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南红玛瑙满色(玛瑙家族中的王者)

  

什么是南红玛瑙满色(玛瑙家族中的王者)(1)

  1.南红文化

  “南红”是南红玛瑙的简称,是现今珠宝界中的新宠,保山隆阳作为主要出产地之一,保山南红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古人总结美玉所具有的特点,保山南红皆具备,符合自古以来人们对玉的观赏评鉴要求。现在隆阳区内已形成了南红玛瑙交易市场,解读“南红文化”成了隆阳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2.丝路明珠

  隆阳旧称保山,古称永昌,在历史上曾是南方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枢纽。在历史上,周朝时期属哀牢国首邑,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置不韦县,属益州郡,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置永昌郡,在东汉时期卓立为全国第二大郡,唐属南诏,宋置永昌府,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开保山县。民国废府设县,建国后仍为保山县,至2003年改为隆阳区。

什么是南红玛瑙满色(玛瑙家族中的王者)(2)

  3.特产南红

  永昌自古以来就是“金银宝货之地”,早在汉代,永昌先民就开始采掘加工玛瑙,饰品成了边地女人修饰打扮的寻常物,所谓“骠国(缅甸)妇女披罗缎,大理妇女缀瑟瑟(瑟瑟即玛瑙的古称之一),”那是再简单不过的日常生活。所以南红是保山的特产,保山是南红文化的发祥地。

  4.史料确凿

  东晋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南中志》中真实地写道:“土地沃腴,宜五谷,出铜锡,有黄金、光珠(宝石)、琥珀、玛瑙、琉璃、翡翠、孔雀、犀象、蚕桑、绵帛、文绣……均在永昌、越赕(腾冲)交易……居其官者皆富集十世。”为了淘宝,各国商贾纷至沓来,永昌呈现“红蓝宝石、翡翠雕件、琥珀玛瑙、琳琅满目”的空前景象。到明朝时,玛瑙、永子和料丝灯一并成为进贡宫廷的“永昌三宝”。

什么是南红玛瑙满色(玛瑙家族中的王者)(3)

  5.吉祥国色

  一抹红色,在国人眼中,不单是一种颜色的代表,而是一种吉祥色,有超自然的驱邪纳福作用。红色在我国俨然是一种“国色”,国人本命年佩戴红色饰品的习惯和逢喜事爱用红色的礼仪制度彰显的就是这种文化内涵。古人说“玛瑙无红,一世受穷”,红玛瑙历来受人们关注,尤其是以糯性、油性和高密度著称的南红,更是被称之为玛瑙家族中的“王者”。

  6.时尚诱惑

  红宝石自古以来一直是社会显贵们的最爱,但天然红宝石非常稀少。并且由于红宝石的自身特性,不适合雕刻,表现形式单一。南红的出现为红色宝玉石家族增添了耀眼的光芒,它质地坚固、观感润泽,适合雕刻创作,表现形式丰富,成了时尚界的一种“红色诱惑”。

  7.天子之瑶

  南红历史悠久,是神奇传说中的“天子之瑶”。根据《说文》解释,“石之美者”为“瑶”。在古籍《穆天子传》里,古老的玉种玛瑙开始被纳入“天子之瑶”的范围。传说黄帝时,天降玛瑙瓮,后为尧贮存过甘露,到舜南巡时玛瑙翁自行消失沉入地下,到秦始皇时被挖出,称为赤玉瓮。

  8.历史悠久

  在出土的战国贵族墓葬中已经有南红玛瑙的串饰,收藏家们把这种红色称之为“战国红”;云南博物馆馆藏有古滇国时期的出土南红饰品;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清代南红玛瑙凤首杯更是精美,是研究南红玛瑙制品、宫廷碾玉的实物资料。从这些馆藏作品可以看出,历朝历代对南红都非常重视,同时因为少见也证明了南红材料的珍贵稀缺性。

什么是南红玛瑙满色(玛瑙家族中的王者)(4)

