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臣怎么说话(古代这些挂在嘴边的话)

古代大臣怎么说话(古代这些挂在嘴边的话)(1)

(1)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受《三国演义》影响,诸葛亮在后世成了智慧的化身,这很好理解。但又为什么会与皮匠扯在一起呢?为什么不能是臭木匠、臭铁匠、臭泥瓦匠……丞相与木匠这个“不解之缘”可真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原来,这句话中“皮匠”原本应为“禆将”,禆将,副将也。诸葛亮六出祁山,是军中主将,身边也会有许多副将,如魏延、王平等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因而几个副将加在一起,未必不如主将,这才是“三个臭禆将,顶个诸葛亮”的正确打开方式。由于“禆将”是个使用率不高的军事术语,而“皮匠”却是个很接地气的生活常用语,后来以讹传讹,也就“禆将”摇身一变成“皮匠”了。此外,臭这个字估计也是后加的,我们知道,皮匠身上总有一股臭烘烘的皮革味。

(3)不到黄河不死心

不到黄河不死心,换句话说,到了黄河心就死了,黄河与让人死心两者之间有何关联呢,我们不得而知。与穷途末路、心灰意冷相关的河倒是有一条,不过不是黄河,而是乌江。西楚霸王项羽,乌江拒渡,自刎而亡,生为人杰,死亦鬼雄,可歌可叹。因此,“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不到乌江不死心。为什么会乌江变成黄河了呢,大胆猜测一下,估计是母亲河知名度更高的缘故吧。

(4)有眼不识金镶玉

金镶玉是一种工艺,北京奥运会的金牌制作使用的就是它。有眼不识金镶玉,不是指琉璃厂淘宝贝打眼了,而是指声名远播的高人就在眼前,自己却熟视无睹。这句话的正确打开方式是:有眼不识荆山玉。之所以会讹成“金镶玉”,那完全是由于前后鼻音不分,“荆”与“金”,“山”与“镶”,嘴巴期期艾艾分不清。

提到荆山玉,自然就会想到卞和献宝。楚国人卞和是一位相玉专家,他发现一块荆山石里藏有美玉,就将其献给了楚王。楚王不识货,认为卞和献的是顽石,就砍掉了他的左脚。一段时间后,卞和又去献玉,被砍掉了右脚。这之后,卞和经常抱着那块石头痛哭,他不为自己的悲惨遭遇哭,而哭世人把美玉当顽石。老楚王过世后,新王把卞和叫进宫里,让玉工解开石头,里面果然是稀有的美玉。楚王请人把美玉做成了一块璧,并命名为和氏璧。

古代大臣怎么说话(古代这些挂在嘴边的话)(2)

(5)无奸不商

无奸不商,这四个字仿佛成了商人的标配,流传了千百年。殊不知它的正确打开方式是:无尖不商,这不仅不是骂人的话,而是对商人群体的点了几个赞。

商人卖东西时,除了给足客人应得的分量外,往往还会额外赠一些,如一缸米上面多放些,冒出一个尖,这就叫无尖不商。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无尖不商四个字,就是最大的口碑。也许是后世厚道的商人越来越少,偷奸耍滑的越来越多,这才把“尖”改成了“奸”,口碑变成了恶谥。

(6)王八蛋

这三个字可以说是国骂,再文质彬彬的人,估计一辈子也会说上几十句。一个人坏到何种程度才“配得上”这句国骂呢,估计会纷纭得很,但从它的本源上来讲,那就清楚多了。这三个字的原始写法其实是“忘八端”,八端指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忘了这八端,也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也就不能称之为人了。

古代大臣怎么说话(古代这些挂在嘴边的话)(3)

(7)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林彪叛逃时,总理请示该如何,毛主席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这句俗语细思起来,前后意思明显接不上,尤其是后半句更显得不伦不类。娘要嫁人,既然已经成为娘了,那就自然嫁过人了,难不成是改嫁?

