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祠在哪个方位(成都武侯祠全面导览)
汉昭烈庙
一、平面图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分为三国文化遗产区、三国文化体验区和锦里民俗区。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
遗产区中历史最悠久的遗迹当属惠陵,距今已有近1800年。据《三国志》记载:223年农历四月,刘备病逝于重庆奉节,五月灵柩运回成都,八月葬于惠陵。汉代陵寝制度“有陵必有庙”,故在惠陵旁建“汉昭烈庙”,“汉”为刘备建国时的国号,“昭烈”为刘备死后的谥号。
既然这里是刘备的陵庙,为何大家把这里叫做“武侯祠”?民国时期邹鲁的诗句解释了其中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
成都历史上最早可查的武侯祠建于少城。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汉昭烈庙旁出现了祭祀诸葛亮的武侯祠。明代初年,朱元璋的第十一子朱椿到蜀地任藩王,他认为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关系犹如鱼水,密不可分,于是将诸葛亮与刘备合庙祭祀。明末清初,因为战乱的原因,祠庙建筑荒废,独存惠陵和一些碑刻。现今的建筑是在清康熙十年(1671年)于原址上进行修复的。重建时,在一座庙宇内分别建刘备殿和孔明殿,使这里成为了全国唯一的君臣各居一殿合祀的祠庙。
二、唐碑
从唐代开始,来昭烈庙、武侯祠拜谒、游览的官绅文人络绎不绝,他们题记做诗,留下墨宝,使碑刻成为武侯祠的一大文化特色。武侯祠现存碑碣50余通,其中以唐碑最具代表性,最有价值。唐碑全名《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距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
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武元衡率领27位僚属来武侯祠拜谒,令节度府掌书记裴度撰文立碑,表达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裴度是唐代中后期的一位名相,他在碑文中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的仰慕倾敬之情,称颂了诸葛亮的文治武功。文章一开篇就说:“度尝读旧史,详求往哲,或秉事君之节,无开国之才;得立身之道,无治人之术。四者备矣,兼而行之,则蜀丞相诸葛公其人也。”
文章写好后由柳公绰书丹。柳公绰是书法家柳公权的哥哥,也有很深的书法造诣,曾得到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不俗”的评价。
明弘治十年(1498 年)春,四川巡按御史荣华与两位同僚来武侯祠祭拜诸葛亮后观唐碑有感,在唐碑右下角留下题跋。他先称誉裴度之文、柳公绰之字为双绝,再称赞二人的德业,感叹“人因文而显,文因字而显,然则武侯之功德,裴、柳之文字,其相与垂于不朽也耶。”他认为裴、柳不仅文、字好,德业也显赫,因此可以与武侯的功德垂于不朽,故唐碑被称为“三绝碑”。(明代都察院下属有十三道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平时在京城都察院供职,称为内差或常差,如奉命出巡盐务即为巡盐御史,奉命出巡漕运即为巡漕御史,奉命巡按地方即为巡按御史,均称外差或特差。明代巡按御史为正七品,奉命巡按地方时职权和责任非常重大,据《明史》记载: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可见其位高;“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可见其权重;“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可见其职宽;“御史犯罪,加三等”,可见其责严。)
三、二门
二门上方悬匾“明良千古”四字,由清康熙年间四川提督吴英撰写,意为“明君良臣,千古垂范”。明左边为目字,这是中国古代的异体字,同义不同书,意在称颂刘备知人善任、慧眼识才。
对联“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共千秋”:汉昭烈庙中供祀的塑像,有祖孙、父子、兄弟、君臣关系,臣子辅佐君王,维护人伦纲纪,自古以来生死存亡的斗争都是为了争得正统地位;刘备建立蜀汉来之不易,经历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等地,艰难立国,才能建庙奉祀,君臣一堂,千秋永在。
第二副对联“唯德与贤,可以服人,三顾频烦天下计;如鱼得水,昭兹来许,一体君臣祭祀同”:只有凭借仁德贤才方能使人信服,刘备三顾茅庐,可谓频繁,才求得诸葛亮安邦定国的大计;刘备有诸葛亮的辅佐,就如鱼得到水一样,为后世树立了榜样,如今上下一堂享受人们的祭祀。(昭兹来许:昭:彰显;兹:助词,同哉;来许:后来的人)
四、刘备殿
殿正中匾额“业绍高光”四字,为清四川总督完颜崇实书。“业”即基业,“绍”是发扬继承,“高”是汉高祖刘邦,“光”是汉光武帝刘秀。
大殿石柱上对联“使君为天下英雄,正统攸归,王气钟楼桑车盖;巴蜀系汉朝终始,遗民犹在,霸图余古柏祠堂”:刘备是天下英雄,大汉的正统地位理应归属于他,楼桑村那株聚集着王气的高大桑树,就是明证;巴蜀是汉王朝开国和终止的地方,后裔尚在,会感叹宏图大业还留下有古柏森森的祠堂。