  9.入主皇家

  从唐朝开始,在宫廷众多的奇珍异宝中,玛瑙装饰品开始占有一席之地。到明朝时,云南玛瑙已经成了宫廷主流。根据史书《飞凫语略》也有记述,当时著名的玛瑙产自云南永昌府,以红色玛瑙为上品,红白相间玛瑙为下品。红玛瑙制成艺术品、装饰品,送进深宫。在当时,有的地方一发现南红,地方官便以天降祥瑞,请求皇帝下诏封禁,以供御用,成为皇家的专有物,不许百姓染指。

  10.佛教灵物

  南红还是佛教七宝之一,在佛教文化里,金、银、琥珀、珊瑚、砗磲、琉璃、玛瑙为佛教七宝,佛家认为得七宝而民安。佛教七宝蓄纳了佛家净土的光明与智慧,蕴育着深刻的内涵,使之成为珠宝中的灵物。玛瑙被认为是一种可以与神灵沟通的奇异宝石,因此拥有或者佩戴可以驱邪避灾、护身平安。红玛瑙象征活力、财富、尊贵,常佩带可以使人身心愉悦,增强自信。

  11.宝石之祸

  到明朝时,因为保山是“金银宝货之地”,朝廷派宫中官员坐镇永昌,强索暴征永昌特产玉石、玛瑙、宝石之类供宫中玩弄,酿成永昌历史上惨不忍睹的“宝石之祸”,特别是从嘉靖六年开始,朝廷勒索永昌卫以宝石之贡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使边缴永昌的百姓民不聊生、四处逃亡。尤其嘉靖不惜“遣官至滇,岁动布政司及永昌府银八千,散在民间。民间鬻男贩妇不充所值,因而逃亡”(冯甦《滇考》)。

  12.知府上疏

  时任永昌知府陈用宾无奈官商勾结祸害百姓,冒死进京上奏《罢采宝井疏》,向嘉靖帝直言:“为得一粒珠,宁失天下人。以玩好之具劳民动众,杀其人,攘其石,极天下之红无于并之,真异宝也……至永昌市之,取利三倍;至京师市之,可取利十倍……宝井,何足宝哉?不过一土屑耳!石为重乎?土地为重乎。以无用之土屑,坏万里之封疆;以采买之虚名,贾边境之石祸。臣又知陛下之不为也,望我皇上锐发干断,将宝井采买之役亟赐罢免”。

  13.布衣史诗

  张含(1479—1565),明代著名的永昌诗人,字愈光,号禺山,系南京户部右侍郎张志淳的长子。张含年少有才名,20多岁即以诗闻名,当时就被百姓称为“小杜甫”,《永昌府志》记载着他系“杜甫后身”的轶事。29岁中举后却“七试春闱不第”,晚年后像父亲一样潜心著述,将精力放在诗歌创作和文化传播上,被称之为布衣诗人。看着家乡百姓惨遭“宝石之祸”,他愤然写下《宝石谣》送给流放永昌的状元杨慎评鉴。

  14.状元唱和

  相传杨慎看罢,感叹玛瑙作为一种土石之物,因为统治者的把玩所赏玩,则变得身价百倍,达官贵人的求索之急,给边疆百姓造成了极大的苦难。杨慎称张含的《宝石谣》为“此诗真诗史也”,遂作《宝井篇》与之唱和。二人的唱和诗共同揭露大明朝廷和官府掠采宝石给边疆各族人民,特别是永昌各族民众带来的灾难和祸害,反映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虐政害民的重大罪行,是二人冒险为民请命的“姊妹篇”。

  15.霞客结缘

  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时年52岁的旅行家徐霞客到了永昌,结识了马元康、马元中兄弟,并受到玛瑙山业主、马元康的叔父马太麓的热情接待。再马家的安排下,他亲自考察了正在开挖玛瑙的山洞。徐霞客所到的玛瑙山在杨柳乡境内,是古代官方开采玛瑙的主矿区。参观了玛瑙山之后,徐霞客接受了马家送的“石淋树”,还到了城里的马家花园做客对弈。

