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风流人物范仲淹观后感(重评唐宋文章八大家)

唐宋本来应该属于诗词的时代,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学史上的奇葩。

唐宋散文则未必突出,比如先秦散文,秦汉大赋,齐梁小赋,都不在唐宋散文之下。那“唐宋散文八大家”为何如此盛行?带着深度了解的愿望,我读了好几个版本的“八大家文集”。发现这种选本有着严重的同质化问题,根本不能展示唐宋散文的全貌。

千古风流人物范仲淹观后感(重评唐宋文章八大家)(1)

经过详细搜集资料和细细品评,我重新评定的唐宋文章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罗隐、欧阳修、苏东坡、王安石、苏洵、范仲淹。候选人为刘禹锡、陆贽、杜牧、邵雍、陈亮五人。

唐宋文章十三大家,才能展示唐宋文章的全貌。

下面进行综合分析。

唐宋八大家缘起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三苏、曾巩。“唐宋八大家”的称谓究竟起于何时?原来,最初是明初朱右将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六先生文集》其中“三苏”合为一集,其缘起于此。明中叶唐顺之再编《文编》,复又取这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再次为唐宋八大家名称的定型和流传起了一定的作用。不久,明代“唐宋派”茅坤为了推崇唐宋古文为当时所用,根据朱、唐的编法选了八家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作为学习古文的范例。于是,“唐宋八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从此确立。

唐宋八大家是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主张推行古道,复兴儒学,反对六朝以来的浮艳文风,反对讲究排偶、辞藻、音律和典故的骈文,提倡散行单句、不拘格式的古文,以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而明代推崇这八位散文家也带有明确的事功导向,是为当时古文运动改革服务的。

那数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来看这八位散文家代表,真的能够代表唐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吗?我们试着来分析分析。

唐宋有哪些著名的散文家?

唐宋散文大家多如牛毛,稍稍搜集,就有数百人之多,特别是宋朝,几乎所有的士大夫官僚都有文集问世。

单从唐代来说,就有如下大散文家。

千古风流人物范仲淹观后感(重评唐宋文章八大家)(2)

韩愈,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被苏东坡称赞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柳宗元,和韩愈并称“韩柳”。刘禹锡,有“诗豪”之称。他诗文俱佳,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李翱,曾从韩愈学古文,推进古文运动,和韩愈并称,他的文辞浑厚,传诵一时,名篇《复性书》是儒家心性的代表作。元结,开新乐府运动之先声,散文与韩愈并提,是韩柳古文运动的先驱。陆贽,唐朝著名政论家,他的作品体现了当时骈文向散文转化的趋势,权德舆、苏轼比之为西汉贾谊,被曾国藩称作何其神也!鲁迅说,唐诗到晚期已经衰落,小品文却异军突起,罗隐、皮日休、陆龟蒙是三大杰出代表,陆龟蒙对传统“铭”文进行改造,使其成为一种说理深刻、议论惊警的小品文,小品文闲情别致,自成一家。罗隐与前辈诗人温庭筠、李商隐合称“三オ子”,薛居正《旧五代史·罗隐传》:(罗隐)诗名于天下,尤长于咏史。皮日休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他的诗文兼有奇、朴二态。

另外王勃、骆宾王、陈子昂、王维、李白、白居易、元稹、李商隐、杜牧等等大诗人都有散文名作,都是散文大家。

如果说选唐代散文八大家的话,我推荐韩愈、柳宗元、罗隐、刘禹锡、陆贽、杜牧、元结、李翱。

现在我们来了解下宋代的散文。

宋朝散文在唐宋八大散文家中占据了六席,自然不可小觑。

欧阳修,宋代散文革新运动的卓越领导者和代表,是当时文坛领袖。名篇如《醉翁亭记》、《秋声赋》等,已千古传扬。苏洵的散文主要是史论和政论,他继承了《孟子》和韩愈的议论文传统,很有战国纵横家的色彩。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世界级别大文豪。苏辙,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王安石的散文峭直简洁、富于哲理、词锋犀利、议论风生,开创并发展了叙事和议论于一炉的独特散文文体。曾巩是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散文长于议论和记叙,议论文立论精策,从容敦厚,记叙文精练生动,耐人寻味。

