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隐居过终南山吗(有俗人问李白为啥隐居山中)
陶渊明笔下“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成为后世不少文人心向往之的精神桃花源。历代有不少人写过与桃源有关的诗词,王维、李白、张旭、苏轼等人皆有名篇留世。
而在李白身上,则是最能够看见陶渊明的影子。乍一看,二者的思想、行为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同爱酒,同爱诗,同样自然真淳,思想中都有归隐的倾向。
一首《山中问答》就很能代表李白的隐逸思想。
桃花源地
山中问答·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在人间。
诗意《山中问答》一作《山中答俗人》,是诗人对俗人的一问一答:有人问我为什么要栖居在碧山?我笑而不答,心依然悠闲自在。题为山中问答,诗便以问句开头,但次句诗人并不作答,只是笑笑而过,似乎没有把这一问放在心上。
接下来,诗人放眼居于碧山的生活:看那溪流携着桃花,尽日远远地流去,此处别有一番天地,仿若不在人间。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曾写渔父发现桃源入口之前,沿着小溪行进,“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落花缤纷,渔人随着溪流而进,直到走完桃林之处,便来到水源地,这里便是桃源之入口。
桃花林
自陶渊明以后,桃花流水其实是有独特的隐喻含义,后来张旭写《桃花诗》时也写: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所以,桃花流水是有其具体指向性的,顺着这水流,便能够寻觅到进入桃花源的路径。在这里,李白所写的桃花与流水,实际也有这一隐喻。
李白对桃林一定是有感情的,所以当年汪伦邀请李白前去做客,在信中都写他那儿有“万家酒店”和“十里桃花”,李白便欣然前往。只是李白到了实地才发现,那里只有一家姓万人家的酒店,也并无绵延十里的桃林,只有离地十里的一潭“桃花”潭水。
可见李白也是豁达,被汪伦用文字游戏诓去了,也不气恼,还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名作。
桃花潭水深千尺
此时的闲适并非真正想要的生活李白于二十四五岁时离开蜀地,开始“仗剑远游”。这次漫游,李白去到了许多地方,从扬州到洞庭,再到金陵、武昌等地。27岁时,定居在安陆(今湖北),长达十年。
这段时间,李白曾隐居在白兆山桃花岩,这首《山中问答》便作于这期间。但李白这一时期的隐居是跟陶渊明的隐居有着不同的。
要知道,李白少年学赋,十五岁时便自诩“作赋凌相如”,后又跟着老师在大匡山学习。此次离开蜀地,李白是抱有很大志向的,他曾多次在诗文里表达这一意愿。
隐于山林
在《别匡山》中,他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匡山极其优美的环境,而在诗歌结尾时写: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对于这样清幽自然的环境,李白不是不留恋的,但他有更大的理想和抱负等着去实现,这也正是他去蜀远游的目的所在,“已将书剑许明时”,他想凭着自己的一身才艺,在来日大展宏图。
但一腔才华与热情,并未马上在理想仕途上得到兑现,长达十余年的时光里,李白依然在漫游或隐居的路上行走。这一时期,李白一方面自得于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迫切地渴望走上仕途。
桃花源闲适生活
所以,他此时的闲适并非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他真正想要的生活,还在朝堂上,那能够实现理想与抱负的地方。
但我们都知道,这当然也只是李白的另一个梦而已。
读书灯下记李白一生都在“隐”与“仕”中挣扎,他一面向往着隐逸的生活,一面又始终放不下心中的政治理想。所以,他的“隐”与陶渊明的“隐”有着不同。
陶渊明的“隐”是在他从仕之后发现现实之黑暗,与官场之不容,才与之彻底决裂,在写下《归园田居》后走上隐逸之路,再也没有踏入朝堂。
桃花尽日随流水
而李白的“隐”则更倾向于一种功成身退后的“隐”,他是想要建功立业的,在此基础上再隐去。所以写于安陆隐居时期的《山中问答》,是他对俗人这一问的回答,背后颇有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深意与感慨。
他的心中,始终怀有对远方的渴求。隐居于此,只不过是腾飞前暂时的蛰伏而已。“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而上九万里”,这才是这段时期李白内心中最真切的渴望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