大殿正中刘备的塑像,塑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刘备字玄德,河北涿州人,生于161年,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因父早逝,少时同母亲“织席贩履”为生,“虽读书不多”,却在社会中不断磨练自己,他“少言语,善下人,喜怒不行于色,好结交豪侠,年少争附之”。184年,刘备率领乡众,投入到镇压黄巾起义的行列中。先后依附于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人。207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208年联合孙权在赤壁大败曹操,势力得到迅速发展。214年攻下成都,自领益州牧。219年夺得汉中,称汉中王。在曹丕代汉称帝后,于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由于之前孙权袭杀关羽,夺取了荆州,刘备因此率军伐吴。次年,东吴将领陆逊大败蜀军,刘备退回白帝城驻守,一病不起,于223年四月病逝,谥“昭烈帝”(昭德有劳、圣闻周达曰“昭”,意为大力宣传道德模范有功劳,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美名四方传颂;有功安民、秉德尊业曰“烈”,意为既有战功又能使百姓安居乐业,主持德政遵循祖业。)
说到刘备,大多数人心中的印象是“哭”与“跑”。
刘备爱哭,都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其实正史记载刘备落泪总共只有6次:哭别田豫(《满田牵郭传》:备为豫州刺史,豫以老母求归,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哭髀肉复生(《先主传》裴松之引《九州春秋》注: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哭祭刘表(《先主传》裴松之引《典略》注:备过辞表墓,遂涕泣而去。)、哭庞统(《庞统法正传》:先主痛惜,言则流涕。)、哭刘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先主为之流涕。)、哭法正(《庞统法正传》: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这其中五次都是因人而哭,足见刘备实在是重情之人。刘备不仅对身边人重情重义,对人民也是一样。208年,曹操大军突袭荆州,刘备撤出樊城。刘琮的下属及荆州人士有很多归附刘备。到当阳县时,追随他的人达十多万,每天只能行进十几里,而后面有曹操的大军在追赶,情况非常危急。有人劝刘备: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刘备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即便在临终前,他也不忘告诫儿子为人处世的道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贤,可以服人。”历史上明君不多,仁慈的明君更少,而仁慈的开国明君更是凤毛麟角,刘备真不愧为仁义之君。
说到刘备爱跑,可以用“五易其主、四失妻子”来概括。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也正反映了刘备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甘人下、百折不挠的性格特质。一个人坚持梦想一阵子没问题,但满怀激情地坚持一辈子太难。刘备从184年领兵镇压黄巾起义的时候还是个23岁的小伙子,经历了38年征战,辗转27000里,221年建立蜀汉政权的时候已经是60岁的老人了。刘备出身空有一个天子姓,除此之外一无所有,一生戎马奔波,年到半百还寄人篱下,寸土未有。但他一开始就以天下为目标,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在多么难的境遇下都没有变过,始终不甘居于人下,用努力和坚持,硬生生改变了自己不入流的命运,成为那个时代超一流的大人物。现在,很多人三四十岁就觉得自己折腾不动了,而47岁的刘备拜访诸葛亮时仍然说自己“志犹未已”。建安六年到十二年,刘备在新野一待就是六年。曹操忙于北征无暇南顾,这可能是刘备一生中最为平静的时光。遍观史书,我们找不到在这期间,刘备放纵享乐的蛛丝马迹。他做的事情,是狠怼许汜的求田问舍,是不懈练兵访才,这才有了卧龙出山、天下三分。(《吕布张邈臧洪传》: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谓表曰:“许君论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刘备为实现恢复汉室的宏愿,一生戎马转战南北。他宽仁待民,注重义气,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孔融评价他“以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陶谦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曹操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他投奔袁绍时,袁绍亲出邺城二百里相迎;投奔刘表,刘表自出郊迎而待以上宾之礼。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五、张飞殿
张飞塑像塑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张飞字益德,河北涿州人,是刘备同乡,待刘备极其忠诚,一生追随刘备,不避艰险,为创建蜀汉政权开疆辟土,东征西战,立下赫赫战功。曹操的谋士程昱等人曾评价张飞是“万人敌”。长坂坡一战,张飞当阳桥头一声吼,喝退曹操千军万马;瓦口关一战,大破号称“五子良将”的张郃。张飞不仅勇猛过人,还尊君子、敬英雄,如刘巴初降,张飞立即去拜访,刘巴虽不和他说一句话,但张飞并不抱怨;捉到严颜时,严死不屈,张飞敬重其人品,将他收为部下。
张飞像前两侧分别塑有张飞之子张苞、孙张遵塑像。张苞,张飞长子,“早夭”。张遵官至尚书,263年随诸葛瞻到绵竹抵御魏军,军败战死。
六、武将廊
赵云字子龙。208年,在当阳长坂,赵云单骑杀入敌阵,救护了甘夫人与刘禅。在刘备夺取汉中之时,他用空营计吓退了曹魏追兵,事后刘备称赞说:子龙一身都是胆啊!这里的文官老者形象表达了人们对赵云的尊敬,赵云于建兴七年(229年)病逝,寿终正寝,在三国时期能够得到善终的将领很少,而文官的形象则是说赵云不仅具有武将的勇猛还具有文官的谋略。刘备夺得益州后,大家都提议把那些避祸出逃之人的房屋和田产没收,分给有功的将士。赵云却主张把财产还给原主,让百姓能够安居复业,然后再收取合理的赋税,这样国家既有了稳定的财政来源,益州也能迅速安定。由此可见,赵云文武双全,有以人为本的大局观念。