王禹偁是宋初作家中成就较高者,他在诗、文两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待漏院记》是其政论代表作,苏轼称他“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苏舜钦青年时期,就以文章知名。范仲淹的文章,具有历史意义和复古精神,对宋初文风的革新具有积极作用。晏殊工诗善文,其文章“为天下所宗”。邵雍悟天地造化之机,行文有风云之气。秦少游的策论立论高远、说理透彻、章法严紧、文笔犀利,有一种特有的艺术张力。陆游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入蜀记》是中国第一部长篇游记。随笔式散文《老学庵笔记》是南宋笔记的精品。周邦彦以词闻名,亦擅属文。宋人陈师道说:“美成笺奏、杂著俱善,惜为词掩。”陈亮的政论、史论如《上孝宗皇帝书》《中兴五论》《酌古论》等,说理透辟,笔力纵横驰骋,气势慷慨激昂,自称“人中之龙,文中之虎”。辛弃疾策论《美芹十论》《九议》纵横,笔力雄健。叶适散文意趣高远,自成一家。王应麟的《困学纪闻》居“宋代三大笔记”之首,蒙学著作《三字经》风行700多年。文天祥多有忠愤慷慨之文,其诗风至德祐年间后一变,气势豪放,允称诗史。

另外,周敦颐、张载、朱熹、吕祖谦、陆九渊等道学散文立意深邃,不可小觑。名臣周必大、虞允文,词人李清照、周邦彦等均擅长散文,名将宗泽、李纲、岳飞等都有名作名篇传世。

综合起来,宋朝的十大散文名家可以推荐为苏轼、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范仲淹、陈亮、邵雍、曾巩、苏辙、文天祥等。

千古风流人物范仲淹观后感(重评唐宋文章八大家)(3)

重新评选唐宋文章八大家

那谁才是唐宋八大文章家呢?我的推荐是韩愈、柳宗元、罗隐、欧阳修、苏东坡、苏洵、王安石、范仲淹八人。候选人为陆贽、刘禹锡、杜牧、邵雍、陈亮五人。唐宋文章十三家,当是准确的数字。

我们知道,散文是相对于文学而言,是一个比较狭窄的概念,散文八大家自然也有他的目的和局限性。文章就宽泛多了,泛指诗歌以外的一切非虚构文体,包含了辞赋、论说文、小品文、奏议、日记等等。

先来看看唐宋文章名篇。我们随便数数就有王勃的《滕王阁序》,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华的《吊古战场文》,杜牧的《阿房宫赋》,刘禹锡的《陋室铭》,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周敦颐的《爱莲说》,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等等名篇。但光有名篇还不够,还要看综合数量和质量的综合。比如王之涣、张若虚、崔颢等都有杰出诗篇,但数量不够,因而难以进入顶级大家行列。

原唐宋散文八大家的韩柳欧苏号称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有文章400多篇,柳宗元有600多篇,欧阳修500多篇,苏轼文章更是千篇以上。这四大家的精品传世文章足足100篇以上。无论是数量和质量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一流的。那么除了这四大家之外呢?

我们知道,唐朝的文章分辞赋、古文和小品文。辞赋没有专门的作家,只有陆贽的骈文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但骈文不是主流,晚唐的小品文却是蔚然成家,罗隐、陆龟蒙、皮日休是其中的佼佼者。小品文昭示着一种文体的诞生,同时开启了后期的文章新模式,而罗隐小品文是其杰出代表。比如宋朝文章,以前唐宋八大家只有北宋的散文,却把南宋的文章忽略掉了,其实,南宋的散文在数量上远超北宋文章,质量也相差无几,而以纵论论恢复中兴文章之慷慨悲凉独树一帜,候选人中自然少不了陈亮、辛弃疾、杨万里、陆游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章。唐宋文章八大家,自然必须代表唐宋文章的整体水平。在这里,我们去掉了原来八大家的苏辙和曾巩,因为苏辙和曾巩只是古文运动的追随者,无论是写作风格还是思想境界,都不能突破欧阳修和苏轼,特色也不明显。

千古风流人物范仲淹观后感(重评唐宋文章八大家)(4)