要想讲得通,追根溯源最重要。这句话的最初写法是:天要下雨,粮要归囤。这样就好理解多了,天既然要下雨,那晒的粮食自然就要收起来。这句话其实是古代的一句天气预报,和娘要嫁人是八竿子打不着。

(8)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掉的话,那不是圈套,就是陷阱。要想登上顶峰赏美景,就要有不惧攀登的毅力。但无论如何,付出与收获之间的比例不能太失衡,否则付出就是盲目的,得不偿失的。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无疑就是付出与收获之间的比例太失衡;再说虎毒还不食子呢,谁会拿儿子当狼的诱饵呢。那为什么如此不合情理的话还会被人津津乐道呢,这还要回到它的本来面目。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这里的“孩子”其实应该是“鞋子”,意思是说要想收获猎物,必须多跑几趟山路,多磨破几双鞋。

估计十有八九这句俗语来自四川、重庆地区,人家现在还把鞋子叫孩子呢。

古代大臣怎么说话(古代这些挂在嘴边的话)(4)

(9)为朋友两肋插刀

这句话成了友谊的颂歌,在武侠剧中我们经常可以听见主人公大义凛然地这样说。可仔细想想,又觉不解,为朋友为何要两肋插刀呢?两肋插刀不是既帮不了朋友,又会搭上自己的性命吗?

问题的关键就在“插刀”做何理解,这实际上是“岔道”两字的误写,这句话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为朋友两肋岔道。故事的主人公是孝亲似专诸、交友赛孟尝的秦琼秦叔宝。话说秦琼为了救自己的朋友,准备冒响马之名去诈登州,走到两肋庄时,心潮澎湃。这个地是个岔道口,一条路通往前途未卜、生死难料的登州,另一条通往自己的家长历城。秦琼最终为了朋友,直奔登州,留下了“两肋岔道”的故事。如此看来,这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有点像,只是目的不同,大禹是为了治水大业,秦琼是为了朋友交情。

(10)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爱情誓言;可说到这话最早是用来形容男人之间感情的,估计许多人会大跌眼镜吧。其实它来自《诗经》,本义是上阵杀敌前士兵之间的对话,意思是我们手牵手一起走,一起为国捐躯,一起抛头颅洒热血。

古代大臣怎么说话(古代这些挂在嘴边的话)(5)

(11)鱼水之欢

看到这四个字是不是会觉得脸颊一红呢,其实大可不必,人家最初还真不是您想的那意思,它的含义纯朴着呢。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后,两人天天腻歪在一块,这让关张二人心里很不痛快,私下里说了很多不中听的话。刘备听说后,狠狠批评了两人,他这样形容自己与诸葛亮的关系:“孤之得孔明,如鱼得水。”这就是鱼水之欢的来历,纯朴得很,一点都不污吧。

(12)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这话用来形容女子遇人不淑,但又无法改变命运,只好将就着过。但再怎么遇人不淑,嫁的终究是人啊,怎么就和鸡狗扯上关系了呢,真不可解。这还是由于打开方式不对,正确的应是:嫁乞随乞,嫁叟随叟。古人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然嫁了,那就顾不得身份、年龄是否合适了,只能认命了事。

古代大臣怎么说话(古代这些挂在嘴边的话)(6)

(13)狗屁不通

有一个人善讲笑话,有一次误入禁苑,要受严惩。管事太监道:“你若能直说一个字,就让我笑,我就放了你。”这人随口道:“屁!”太监不明就里,就追问何意,这人解释道:“放也在公公,不放也在公公。”太监不禁莞尔。

由此可见,屁乃无形之气,无所谓通与不通。狗屁不通改如何理解呢?这还是同音字惹的祸,正确的写法是:狗皮不通。夏天大街上的狗都吐着老长的舌头,这是因为狗的皮肤没有汗腺(狗皮不通)之故,原来这句话最早关心的是狗狗们的凉快问题,和说话没多大关系。

(14)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极端利己主义者最喜欢宣扬的理论,莫过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殊不知这恰恰错解了这句话的含义。这里的“为己”其实是“伪己”,“伪”的意思是修养。人不伪己,天诛地灭,也就是说人不修养自己的德行的话,老天爷都要灭你。荀子主张人性本恶,那人岂不是不可救药了?非也,荀子还主张“化性起伪”,也就是说虽然人性本恶,但可以用后天的修养去改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