孙乾字公祐,刘备早期的谋士之一,始终追随刘备,不离不弃。史书记载说,孙乾出使,“皆如意指”,每次奉命出使都能圆满完成任务,可以说是出色的外交官。
张翼字伯恭,随姜维多次伐魏,对国家忠心耿耿。263年他与姜维共同进行复国计划,可惜没有成功。
马超字孟起,其祖母是羌族,因此深受西北一带少数民族拥戴。刘备称帝后升任骠骑将军,领凉州牧。他有韩信、英布之勇,曹操曾评价“马儿不死,吾无葬身之地也”。47岁病逝。
王平字子均,虽不识字但很有见识。街亭之战中,马谡不听诸葛亮的部署,把大军安扎在山上,王平上前劝阻,遭到拒绝,结果蜀军痛失街亭。而王平的部队“鸣鼓自持”,退了回去,使蜀军减少了损失。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却破格提拔了王平,令其率领王牌军队无当飞军,后多次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死后,镇守汉中,击退曹爽来犯的十万大军。
姜维字伯约,是诸葛亮悉心培养的一员大将,文武兼备,智勇双全。诸葛亮称赞他: “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蜀汉后期他主管军政大事,九伐中原,在蜀亡后,诈降钟会,一心复国,后事败,死于乱军。蜀汉官员郤[xì]正,曾经专门写了一篇赞美姜维的文章,说:“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侧室无妾媵[yìng]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
黄忠字汉升,作战非常勇猛,常常身先士卒,冲锋在前。219年汉中争夺战中,斩杀曹魏大将夏侯渊。同年刘备称汉中王,黄忠因战功升任后将军,与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地位相当。次年卒。
廖化字元俭,以果敢刚直著称,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关羽守荆州时任主簿,关羽败亡后,他归入孙吴,通过诈死的办法骗过所有人,回归蜀汉。后多次参与北伐,官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时人称“前有王(王平)、句(句扶),后有张(张翼)、廖(廖化)”。蜀汉灭亡后,被迁往洛阳,中途病逝。
向宠,在后主登基后任中部督。“秭归之败,宠营特完。”刘备兵败夷陵之时,向宠的部队完好无损,可见其治军严整。诸葛亮北伐前特地在《出师表》中向刘禅推荐向宠,称他治军有方,希望刘禅倚重他解决军事方面的事务。240年在平定少数民族的叛乱中战死沙场。
傅佥[qiān],傅肜[róng]之子。263年魏灭蜀,傅佥坚决抵抗,英勇战死。
马忠字德信、张嶷[nì]字伯岐,二人在平定南中叛乱、实施“和抚”政策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尊重当地各族习俗,采取“怀柔、亲善”的态度,缓和了蜀汉政权与各族之间的矛盾,使南中迅速安定下来,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受到当地各族人民的拥戴。
张南字文进,冯习字休元,221年随刘备伐吴,222年蜀军败于猇亭,皆战死。
七、出师表
227年,诸葛亮南中平叛告捷,解除了后顾之忧,于是统帅大军北驻汉中准备开始北伐战争。临行前,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上《前出师表》。
表文开篇从“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说起,蜀汉面临危急存亡之秋;再述及刘备“临崩寄臣以大事”,托付自己领导北伐讨贼的事业;如今将要执行先帝的遗命,北伐中原,以期攘除奸凶,还于旧都。为此,诸葛亮请求后主授权自己领导北伐,并在临行前对后主反复叮咛,要三宜三不宜: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宫中府中宜为一体,不宜异同;宜赏罚分明,不宜偏私。最关键的是要“亲贤臣,远小人”,这也是两汉兴衰的历史教训。此外,诸葛亮还对蜀汉内政做了妥善安排:宫中之事,主要由侍中、侍郎负责,即郭攸之、费祎、董允;营中之事,由向宠负责;府(丞相府)中之事,由长史、参军负责,即张裔、蒋琬。诸葛亮说,他们都是“贞良死节之臣”,希望后主亲之信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如此,“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最后,诸葛亮提醒后主“深追先帝遗诏”,即”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前出师表》作为历史公认的诸葛亮最具代表性的文章,其中的这些建言献策,无不体现出他高瞻远瞩、励精图治、勤政务实、清正廉明的一代贤相的风范。
《后出师表》是诸葛亮于228年第2次北伐前上给后主刘禅的奏章。诸葛亮在表中坚定了北伐的决心。他说:“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蜀汉政权继承的是汉室正统,而曹魏却为篡汉而立,所以于道义上讲,讨伐曹魏名正言顺。而从国家实力上考虑,蜀汉以一州之地与占据大半个天下的曹魏相抗衡,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更有取胜的机会,所以北伐势在必行。诸葛亮正是这样施行的。他五次出兵北伐,终因积劳成疾,在234年最后一次北伐时,病逝于前线五丈原,实现了他在表文当中“鞠躬尽力,死而后己” 的承诺。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将诸葛亮忠贞不二的品德,矢志不渝的追求,以及杰出的政治智慧、军事才干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也使得诸葛亮成为了历代政治家效仿的楷模。
这石刻《出师表》相传为岳飞所书。在文章的最后可以看到岳飞的跋语:“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词、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并识。”
八、文臣廊