我们建议增加了唐朝的罗隐,宋朝的范仲淹。而陆贽、刘禹锡、杜牧、邵雍、陈亮可以作为重要候选。

下面做一具体分析。

奇葩罗隐,高格范仲淹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唐宋文章八大家,自然要兼顾不同时代的文章水平,不能只能偏选其中一部分。清代茅坤所选辑的《唐宋八大家文抄》就是为了推进当时古文运动所作的选集本,带有明显的个人倾向性。那时隔300多年的我们,更希望看到唐宋散文的整体面貌,了解唐宋时代文章家的最真实的水平。现在我们重点聊聊罗隐和范仲淹。

散文有种奇特的现象,喜欢推崇士大夫的文章,而对江湖文豪关注甚少。因为江湖人士奇特的生活阅历有如小说家的街谈巷议,为当时贵族文人所轻视。像唐代的罗隐,宋代的邵雍、陈亮等,就是严重被低估的散文大家。

罗隐(833年—910年),智者兼隐者。

罗隐是晚唐著名诗人,与前辈诗人李商隐、温庭筠并称为“三才子”。他是被毛泽东圈点评价最多的唐代诗人。但他的散文成就更加突出,是中国散文史的一朵奇葩。其讽刺小品文,更是独步古今,也许只有现代的鲁迅能够与之匹敌。但他的散文并不受重视,我们或许会记得他的诗:“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等等。他的散文代表作是《谗书》及《两同书》,前者对当时社会进行的揭露和批判相当深刻,有很强的战斗性;后者提出“仁政”,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他的小品文既有丰富的社会政治思想,亦不乏深刻的辩证思维色彩。在中国哲学史上和文学史都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讽刺散文有很高成就,往往有感辄发,涉笔成趣,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的赋、疏、对、碑、吊等是典型的论“道”文体,是对文体的大胆革新,大大丰富了小品文的表现形式。唐末几位皇帝都很喜欢读他的文章,但想到他整天讽刺官场而最终打消了起用他的念头。唐灭后,后梁朱温请他去做大官,他断然拒绝。吴越王钱镠对他评价极高,说:“黄河信有澄清日,后代应难继此才。”薛居正《旧五代史·罗隐传》:(罗隐)诗名于天下,尤长于咏史,然多所讥讽。辛文房《唐才子传》:(隐)少英敏,善属文,诗笔尤俊拔,养浩然之气。清朝诗人袁牧对他的评价:“三生金榜无名字,一卷唐诗殿本朝。”鲁迅说:“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罗隐、皮日休和陆龟蒙,自以为隐士,并没有忘记天下。

他的代表作有:《蟋蟀诗》《屏赋》《代韦征君逊官疏》《风雨对》《三叔碑》《吊崔县令》《广陵妖乱志》《中元传》《灵壁子》《湘南应用集》《淮海寓言》《江南甲乙集》等经典著作。见多识广、才华横溢、傲视权贵、同情老百姓的罗隐,在民间,以他为蓝本的传说故事多达300余篇。在唐末衰世,实属罕见。

范仲淹(989年-1052年),政治家兼文学家。

他是宋朝古文运动之前的著名文学家,也是一个思想境界很高的政治家。39岁,上疏万言的《上执政书》,被苏轼称为“天下传诵”。为新政所写的《答手诏条陈十事》条理清晰,称为奏议的典范。范仲淹提出宗经复古、文质相救、厚其风化的文学思想,在价值取向上与扬雄、王勃、韩柳以及宋初复古文论一致。散文创作上,范仲淹作品以政疏和书信居多,陈述时政,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苏轼曾评价《灵乌赋》一文,“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是中国古代哲人争自由的重要文献;名篇《岳阳楼记》思想境界崇高,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

散文代表作还有:《严先生祠堂记》《天竺山日观大师塔记》《与韩琦书》《与唐处士书》《上攻守二策状》《上吕相公并呈中丞咨目》《邠州建学记》等。其人被称为宋朝人物第一。但范仲淹为什么没有被选为古本的唐宋八大家,恐怕主要原因还是他生在宋代古文运动之前。

罗隐作为一个专业文人,范仲淹作为一个国家栋梁,以不同气质风格进入唐宋文章八大家,无限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发挥了文章的立言作用。

