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僵直哭闹(孩子哭闹时肢体强直)

近日,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女儿童医院)小儿神经二科主任杜开先接到了一个患儿妈妈的电话:“杜主任,特别感谢您,我们孩子现在快3岁了,马上都要上幼儿园了,现在孩子特别健康,要是没有您我都不敢想象现在是什么情况……”

这一个电话,把医生的思绪带到了两年前……

儿童僵直哭闹(孩子哭闹时肢体强直)(1)

2020年10月,冬冬(化名)的妈妈带着冬冬来到了郑大三附院杜开先的诊室,“杜主任,你给俺孩儿看看,冬冬在我们那的医院让康复治疗两个月了,啥效果都没有,并且情绪烦躁,经常哭闹,这孩子才10个月大,到底是怎么了?这样下去我可怎么办呢?......”冬冬妈妈在门诊,一边哭一边哽咽地说道。

医生对冬冬进行了仔细查体,发现孩子全身软、腰部支撑能力差,拿东西时手抖得明显,哭闹时肢体强直。结合孩子有发育倒退的病史,医生建议冬冬住院接受进一步检查。

儿童僵直哭闹(孩子哭闹时肢体强直)(2)

△杜开先在给患儿进行检查(资料图)

冬冬妈妈立马完善住院手续,经过检查发现孩子血液生化、血尿筛查、头颅MRI等都正常,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杜开先凭借多年的儿科临床经验,认为冬冬可能是多巴反应性肌张力不全,建议家长查基因验证。

虽然需要等待一些时间,但能确定孩子的病情,家属还是很配合带着孩子去完善了基因检查。果然,结果印证了医生的判断,东东由于是酪氨酸脱氢酶缺乏所致的多巴反应性肌张力不全。

随后,医生为冬冬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没多久,家属就感觉冬冬经常烦躁的情绪明显好转了……

出院后,医生一直和冬冬家长保持联系。现在,冬冬将近3岁了,恢复得和正常孩子一样了。

同样的疾病也发生在当时只有6个月的晨晨(化名)身上,家长感觉晨晨生长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孩子。爸妈带着晨晨,在当地医院做了一大堆检查,也没查出来原因,当地医院只能给予康复治疗,来纠正孩子的发育落后情况。

后来,晨晨还经常出现头后背不受控制的情况,头后仰并且哭闹不止,过1-2分钟才能恢复正常姿势,家长十分担心孩子的健康。

后来,晨晨爸妈在病友的推荐下,2021年2月,他们来到郑大三附院给孩子办理住院,脑电图结果显示发作期没有异常,杜开先结合孩子发育落后、发作性肌张力不全及相关症状,考虑可能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不全。后来,基因结果又一次表明,晨晨确诊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不全。

经过系统的治疗,现在晨晨也恢复了正常……

家长可能会疑惑,多巴反应性肌张力不全是个什么病?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不全,又称Segawa病,以肌张力障碍或步态异常为首发症状,是较为罕见的遗传运动障碍性疾病,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发病年龄一般在4~8岁,但可以早至婴儿期,晚至成人期。婴儿期起病者较少见,常被误诊为脑性瘫痪或痉挛性截瘫,成人期起病者症状类似帕金森病。

初始症状往往是马蹄内翻足和由于下肢肌张力不全造成的步态异常,有时仅表现为走路较晚、易跌倒。以后病情进行性加重,可以出现四肢僵硬、运动徐缓、面无表情等。随病情发展,肌张力异常可影响其他肢体、头颈部及身体中轴,甚至出现痉挛性斜颈、扭转痉挛等。

患儿常有肢体震颤、肌强直、Babinske征阳性,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受影响,语言和智力影响不大。

家里人都没什么毛病,为什么孩子会得这种遗传病?

因为疾病的遗传方式不同,孩子的父母可能是异常基因的携带者,他们并不发病,但如果父母同时把这种异常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孩子就会发病。此外,孩子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这个情况。针对明确的病因,医生会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疗方案。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不全能治好吗?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不全的主要病因为GTP环化水解酶的同工酶GCHⅠ缺乏,导致多巴胺合成减少。

尽早治疗对认知发育有保护作用,及早对症治疗和规范的用药后,易疲劳、肌张力障碍、姿势异常、震颤等症状都会消失。此病的病程呈进行性发展,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患儿骨骼及生长发育畸形,最终导致生活无法自理。

对于有高风险遗传因素者,预防该种疾病更为重要。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做好遗传咨询、针对携带者进行基因检测、产前诊断等。

早诊断、早治疗、加强护理,对于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儿童僵直哭闹(孩子哭闹时肢体强直)(3)

专家名片:

儿童僵直哭闹(孩子哭闹时肢体强直)(4)

(投稿邮箱 zdsfy@126.com)

文:小儿神经二科 关静 张晓佳

编校:梁 肖

审核:华小亚 史艳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