  16.滴水玛瑙

  根据《永昌府志》记载:“玛瑙山,在城西百里,产玛瑙石,故名。茶山(阿东之旁),在玛瑙山后……玛瑙厂,在保山县西山,久封闭。”已经封堵的老洞子,又叫滴水洞或打黑洞,由于受到大海坝湖水的浸润滋养,出产的玛瑙品质最优,呈现红、糯、细、润、匀的端庄玉感,具有自然温润、天然灵动的美质,人称滴水玛瑙。

  17.特点概括

  《徐霞客日记》记载玛瑙山“上多危崖,藤树倒罨,凿崖迸石,则玛瑙嵌其中焉。其色月白有红,皆不甚大,仅如拳,此其蔓也。随之深入,间得结瓜之处,大如升,圆如球,中悬为宕,而不粘于石,宕中有水养之,其晶莹紧致,异于常蔓,此玛瑙之上品,不可猝遇,其常积而市于人者,皆凿蔓所得也。”徐霞客在玛瑙山危崖下发现的玛瑙就是南红,“其色月白有红……”的记载,就是对南红最为关键的特点概括。

  18.曲折命运

  保山历史上出产南红的矿点有好几个,杨柳乡境内有徐霞客见证的“玛瑙山”,板桥镇境内有英国传教士勘察过的“宝石山”,水寨乡境内有当地人熟知的“玛瑙洼子”。但进入清朝以后,四品以上高官望爵身上的朝珠和顶戴为红玛瑙,可以肯定其中部分就是南红。但这些矿点都因为开采安全而被统治者封闭。

  19.遗物弥珍

  历史以来,南红产量都很低,高品质的南红更为罕见。到清朝中期,因为南红高品质原材料的稀缺,收藏级的南红作品无法继续制作,传世的收藏级作品也就逐渐从历史的视线中消失了。所以流传下来的南红成器物并不多,基本都珍藏在博物馆里,目前可见的传世物品多为珠子及少量的挂件和罕见的摆件。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是小到珠子都很少为无暇物品,多少都带有些伤裂。

  20.王者归来

  近代以来,虽然保山矿一直出产南红,但因为原料的毛病太多,开采手段原始,裂痕多,无法做出收藏级的藏品,导致外地的藏家认为保山南红原矿已经绝迹。因为冷落的际遇,保山南红一度被人遗忘。近年来,珠宝界以精湛的雕刻工艺助推起了“南红热”,随着高品质南红作品的出现,南红极端的收藏品质被重新被发现。

  21.玉出隆阳

  隆阳区目前已有9个乡镇不同程度的发现了南红,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山片的杨柳乡,东山片的瓦渡乡、板桥镇、金鸡乡、水寨乡等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为杨柳乡和水寨乡的摆菜村。杨柳乡境内玛瑙矿区分布在阿东、冷水、茶花、娘咱、鱼和、河湾、联合村7个村委会,而主矿区分布在大海坝水库主坝体西南部(俗称玛瑙山),出产有名的滴水玛瑙。水寨乡摆菜村的玛瑙则主要分布在水沟村,呈零星散式分布。

  22.文化名片

  据有关专业人士介绍,保山的南红资源形成较为特殊,是火山喷发飞溅下坠后形成的散珠落盘式玛瑙资源。而散珠落盘式因其下落后的间距、深度、广度未知,致使储量具有不确定性。目前保山市委政府提出“三张旅游名片”的建设战略,“珠宝之都”是其中之一,丰富提升南红文化内涵成了一项重要的政府工作。2016年3月,保山南红雕刻技艺已经被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红成了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

  23.色彩丰富

  保山南红有丰富的色彩,是一个美艳的时尚娇娘。南红玛瑙原料因地质环境不同,质地、矿态也不相同,不同地质环境下呈现出不同的外观。根据南红原料的天然形状,一般可分为:水料南红、山料南红、火山南红。而综合已知的南红材料及以往业内的常规说法,我们按颜色可将南红分为:锦红、玫瑰红、朱砂红、红白料、缟红料等。