综述

前面说过,韩柳欧苏,千古文章大家,位居唐宋文章八大家是自热而然,因此不赘述。罗隐和范仲淹,前面已有专章简述,不重复。

那现在就其余作家我们分述一下。

王安石。王安石诗词散文俱佳,以诗歌、散文见长。38岁就写出了变法主题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万言书,传诵一时。《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更是历代奏议佳作。他的论说文、游记和短文都有佳作。名篇有《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材论》《游褒禅山记》《读孟尝君传》《慈溪县学记》《扬州新园亭记》《上人书》《祭欧阳文忠公文》等十数篇。位列唐宋文章八大家稳稳的。

苏洵。苏洵擅长政论散文,欧阳修认为可与刘向、贾谊相媲美,苏洵在《上田枢密书》中也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优柔,骚人之清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他的论说文中,论点精深,说理透彻。散文十余万言。代表作:《颜书四十韵》《六国论》《管仲论》《辨奸论》《衡论》、《权书》、《几策》《权书》《衡论》等。苏洵可以说是继承先秦散文的最典型代表,不可或缺。

五个候选人是刘禹锡、陆贽、杜牧、邵雍、陈亮,必须介绍一下

刘禹锡。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马积高在《赋史》中评价中唐时期的辞赋家,列柳宗元为首位,韩愈、刘禹锡并列其次,《秋声赋》《平权衡赋》《山阳城赋》《伤往赋》《楚望赋》是代表作。其文章以论说文成就为最大。哲学论文如《天论》三篇,在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其他代表作有:《答饶州元使君书》《论书》《答道州薛郎中论方书书》《答道州薛郎中论书仪书》《因论》七篇,《华佗论》《辩迹论》《明贽论》等。

陆贽,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政论家。

他为唐随德宗起草诏书,情词恳切,“虽武人悍卒,无不挥涕激发”。陆贽工诗文,尤长于制诰政论。所作奏议,多用排偶,条理精密,文笔流畅。他以骈文擅名,其骈文对偶齐整,音韵协调,语言流畅,气势极盛。所写诏书、奏议等,善于将诚挚的感情同精当的议论融合在一起,因而具有感人的力量。权德舆称其“榷古扬今,雄文藻思”。苏轼则说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朝政千头万绪,大量诏书均由陆贽起草,他疾笔如飞,但凡所议论陈列的,没有不曲尽情理的。陆贽不是古文家,但他的作品体现了当时骈文向散文转化的趋势。代表作:《论朝官阙员及刺史等改转伦序状》《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论裴延龄奸蠹书》等等,《资治通鉴》引用他的文字有数千字之多,深为司马光叹服。

千古风流人物范仲淹观后感(重评唐宋文章八大家)(5)

杜牧,唐代文学家。

他年轻时著《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文论当代兵事。他的散文在思想内容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政论谈兵的长篇政论文中,在继承韩愈所领导的古文运动优良传统的同时,又能独辟蹊径,自成一家。代表作:《阿房宫赋》《罪言》《守论》《原十六卫》《李贺集序》《战论》《上安州崔相公书》《答庄充书》《注孙子序》《上李太尉论边事启》等等。

邵雍,北宋理学家、文学家。

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邵雍悟到了伏羲八卦中自带的先天因素,并因此写下数十万言的著作流传于世,但由于他处于隐居状态,所以很少被世人所知。他的作品融天地万物智慧于一体,表现了极高的哲学境界,独步古今。代表作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

陈亮,南宋思想家、文学家。

陈亮“才气超迈,喜谈兵事。所作政论气势纵横,笔锋犀利”。史载陈亮“生而目有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他的政论、史论,独具一格,如《上孝宗皇帝书》《中兴五论》《酌古论》等,说理透辟,笔力纵横驰骋,气势慷慨激昂,自称“人中之龙,文中之虎”。

旧唐宋八大家之苏辙和曾巩等诸家也是散文大家,但是因为在欧苏影响之下,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和以上诸文章大家,尚有距离,因此,可以先撤掉。

那么,所谓的唐宋文章八大家,其实是唐宋文章十三家,这十三位大家,真正反应了唐宋文章的水平,整体的显示了唐宋散文的优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以八大家为基础,只是借用了八大家的声名效应,最终目的只是希望大家关注唐宋文章的全貌。

千古风流人物范仲淹观后感(重评唐宋文章八大家)(6)

敬凌简介

思想者,作家,心学专家,文化传承人。湖湘人在岭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