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铜山创新活力区(向新而行)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从电子级多晶硅大规模产业化到193纳米光刻胶单体生产,从2600吨级“孪生”起重机到首创高吨位直锻 旋压技术,从高分通过国家创新型城市验收到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盘点一个个产业佼佼者、一点点发展新突破,创新,无一不是他们的“共同点”。

1月30日,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大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的发展”,“要在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上下更大功夫”。

而在不久前,市委书记宋乐伟在接受光明网专访时也指出:“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契机,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徐州铜山创新活力区(向新而行)(1)

如何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徐州有一套极具城市特色的“创新经”——

抓住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这一重大机遇,制定实施生态修复与低碳绿色开发、产业转型与竞争力攀升、就业保障与结构优化、科技创新与支撑能力提升“四大行动”;

发挥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优势、科教优势、产业优势,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大力提升创新平台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深入开展“卡脖子”技术靶向攻关;

着力培育全市“343”创新产业集群,促进更多科研成果在徐转移转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积极构建“赋能型”人才服务体系,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

创新逐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与城市从“相加”到“相融”,并向着“合而为一”阔步迈进。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翻阅创新发展的“徐州答卷”,2022年,徐州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47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636家;新引进领军人才641名、专门人才5357名;云龙湖实验室获批省重大科研设施预研,“城谷区院”改革有序推进;4家省级以上高新区排名全部进位;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了越来越多“徐州印记”,为徐州现代化建设增添了厚实“家底”。

徐州铜山创新活力区(向新而行)(2)

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徐州又将如何向“新”而行、向“高”攀登?

奋楫高质量、锚定高目标,徐州有着强大的内生动力和昂扬斗志:“要在科创平台体系打造上力求突破”“要在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上力求突破。”“要在人才引进培养上力求突破”,将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徐州有着明晰的“作战路线图”:打造科创平台建设新高地,布局构建“1 3 100”科创平台体系,推进5家省级以上高新区打造创新发展引领极,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支撑;打造区域科技资源集聚地,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深入实施高企“小升高”、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和“555”引才工程,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汇聚高端创新资源的“强磁场”;打造区域创新生态最优地,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让更多创新种子在徐州生根发芽。

徐州铜山创新活力区(向新而行)(3)

所有经历与收获、目标与蓝图都将成为一次历史的跨越,积淀起更磅礴的前进力量。面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与重大责任,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徐州将迈着铿锵的步伐,以不断的创新把未来的美好“愿景”变为眼前“实景”,让创新之花在彭城大地竞相绽放。

文:李悦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