  24.特征鲜明

  锦红的颜色以正红、大红色为主体,其中也包含大家所熟知的柿子红;玫瑰红的颜色相对锦红偏紫,整体为紫红色,因像自然界的玫瑰色而得名;朱砂红的红色主体可以明显看见由朱砂点聚集而成,也有的呈现出近似火焰的纹理;红白料的红颜色与白色相伴生,比如常见的红白蚕丝料,以红白分明者为上品;缟红料有着以红色系为主体的缤纷纹理的南红材料,因其纹理类似红缟纹理,故被玩家们称为缟红纹南红。

  25.行业规范

  南红因为价格飙升被称之为 “疯狂的石头”,但却不失理性与诚信。近年来南红成了珠宝市场的新宠,市场价格一路飙升,但参照优良的翡翠价格,南红市场价的飙升尚属理性。保山市场上交易的南红,既有本地货,也有外地货,有鱼目混杂之嫌。为了规范引导市场,相继成立了“保山南红协会”和“保山南红行业协会”,“保山南红文化研究会”亦在筹建中。

  26.真假鉴别

  保山南红业界已经总结出了南红的方法,首先是看颜色,真南红的纹路比较清晰,在纹路中间也没有粉末状或者是一些杂色,但是假南红就会在裂纹处出现一些火烧的痕迹,而且假南红颜色多以大红为主。其次是真的南红在摸上去的时候特别的柔滑、自然,南红是一种胶状的形态,就算是全红的南红也是不会透光的,而就算是无色的南红也不会很透明,会有着一层朦胧感。

  27.良莠区分

  除了鉴别真假之外,还有“次”的,指的是注胶南红。面对市场上品质优、颜色好的高价南红,一些无良商家把有瑕疵裂纹的南红进行注胶加工掩盖后,以次充好。其实鉴别原矿南红与注胶南红的方法很简单,在紫光灯的照射下会发现在南红内部有着一层圈状的白色物质,这就是胶的荧光反应,白色界限模糊的地方就是裂纹较大的地方,这是目前区分原矿南红的最有效方法。

  28.悬壶入药

  古有“服玛瑙者,寿如南红”的说法,他们的入药方式就是将南红玛瑙磨成粉末制成浆汁,或团成丸子吞服。《神农本草经》卷一中对南红玛瑙泉(即玛瑙屑汁)的药用价值记载 “柔筋强骨,安魂魄,长肌肉,益气。久服耐寒暑,不饥渴,不老神仙,人死服五斤,死三年色不变”。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记载:“玛瑙屑甘平、无毒,主治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轻身延年。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滋养五脏,止烦燥”。

  29.保健养生

  除了医药价值,佩戴南红玛瑙首饰更重要的是保健作用,玛瑙多含有人体必需的铁、锌、硒、铜、铬、钴、镍和锰等微量元素,南红玛瑙作为玛瑙的一种,若长期佩戴,微量元素可浸润皮肤,补充人体缺乏能量。在《神发草本》中有这样的记载:南红可“除中热、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所以佩戴南红玛瑙可平衡人体各项生理机能,达到稳定精神和镇定情绪的效果。

  30.亘古经典

  玛瑙现在在我国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特征,比如它曾被无数次的写入诗文,常见到的作品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写玛瑙制品入诗的,这些涉及玛瑙制品的诗句并不是诗的主题,而是诗人见景生情、寄物抒怀、相互赠答等作品中的佐料。二是写“玛瑙”山坡寺院的作品的,这与红玛瑙在佛教文化中的地位有密切对应关系。三是以玛瑙喻物言事的作品,玛瑙已经成了一种文化依托,成了一种人文品格象征。南红文化成了一部亘古的文化经典。

  31.回味南红

  隆阳南红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具备古人所总结的美玉特点,自古以来一直符合人们对美玉的观赏评鉴要求。南红的玉质之美给人的感受是凝重、温润和纯洁,具明、丽、正、阳之气,毫无灰晦之色调。或浓或淡,或浅或艳,均光鲜明艳,清新亮丽。是吉祥、喜庆、富贵荣华的征兆,是提高主人身份、品位和休养格调的尤物,拥有南红品自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