程畿[jī]字季然、马良字季常,同在“夷陵之战”中英勇阵亡。马良是马谡的哥哥。马家五兄弟都以才干优异闻名,他眉中有白毛,《三国志》说:“马氏五常,白毛最良”。
杨洪字季休,被誉为“忧公如家”的蜀郡太守。刘备夺取成都后,亲自指挥军队与曹操争夺汉中。前方战事吃紧,但后方也无多少兵可以调用。杨洪建议坐镇成都的诸葛亮增援汉中,在诸葛亮的努力下,筹措了一批兵马粮草增援,使刘备艰难拿下了汉中这块战略要地。
秦宓[mì]字子敕[chì],蜀汉学者,既有辩才,又诲人不倦,对后辈循循善诱,悉心指点。
董允字休昭,董和之子,长期主管宫中事务,任侍中长达20年。他只允许刘禅选取12位嫔妃,这可能是历史上敢给皇帝选妃定名额的第一人。董允在匡正后主、抵制宦官黄皓、预防和制止奸佞等方面有突出事迹。董允死后,继任的陈祇便开始与黄皓勾结弄权,“蜀人无不追思允”。
蒋琬字公琰,继诸葛亮之后蜀汉的第二代重臣。诸葛亮曾向刘备称赞蒋琬,说他处理政务,往往是以安民为主,执法公允,不徇私枉法,深得民心。“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负责诸葛亮当年所负责的后勤统筹,保障了北伐前线的兵源和粮草(刘备取荆南四郡后,诸葛亮督零陵、贵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资”。刘备定益州后,诸葛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诸葛亮临终前推举他主持蜀汉国事。
陈震字孝起、邓芝字伯苗,出色的外交人才。邓芝在蜀吴夷陵之战后,为恢复两国盟好出使东吴,成功地说服了孙权共抗曹魏。孙权也很敬佩邓芝,在给诸葛亮的信中写到:“和合二国,唯有邓芝。”邓芝为官十分清廉,他任将军20多年来,“终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余财”。而在孙权称帝后,陈震则被诸葛亮派遣前去祝贺,为吴蜀通好做出了杰出贡献。
董和字幼宰,为人刚正不阿,对公务非常认真,尽心尽力,他协助诸葛亮处理军政,积极建言献策。意见不同时敢于直言进谏,反复商议争论,从不敷衍塞责。诸葛亮非常尊敬和怀念他,在《与群下教》一文中要求参谋人员多学习董和,鼓励他们直言忠谏。成语“集思广益”便出自该文(集众思,广忠益)。他一生为官清廉,只说真话,不说假话,是清官的典范。他曾任益州郡太守,那里号称“金银宝货之地”,凡当地为官者,“皆富及十世”。但董和却十分清廉,深受当地各族信赖和敬爱。董和为官二十余年,权力很大,却清廉终身,“死之日家无儋[dān]石之财。”
费祎[yī]字文伟,是诸葛亮推举的继蒋琬之后主持蜀汉军政的重臣。他才能卓越,忠勤于国事。蒋琬死后,他掌握蜀汉军政大权,清正廉洁,家中没有积蓄,家教甚严,对子女不搞特殊化,让子女们吃粗粮、穿布衣、出入没有车辆跟随,跟普通百姓差不多,颇有诸葛亮的遗风。(世人把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也号“四英”。“四英”在时,诸葛亮亲自主抓北伐事业,董允主宫中之事,蒋琬主丞相府之事,费祎入则为侍中、侍郎,出则为参军、司马,调和文武,还兼主外交,频繁出使东吴。这是蜀汉政治最好的一段时期。)
傅肜,蜀国将领,222年夷陵之战时,为了掩护蜀军撤退,战死沙场。
吕凯字季平,秦朝吕不韦之后。223年刘备病故,南方豪强高定、雍闿[kǎi]叛乱。吕凯身为永昌府郡吏,率领百姓抵抗十余年之久,保卫了永昌,被诸葛亮任为云南太守,后被叛军残余所杀害。
简雍字宪和,河北涿州人,刘备的老乡,早期谋士之一。刘备攻成都时,简雍奉命去劝降,成功说服了刘璋弃城投降。他性情诙谐幽默,不拘礼节。(《许麋孙简伊秦传》:天旱禁酒,酿者有刑。吏于人家索得酿具,论者欲令与作酒者同罚。雍与先主游观,见一男女行道,谓先主曰:“彼人欲行淫,何以不缚?”先主曰:“卿何以知之?”雍对曰:“彼有其具,与欲酿者同。”先主大笑,而原欲酿者。)
庞统字士元,湖北襄阳人。多谋善断,才干超群,与诸葛亮齐名,号称“凤雏”。他对蜀汉政权主要的贡献是劝刘备入蜀,并为刘备夺取益州提出了上中下三策。刘备选取了中策,从葭萌(广元)一路夺关斩将,迅速攻下了涪县(绵阳),大获全胜。在雒[luò]城(广汉)之战中,庞统身先士卒,亲自率军攻城,不幸中箭身亡,年仅36岁。
九、关羽殿
关羽字云长,河东郡解县(山西运城)人。陈寿评价他“万人之敌,为世虎臣”“有国士之风”。关羽作为一员猛将,有国士之风,也就是说在作风上相当正派、高贵,有文化,光明磊落。历史上的关羽以行事忠义、作战勇猛著称。平时大家所熟悉的关羽形象大多都是枣红脸、手里拿着大刀的模样,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关羽塑像却是全身贴金、头戴冕旒,一副帝王的装扮。这与他的忠义受到历代帝王封赐有关。
《三国演义》将体现关羽忠义的事迹加工成很多著名的故事,感人至深,四处传扬。特别是被曹操俘虏后,把忠、义这两个方面阐释得淋漓尽致:一方面是富贵不能淫,对君主的忠心不二;另一方面,就是有情有义的报恩思想,只要对自己有恩德,就算是仇敌,他都必定报答。他的忠义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代的封建统治者极力推崇他,不断给他加封,将其视为忠臣的典范,以鼓励臣下效忠王室。在宋代时,朝廷加封关羽为“武安王”。明朝万历四十二年,封关羽为“降魔大帝”,人称“关帝”。清代时,关羽更受到特别的尊崇,被尊为与文圣孔子等量齐观的“武圣”,称“关夫子”。所以关羽的形象成了帝王的打扮。民间百姓也以关羽的忠义为榜样,还尊关羽为武财神。
史书记载的关羽作战勇猛,建立功绩的事迹莫过于围攻樊城之战。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关羽对屯驻在襄阳、樊城的曹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水淹七军”,活捉于禁,斩杀庞德,围困曹仁,威震华夏,连曹操也考虑迁都以避其锋。这时,司马懿和蒋济出了个主意,联络孙权从后方偷袭关羽,同时派徐晃去救曹仁。在内外夹击下,形势急转直下,关羽败走麦城被俘,身首异处,一代英雄就此谢世。
关羽塑像左侧为关羽之子关平、管粮都督赵累的塑像,在关羽败走麦城时,两人一同被吴军俘杀。在关羽像的右侧,则是部将周仓和小儿子关兴的塑像。关兴,从小就有好名声,得到诸葛亮的器重。20岁时担任侍中、监军等官职,几年后病逝。周仓是《三国演义》中虚构的人物,说他力大无比,终日替关羽扛着青龙偃月刀,在关羽败走麦城时战死。这是武侯祠内唯一的一尊虚构的有名有姓的人物塑像。
