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打小孩,可是小孩不还手(他咋不打别人孩子被欺负后)

孩子上幼儿园以后,陈女士就去工作了,把孩子交给婆婆带,陈女士从来没想过,孩子会在幼儿园受到欺负!

事情是这样的:陈女士前几天下班回来,抱起儿子就发现儿子额头上一个""大红包"",细细向婆婆了解了经过,才知道,儿子在幼稚园被同班同学给推到了,好在老师及时带孩子去了医务室,做了处理。

别人打小孩,可是小孩不还手(他咋不打别人孩子被欺负后)(1)

之后,陈女士在老师那得知对方家长的名字,并通过幼儿园家长群添加了对方,开启""护娃""模式。

""您是小刚(化名)妈妈对吗?您好!我是XX的妈妈,相信您有从老师那了解到情况。我今天下班回来看到孩子头上的肿包确实吓了一跳,您也是做母亲的,相信您一定懂我的心疼。""

别人打小孩,可是小孩不还手(他咋不打别人孩子被欺负后)(2)

""我也不是来怪罪孩子的,没有必要让这么小的孩子背负罪恶感,他可能还不动安全意识,教室空间小,小家伙们玩耍起来肯定不太方便,还希望您能在平时嘱咐孩子一些必要的安全意识。""

""我也会教育XX不要在教室里小跑,更不能欺负同学,谢谢您了!""

别人打小孩,可是小孩不还手(他咋不打别人孩子被欺负后)(3)

这些是陈女士给对方家长发的信息,比起那些不问清缘由,直接将责任归结于自己孩子,训斥""他怎么不打别人,专打你!""的那部分家长来说,堪称模板!字里行间用了这些技巧:

1、 梳理事情的缘由,确保对方家长是了解情况的;

2、 站在对方角度,利用共情心理,让对方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受伤情况;

3、 表明不是来找茬的,会教育自己孩子不欺负别人,同时建议对方教育相关安全知识给孩子。

实际上,孩子被欺负后,家长的处理态度十分关键,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发展方向以及心理健康情况!

可能很多家长还不敢相信,在中国,""校园欺凌""现象并不少见,但很多家长往往却把这一方面疏忽了。

201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所对10个省市5864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32.5%的孩子表示自己在校时""被欺负""过,另有6.1%的孩子表示,在校""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在校的安全情况,那孩子被欺负后,父母错误的态度会对孩子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呢?

1、 安全感缺失

父母原本该是孩子最坚实的依靠,可当孩子在校受到欺负以后,向爸爸妈妈诉苦,结果家长一句""人家怎么不打别人?你是不是招惹别人了!"",就把孩子推向了深渊。

孩子的安全感依靠父母的爱而建立,事情发生以后,切不可责备孩子。就像去年发生的""家长在车上责备孩子,孩子冲出车门跳下桥""事件,起因也是孩子在校与同学打闹,在校被批评,车上又被妈妈训斥,刺激之下酿成悲剧。

部分家长在搞清事情原由后,会责备孩子的反抗无能或是调皮捣蛋,而没有把真正的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这一点就已经发生了实际性错误。

先试着接纳孩子,如果孩子有大哭或是入睡困难等情况,可以拉着孩子的手,或者抱着孩子,给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更要保持孩子平时正常的生活状态,不可让孩子觉得,受欺负了,生活就变了,否则安全感更容易降低。

别人打小孩,可是小孩不还手(他咋不打别人孩子被欺负后)(4)

2、 强化孩子""受害者""心理

部分家长孩子受欺负以后,直接在孩子面前表示""太过分了""、""太可恨了""等等,原本想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站在他这一边的,让孩子从中获得力量。

但实际上,如果父母过度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只会不断地强化孩子对自身""受害者""的认知,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重建。

当孩子被欺负以后,在家表现出警觉、逃避等状态时,家长不可强制孩子去学校,可以适当给孩子几天时间休息,如果还是没有变化,那应当求助专业心理机构。

别人打小孩,可是小孩不还手(他咋不打别人孩子被欺负后)(5)

3、 暴力繁衍暴力

有些家长性子急,孩子受欺负了,直白地教孩子,""谁要是欺负你,你就欺负回去!"",然而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绝对不是好方法,并不能从根源杜绝,还可能造成更多的伤害。

家长应当从孩子性格本身出发,性格软弱的孩子,如果不抗议将可能留下心理创伤,那就尝试以抗议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场,建立自信。

孩子受欺负,如果你也正在气头上,别让你情绪打击到孩子,更不可不问缘由随意错怪孩子,或是责备对方孩子。作为家长,我们都不愿意孩子受欺负,但我们不得不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而你的处理方法与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