾经战斗在高原的女兵们)(9)

《洗衣歌》、《逛新城》、《北风吹》、《架银线》、《丰收之夜》、《葡萄熟了》、《纺线线》……等等,都是青藏线官兵们喜爱的节目。她们站在世界最高的舞台上,在聚光灯下令人惊艳,她们整齐轻快的舞步热情奔放,她们甜美清纯的歌声像草原上的百灵在人们心中荡漾。她们载歌载舞尽情地抒发着自己的情怀,搂腰,挥手、摆身、抛头、柔软的身躯,随着音乐节奏的旋律舞动,个个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光芒四射。台下的观众激情澎湃,热烈的掌声、欢呼声、呐喊声响彻天际。

00后女兵高原戍边日记(女兵青藏高原一道靓丽的风景献给曾经战斗在高原的女兵们)(10)

文艺女兵她们有传统女性的温婉韵致,娇而不嗲,美而不艳,柔情似水,玲珑剔透,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她们的心灵纯洁美丽,她们的情怀高尚阳光。面对文艺女兵到兵站、连队,为战士洗衣服、洗床单缝被子,补衣裳,洗锅刷盆,扫地,许多战士情不自禁产生惜香怜玉之情,并向她们表达赞美与爱慕之心。

00后女兵高原戍边日记(女兵青藏高原一道靓丽的风景献给曾经战斗在高原的女兵们)(11)

岁月苍桑,半个世纪过去了,然而,青藏线上的一些官兵至今仍记得在舞台上扮演"阿庆嫂"、"沙奶奶"、"李铁梅"、"喜儿"这些演员的名字。

00后女兵高原戍边日记(女兵青藏高原一道靓丽的风景献给曾经战斗在高原的女兵们)(12)

00后女兵高原戍边日记(女兵青藏高原一道靓丽的风景献给曾经战斗在高原的女兵们)(13)

战友们,这是什么?是粉丝,是钻石粉丝!这是高原文艺女兵的魅力!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女兵们带着青春梦想,集合在军旗下,一声令下并肩出发,英姿飒爽尽情飞扬,戎装靓丽金色年华。雪山天使,戈壁海燕,草原百灵,她们博击长空,忘我青春,奋战高原,无怨无悔,心中藏着熊熊燃烧的军魂,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高原精神,共同筑就了青藏高原一道最靓丽的风景。在中国西部的版图上,有一个神奇的地方,蓝天与雪山衔接,戈壁与草原相连,牦牛与藏羚羊相伴。阳光明媚,天空蔚蓝,面对如此湛蓝的天空和空旷的群山,面对这样纯美的自然环境,你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感慨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