十、刘谌像
刘备像东侧是刘备的孙子刘谌[chén]的塑像。他是刘禅的第五子,被立为北地王。263年冬,邓艾率军袭入蜀汉腹地,在绵竹击败诸葛瞻,直入成都平原。刘禅准备投降,刘谌极力劝阻,希望父亲与国家共存亡,但刘禅不听。刘谌觉得无颜见先主,跑到昭烈庙中哭诉,“先杀妻子,而后自杀”。刘谌这种誓与国家共存亡的精神受到后人的推崇和景仰,于是后世百姓为他塑像,放在大殿上陪祀,以示尊敬。京剧、川剧中的《哭祖庙》、《杀家告庙》等剧目就歌颂了刘谌为国牺牲的精神。
十一、过厅
过厅
“武侯祠”三个大字由郭沫若所书。武侯祠指的是纪念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相当于是把“武乡”这个地方的税收都给他;去世后谥号是“忠武侯”,他的爵位和谥号里面都有“武”、“侯”二字,所以大家都把他称为“武侯”。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梁父吟:古乐府的一种曲调,属一种悲凉的葬歌,青年时代的诸葛亮心中充满了慷慨悲凉之气,面对战火频仍的乱世,寄托他对世事人生的深度关切和悲悯情怀。郭沫若书。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诸葛亮的功勋才干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他部署军政事务胸有成竹,使萧何、曹参也为之逊色。今人冯灌父书。
“先主武侯同閟[bì]宫”:刘备与诸葛亮合祀一庙。摘自杜甫诗《古柏行》。清人完颜崇实书。
“万古云霄一羽毛”,出自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徐悲鸿书。
十二、诸葛亮殿
诸葛亮殿
诸葛亮殿前高悬“名垂宇宙”大匾,意为诸葛亮名满天下。(宇宙: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此匾为清康熙帝第十七子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所书。语出自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诸葛大名垂宇宙”。
“攻心联”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四川盐茶使赵藩撰书。上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诸葛亮南征前,马谡曾献策说道:“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这与《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意思相近,受到诸葛亮的赞赏。“反侧”是指怀有二心,疑虑不安的人。在武力平定了南中后,他继续采取和抚政策,任用当地氏族,注重发展生产,赢得了崇高威望,从根本上缓和了民族矛盾,为后来的出师北伐奠定了基础。下联“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主张的是“审势”,即对形势的准确把握。经验证明,只有对当前的形势有了准确判断之后,才能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当宽则宽,当严则严。如果不明形势随意施政,无论方针是“宽”是“严”都会出差错。诸葛亮在施政治蜀中十分注重从实际出发,在《答法正书》里,提出“恩威并济”的治蜀方针,改变蜀地“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的状况,充分体现了他因时因地施政治国的思想。(裴松之注:诸葛亮严格施行刑法,法正劝说道: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百姓感恩戴德,现在我们刚刚入主益州,应该施恩于百姓才对。诸葛亮说:秦朝苛政导致民怨,因此高祖有此举。而刘璋暗弱,导致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如果以加官进爵来恩宠,权位达到极限时,受宠者就会轻视你;如果以施加恩惠来迁就,当恩惠施尽时,受惠者就会变得怠慢。我现在以法律来树威,法律施行的时候才会懂得恩惠;对爵位加以限制,加官进爵的时候才会感到荣耀。)但如何才能在宽与严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如何在施政中把握一个度,这的确是值得后人好好思考的一个问题。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新任四川总督岑春煊以武力镇压四川民众。赵藩苦谏不听,便趁岑与客人同游武侯祠之机,挂出此联,希望岑审时度势,不要一味镇压。岑认为此联伤了他的面子,便将赵藩调往偏僻的永宁道(泸州)任职。后来,岑春煊因武力镇压有功,升任两广总督。不过清王朝很快就灭亡了。
诸葛亮塑像塑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诸葛亮生于181年,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他“身长八尺,容貌甚伟”。三国时一尺是今天的24厘米,八尺约合1米92!诸葛亮幼年丧父,随叔父前往荆州。叔父去世后,诸葛亮便与姐弟一起躬耕陇亩,虽为一介布衣,却饱读诗书、胸怀天下、心系苍生。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开启了一段千古传颂的君臣佳话。诸葛亮感念刘备“信大义于天下”的信念、百折不挠的执着和求贤若渴的诚心,为他精辟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占据荆益、联合孙吴、抚绥周边、缓抗曹魏的战略和最终达到成霸业、兴汉室的目标,史称《隆中对》。不久,刘备遭遇曹操追击,大败于当阳。危急之时,诸葛亮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在赤壁大破曹操,帮助刘备夺取了荆南四郡。214年,刘备攻取成都,219年击败曹军夺得汉中。在创立蜀汉政权的征战中,诸葛亮多数时间留在后方,总管政务,筹集军备,支援前方。