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就文明底色擦亮金字招牌(文明花开香四溢)

铺就文明底色擦亮金字招牌(文明花开香四溢)(1)

铺就文明底色擦亮金字招牌(文明花开香四溢)(2)

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文明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灵魂,是一座城市进步的标志。全国文明城市是综合评价城市发展水平的最高荣誉,也是城市竞争中最具价值的“金字招牌”。

近几年,我市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助力城市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不断改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断迈向高质量、谱写新篇章。

在长春,文明是整座城市的梦想与追求。1995年,长春市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2011年,长春市首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的殊荣,2014年、2017年、2020年分别通过测评复查,连续加冕,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

在创建新时代全国文明城市进程中,长春已迈过了十个年头,也完成了一个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共建共享、和谐宜居……文明城市创建二十七载,带给这座城市的变化不仅是“颜值”的改变,更是“内涵”的提升。这座日益进取的城市,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铺就文明底色擦亮金字招牌(文明花开香四溢)(3)

长春德苑主题公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髓有机的融入园林景观中

铸造“文明之魂”

核心价值春风化雨润无声

深秋时节的长春德苑景色宜人。10月12日,长春德苑内游人三五成群,时而流连在迷人的秋景中,时而驻足欣赏园内的楹联、碑石铭文、雕塑和园林景观。

长春德苑主题公园是市委、市政府于2015年7月启动的文化主题公园建设项目,在长春朝阳公园基础上改建提升而成,融合了传统道德元素与古典园林艺术。

走进长春德苑主题公园,亭廊、楹联、石碑等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表现手法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髓科学融入园林景观中;排列在“尚德大道”上的十二尊柱石,图文并茂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个主题词;百米书法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艺术展现……

让城市根植于文明之上,让文明流淌于城市之间。文明,正悄无声息地“装扮”着长春这座魅力之城。市民在常来、常乐、常享的过程中,感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感受着道德文化的熏陶,感悟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邃。

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长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价值追求。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使之成为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立足具象化、形象化,在全市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主题广场、主题街路、主题社区等宣传教育阵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立足大众化、普及化,我市各级领导干部率先站上讲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讲巡讲活动,增强干部群众认知认同。坚持从娃娃抓起,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覆盖全市1535所中小学、100余万名未成年中小学生。

铺就文明底色擦亮金字招牌(文明花开香四溢)(4)

《楼院公约》让自治楼院更美

打牢“文明之本”

提质增效持续改善民生

文明的力量,可以温暖一颗心,更能造就一座城。

从原来的老旧小区,变成处处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小区,这让邮电小区居民喜上眉梢。“现在居民们共同维护家园,不仅环境改善了,邻里之间也更和睦了。”小区居民周德凤说。

2016年,我市对朝阳区邮电小区进行了全面改造,在改善基本生活环境的前提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注重功能性、景观性、宣传性的统一,建成了“事国以忠”“子孙以教”“兄弟以让”等六大主题宣传景区。而这里,只是我市旧城改造的一个缩影。

让生活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这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也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旋律。

围绕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目标定位,2016年以来,我市启动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提升工作,对市政设施、老旧小区、重点商圈、街路环境、园林景观等进行了提升和完善,一些过去长期影响居民生活、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以“绣花功夫”实现一流治理,我市聚焦城市治理的堵点、痛点、难点,统筹推进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一针一线绣出城市的形象品质。

以问题为导向,构建“双网联动”工作体系,超过4000名网格长和网格员成为创城“千里眼”,40多个部门对发现的问题“马上办”,实现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覆盖、无缝隙、高效快捷。

“以前,一提起光复路就头疼,没处停车不说,开车进去就出不来。现在,行人、车辆各行其道,通行十分顺畅……”每次驾车途经光复路,私家车主刘斌都感触颇深。

2014年,“两横三纵”快速路全线投入运行,长春正式跨入立体交通时代。2017年,长春乃至吉林省首条地铁线——长春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实现试运营,长春市正式迈入“地铁时代”。2018年,长春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正式通车试运营……

我市一系列大型市政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增添了城市活力。通过文明城市创建,我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铺就文明底色擦亮金字招牌(文明花开香四溢)(5)

市民有序排队乘车

夯实“文明之基”

道德灯塔激发向善力量

“太好了!你们来了,我家的墙面就有救了!”近日,家住西康路与牡丹街交会处附近的王女士看到刘健军带领几名志愿者上门为她修理发霉的墙面,高兴得直拍手。

多年来,刘健军秉承“关爱老人,从身边做起”的服务理念,为70岁以上老年人,尤其是困难老人、行动不便老人和空巢老人等困难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免费为辖区居民理发8万余人次,并成立了以本人名字命名的“刘健军敬老爱心志愿者联盟”。

近年来,我市的民间道德力量正在不断积聚。自2014年“长春好人”推荐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已累计命名表彰“长春好人”近3000人。这些凡人善举点亮了道德灯塔,为长春人树起了身边榜样。这些身边的先进典型,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道德支撑和文化滋养。

志愿者队伍不仅是一支重要力量,更是一种精神、一个风向标。我市创新性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社会化、常态化建设,来自不同行业和群体的志愿者成为城市有序运行和文明建设的润滑剂和黏合剂。

车辆是否停入泊位?绿化带是否有人维护?小区环境卫生情况怎么样?在老旧散小区——南关区解民二小区,这些群众关心关注的日常生活问题,不仅有人做,而且还有专业志愿服务团队“红蜂筑巢”负责。

铺就文明底色擦亮金字招牌(文明花开香四溢)(6)

市民自觉规范停车

近年来,我市以“服务群众 群众满意”为目标,以区域志愿服务为载体,着力把文明创建工作与经济转型升级、城市精细管理、社会综合治理、提升市民素质、民生福祉改善相结合,打造了一系列服务基层群众的志愿服务品牌,不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拓宽志愿服务路径、创建志愿服务品牌、壮大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全力推动文明城市常态长效创建持续向好发展。

从“文明交通执勤”到“清理小区野广告”,从“保护城市母亲河”到“助老服务上门”……如今,“红马甲”志愿者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志愿红”已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擦亮了文明城市厚重的底色。

截至目前,我市建有志愿服务组织1126个,志愿服务队4611支,注册志愿者60余万人,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雷锋商铺”“爱心驿站”等群众性爱心站点遍地开花,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

来源:长春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