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他深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他带头勤政廉政,蜀汉官员也大都尽职尽责、生活节俭,共同造就了一个廉政清明的时代。223年,刘备在白帝城病危,临终之前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深深感动,泪流满面地发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禅继位后,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以丞相兼益州牧,大小政事,事必躬亲,蜀国政治清明,赏罚严明。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于225年亲率大军平定了南中少数民族叛乱,并采用和抚的政策,改善了与西南各族的关系。从227年起,诸葛亮北驻汉中,先后发动了五次北伐,最终积劳成疾,于234年病逝于北伐前线五丈原军中,终年54岁。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给予他“忠武侯”的谥号。用忠武二字来评价诸葛亮可谓恰如其分。
危身奉上曰“忠”,意为身冒危险而事奉主上,可谓“事君之节”。诸葛亮隐居山野,没有跟随挟天子令诸侯的曹操,也没有出仕霸业初成的孙权,却偏偏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道路——辅佐落魄流离、毫无根基的刘备。不能不说,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在他心中深深根植了匡扶汉室、澄清宇内的使命,更重要的是这样一种使命感与刘备兴复汉室、攘除奸凶的理想不谋而合。有了这样共同的理想信念,再加上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与临终托孤的信任之举,诸葛亮终其一生都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当阳、夷陵大败之际,他没有临阵脱逃,选择逃避,而是勇挑重担,力挽狂澜;刘备去世后,外有曹孙敌对,内有南中叛乱,形势万分险恶,曹魏许多名士重臣写信劝降,他义正词严,断然拒绝;刘禅继位后,诸葛亮开府治事,总览朝政,北驻汉中,手握重兵,但他拒绝了“宜受九锡(九锡是皇帝给臣子的最高赏赐,包括车马、衣服、虎贲(勇士)、乐器、纳陛(登殿时特凿的陛级,使登升者不露身,犹贵宾专用通道)、朱户(朱红色的大门)、弓矢、斧钺、秬鬯[jùchàng古代以黑黍和郁金酿造的酒]),进爵称王”的提议,从未僭越君臣之礼,对刘禅始终保持谦恭姿态,一篇《出师表》写尽两朝老臣的拳拳之心。
克定祸乱曰“武”,意为能平定动乱有战功,可谓“开国之才”。第一,诸葛亮是当之无愧的战略家,提出并始终努力贯彻执行隆中对提出的全部或部分战略方针,洞察时势,因时制宜,虽历荆州之失亦能将两线北伐的隆中对策及时变更为以攻为守的一线北伐方针。第二,作为军事理论家,诸葛亮的军事著述之多,三国无人可及:《南征》《北出》《兵要》《传运》《军令》《便易十六策》《将苑》等,皆在《诸葛亮集》有所记录。唐初名将李靖说:“诸葛亮奇正之法,此已精悉。历代名将,用其一二,成功者亦众矣。”第三,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出色的军事发明家,他推演八阵图,使中国传统军事阵法达到了最高峰,并且为后世学习;他改进的“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是当时最具杀伤力的远程武器;他发明的“木牛”“流马”是当时军队后勤供给最先进的运输工具。第四,诸葛亮善于管理和训练军队,在《诸葛亮集》中多有体现,他主张平时严格训练,战时才能保持严明的纪律。(“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若赏罚不明,法令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之师,无益于用。”)他善用军法军令,大军能在敌境“出入如宾”,不仅作战令行禁止,而且行军不扰民。第五,诸葛亮亲自指挥的正面作战从无败绩,他率领张飞、赵云,参与入川作战,和刘备“分定郡县”,定巴东、巴郡、江阳、犍为,攻广汉,拔德阳,又和刘备一起共围成都,迫使刘璋出降。他以丞相之位亲率大军南征,斩高定,擒孟获,平定南中。南征结束,休整三年后进行五次北伐,斩杀王双、张郃,收武都、阴平,破费曜、戴陵、司马懿,重创强魏,勉力维持了蜀汉的延续。第六,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后世公认。唐朝立武庙,整个汉末三国乃至两晋只有诸葛亮入选十哲,宋、金、元时期武庙十哲屡有更替,但是诸葛亮地位归然不动。《辞海》《大英百科全书》等,都称诸葛亮为军事家,《中国军事史略》称诸葛亮和曹操代表三国军事理论发展水平。综合来看,诸葛亮并非突袭强攻的勇将,而是一名统领大军的帅才。
威彊[qiáng]敌德曰“武”,意为比肩有德之人,可谓“立身之道”。诸葛亮为官清廉、严于自律。第一次北伐失败,他认为是自己用人不当,上书刘禅,请求自贬三级。他认为生活节俭可以涵养德性,倡导清心寡欲,树立远大志向。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在魏嘉平三年(251)时“前后食邑五万户”。而诸葛亮在去世前,在《自表后主》一文中向刘禅主动申报家产:“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待其去世后,家中财产“如其所言”。作为手握军政大权的开国功臣,竟然没有一户食邑,也不肯为后代留下任何多余的财产。他临终时吩咐,将自己“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诸葛亮严于律己、两袖清风的高贵品质,体现得淋漓尽致。
刑民克服曰“武”,意为以法治民能使民服,可谓“治人之术”。诸葛亮在跟随刘备辗转创业和托孤辅政的政治军旅生涯中,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法家思想为手段治理国家,主持拟定治国律例《蜀科》,亲自撰写《八务》《七戒》《六恐》《五惧》来整顿吏治,以法治国,赏罚严明,蜀地“吏不容奸,人怀自历,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出现了空前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一方面,诸葛亮以法治国,奖赏分明。对“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导致军事上严重被动的马谡,忍痛“戮谡以谢众”;对破坏法纪的彭羕[yàng],坚决镇压;对以私废公、放肆专权的李严、廖立等,绳之以法;对挑拨是非、妖言惑众的来敏,予以革职。而对认同汉室、勤于王事者,则不拘一格予以重用,如张裔为蜀郡成都人,被委以统留府事;蒋琬为荆州零陵人,诸葛亮让他继统留府,更密荐为接班人;姜维乃曹魏降将,却着意加以培养;吕凯身为低级郡吏,也拔为云南太守。另一方面,诸葛亮又坚持“德主刑辅”的思想,因此“刑政虽峻而无怨者”。马谡被处死后,诸葛亮“亲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以至于“十万之众为之垂涕”;李严贻误军机、弄虚作假,被免官为民,流徙梓潼郡,诸葛亮让他的儿子李丰照常为官,并且一直做到朱提太守的职位,李严常希望诸葛亮能重新启用他,听到诸葛亮病死的消息,感到复出无望,也激愤发病而死;廖立自命不凡,口出狂言,肆意攻击蜀汉朝政,挑拨群臣不和被流放到汶山郡,诸葛亮病死,廖立哭叹道:“吾终为左衽矣!”这些典型事迹,显示了诸葛亮“情”与“法”的完美交融。
诸葛亮的事业可谓成败参半,但他却给后世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他非常重视后代教育尤其是家风教育,他在《诫外甥书》中说“志当存高远”,寄托了对青年人树立远大理想的殷殷期望,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指出了修持心性的重要性。“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仅是诸葛亮的行为准则,也成为千百年来无数人的座右铭。所以这座孔明殿也被后人尊称为“静远堂”。我们抬头看到殿堂正梁上所刻的,便是这八个字。
静远堂
234年,诸葛亮病逝于北伐前线,出师未捷身先死,星落秋风五丈原,29年后,刘禅打开成都城门向邓艾投降,蜀汉灭亡。诸葛亮最终还是输了,但他却以自己的才干与品行赢得了1700多年来天下人的心。诸葛亮的一生,可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一生,迎难而上、逆势而为的一生。复兴汉室的事业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他生死以之致力北伐的身影卓然屹立千古,他身上闪耀的继绝兴微的光芒,赢得了后世的景仰与敬重,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
诸葛亮殿内两旁的匾额:“伊周经济”意为像伊尹和周公一样经世济民;“匪皋则伊”意为非皋陶[gāoyáo]则伊尹。(伊尹:辅助商汤灭夏,任丞相,使商朝初年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周公:周武王的弟弟,辅佐武王伐纣,后摄政七年,为周八百年统治奠定了基础;皋陶: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辅佐尧、舜,制定刑法和教育,使社会和谐,天下大治。)
诸葛亮像两旁是他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的塑像。诸葛瞻,字思远,从小聪慧伶俐。263年魏军攻蜀,诸葛瞻率军迎战阵亡,时年37岁。晋武帝司马炎说:“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诸葛亮之孙诸葛尚,随父出征同时捐躯,时年不足20岁。
十三、三义庙、喜神方
三义庙:成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位于提督街,始建于康熙年间,1997年因城建需要整体迁建于武侯祠内,建筑构件、匾额等均采用原物。三义庙的对联:“在三在,亡三亡,而今享祀犹同伴;合义合,战义战,自昔铭勋匪异人”:刘、关、张三位异姓兄弟追求同生共死,至今依然相伴相随,享受后人祭祀的香火;因“义”而聚合在一起,也因“义”而战斗,从古至今荣誉和功勋都属于为正义而战者。
喜神方:喜神,传说中能带来吉利、欢喜、智慧的神。喜神方,意思是喜神所在的地方。早在古蜀王开明氏时期,蜀人便有了以南方为尊、为利的观念,蜀人的这种观念后来又被中原所接受。所以,我国传统文化普遍视南方为吉祥之方。经过一代代传承,成都人逐渐形成共识,南方为尊,南方吉利,所以喜神在成都的南方。武侯祠正位于成都南郊,又具备了这一条件。武侯祠内供奉的刘备、诸葛亮等50尊塑像群,在清代、民国时期,通过《三国演义》、评书等形式的宣传,为广大群众所广泛接受,所喜闻乐见,祠内的蜀汉英雄逐步被视为“喜神”。游喜神方是古老的民俗,可以追溯到宋代。每年正月初一清早,成都人便会携家结友,出南门,踏访武侯祠,拜谒刘、关、张和诸葛亮,祈求一年的平安吉祥,谓之“游喜神方”。春节期间,老百姓来到喜神所在的方位祈福,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
十四、惠陵
惠陵由照壁、山门、神道、寝殿等组成。照壁竖立在陵墓建筑的最前端。神道上耸立着翁仲、石马、麒麟石刻各一对。寝殿是皇帝陵前的正殿,是过去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在寝殿左侧写有“惠陵”二字,“惠陵”是刘备陵墓的法定称号。(爱民好与曰“惠”,即仁惠爱民,乐善好施之意。)
殿内悬时任四川提督的清末云南名将马维骐所书“千秋凛然”匾额,语出刘禹锡的《蜀先主庙》“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寝殿正中楹联:“一剖土,尚巍然,问它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这幅对联本系清代学者顾复初撰写,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在1957年,四川省文管所刘孟伉先生补书的。(铜雀台: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建铜雀、金虎、冰井三台,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疑冢:元人杨奂在《山陵杂记》书中说:“曹操没后,恐发其冢,乃设疑冢七十二在漳河之上。”因此后人有曹操设疑冢之说。据《三国志》记载,曹操死后墓葬曰“高陵”,并未设疑冢。)
在其后的阙坊正中嵌有墓碑。碑上镌有“汉昭烈皇帝之陵”。此碑是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所立。
惠陵封土高12米,周长180米,可以看出施行的是薄葬。这座诸葛亮主持修建的陵墓,在中国现存的三百多座古代帝陵中算是非常简朴的一座。任何一个王朝,都会把皇帝宫殿和陵墓的修建当成头等大事,认为是最重要的两个形象工程,汉代一般是把国家一年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用来修建帝陵。而这座惠陵远远没有达到“三分之一”的开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为了国家的经济发展,秉着勤俭节约的原则,严格地控制了陵墓及宫殿的修建规模。
据史书记载,惠陵为夫妻三人合葬墓,墓中还葬有刘备先后去世的甘夫人和吴夫人。甘夫人为后主刘禅亲生母亲,先于刘备去世,最早葬于南郡(今湖北江陵),刘备称帝后追谥为“皇思夫人”,并下令将甘夫人迁葬于成都。然而,在迁葬途中,刘备病逝。诸葛亮认为应将甘夫人与刘备合葬,他在奏表中说到:皇思夫人善良仁慈,谨慎自律,先帝生前对她情深义重。《礼记》中说,行仁爱应从父母开始,这是教百姓孝顺;尚恭敬从长子做起,这是教百姓恭顺。不忘记父母,因为父母生下了自己。对诸葛亮的奏请,刘禅表示同意。因此甘夫人与刘备同时入葬惠陵,谥“昭烈皇后”。吴夫人则是刘备入蜀后所娶的最后一位夫人,是蜀汉名将吴懿的妹妹,在刘备称帝后被立为皇后。她在刘备去世22年后病逝,葬于惠陵。
惠陵距今已有近1800年的历史,保存非常完好,从未被发掘和被盗。一直以来有很多关于惠陵的传说故事,唐代著名学者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就记载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伙盗墓贼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打洞进入陵内,看见里面灯火辉煌,刘备与人对弈,10名武士侍立一旁。贼人吓得魂不附体,纷纷下跪求饶。刘备挥手示意卫士赐予琼浆和玉带,贼人只好喝下琼浆,系上玉带,惊慌爬出洞来,回头一看,洞口自然封好。然而,琼浆却变成了胶粘住了口,玉带则变成了蛇缠住了腰。据说从此就再也没有人敢动惠陵了。
(刘备墓是真的理由如下:1、《三国志》中三处谈到惠陵的修建、入葬和合葬。作者陈寿为蜀汉重臣谯周的学生,他和他的父亲曾在蜀汉任职。作为著名史官,当时人记当时事,故《三国志》被后人视为信史。并且在东晋常璩[qú]的《华阳国志》,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南宋郑樵的《通志》等历史文献上,对于刘备入葬成都惠陵都有明确记载。这些史籍文献年代不超过南宋,上距三国在千年以内,作者是著述态度严谨的史学名家,且学术质量得到专业学人的好评。2、蜀汉全面沿袭汉代礼制,《后汉书》所附司马彪《续汉礼仪志下》中对于皇帝的丧葬礼制有详细、明确的记载:①按照规定,皇帝死后,要由皇后确认皇帝死亡的事实,下达正式诏书,将具体操办治丧事宜的重任授权给执政大臣;②皇帝死后,直系亲属行“哭踊”之礼,朝廷百官行“哭临”之礼,即举行皇帝遗体告别仪式;③之后的盖棺大殓在皇宫主殿进行,众多皇族宗亲及朝廷官员共同参与见证;④皇太子的登基之礼在大殓之后举行,地点在先皇的灵柩前,完成皇权的交接;⑤汉代皇帝的谥号、庙号经过臣子拟定、新皇帝确认之后到京城南郊天坛祭祀,以示得到天神允准;⑥先皇的送葬入陵为灵柩专车送行和跟随,新皇帝都要全程参与。综上所述,以上所有仪式必须要在刘备的遗体运回成都的前提下才能完成。据《三国志》及其他史籍记载,皇后吴氏和太子刘禅留守成都,并未前往奉节,蜀汉朝廷百官也大批留守成都。按照当时礼制,在南郊设圆坛祭天,北郊设方坛祭地,称为“南、北郊”。《先主传》记载,222年冬诸葛亮营南、北郊于成都。刘备死后“五月,梓宫自永安还成都,谥曰昭烈皇帝”,可见刘备谥号的告谥之礼是在成都进行的。3、刘备223年四月病逝奉节,五月遗体运回成都,从天气条件和运输条件来说,都能实现。刘备死亡的准确时间,是在夏历四月二十四日,小满之后,夏至之前,此时的天气开始变热,但还不是最热的季节。从奉节至成都,水路沿长江向西,经江州(重庆)、江阳(泸州)、僰道(宜宾),再转岷江北上到成都,全程约2000里,耗时30天左右,日行70余里,速度在正常范围内。4、比照历史记载,刘备遗体运回成都的防腐技术条件可以满足。秦始皇死后遗体从河北运回咸阳,行程3000余里,耗时两个月。据《汉书》记载,西汉皇帝死后,遗体保存时间短则20多天,长则100余天,这说明当时的保存技术和保存条件已十分成熟。5、永安当时位于蜀汉与东吴的边界,诸葛亮、刘禅不可能将先帝葬于前线,否则很容易让先帝的遗体落入敌方手里,成为敌方要挟的重要资本。刘禅在位40年,每年都多次率子孙和文武百官到惠陵、昭烈庙祭祖。他不可能向假墓跪拜。6、根据汉代的陵寝制度,昭烈庙的所在地,也就是惠陵的所在地。汉昭烈庙位于成都南郊,历史文献多有记载。如《汉晋春秋》说:“谌哭于昭烈之庙,先杀妻子,而后自杀。”刘谌不可能到永安哭昭烈庙。7、所谓“刘备葬于奉节”说,主要见于清代或更晚的某些刘氏家谱。四川为移民省区,清代中晚期曾掀起修谱高潮。普遍存在攀附名人、吹嘘家史等现象,这一部分记载通常没什么参考价值。8、成都南郊惠陵和汉昭烈庙在蜀汉后期为陵园所在,司马氏灭蜀后,为消除刘氏影响,将刘氏后裔北迁,同时也拆毁了汉昭烈庙和惠陵的一些地面建筑。齐高帝诏益州刺史修复惠陵和汉昭烈庙。当时距西晋灭蜀不足220年,其间蜀地并无大战乱,修复陵寝位置应该准确无误。从那以后,现武侯祠所在地就一直为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多至此,所留文献甚多,无从间断。在宋代以前并无任何人怀疑惠陵的真假问题。宋代疑古风兴起,都是没有根据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