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为何叫千古一帝(三代帝王诗汉风万里歌)

刘彻为何叫千古一帝(三代帝王诗汉风万里歌)(1)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汉朝人称这篇歌辞为《三侯之章》,其中所述乃是公元前一九六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刘邦亲自出征并很快击败了英布将其杀死。

在得胜还军途中,刘邦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把昔日的朋友、尊长、晚辈都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

一日酒酣,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着这一首自己即兴创作的《大风歌》,而且还慷慨起舞,表达了他维护天下统一的豪情壮志。

刘彻为何叫千古一帝(三代帝王诗汉风万里歌)(2)

《鸿鹄歌》

刘邦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据《汉书·外戚传》云,刘邦晚年宠爱戚夫人,欲立戚夫人所生的赵王如意为太子。

高祖十二年,刘邦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因为嫌吕雉的儿子太子刘盈为人过于仁厚软弱,想废掉他而立其爱妾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为太子。

但因吕雉采用了张良的计策,以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在一次宴会中,太子请来闻名遐迩的贤人“ 商山四皓”相随,换立之事已不可能。

刘邦无奈,召来戚夫人,让戚夫人跳楚舞,自己则借着酒意击筑高歌,遂成此文。

刘彻为何叫千古一帝(三代帝王诗汉风万里歌)(3)

《西极天马歌》

刘彻

天马徕兮从西极。

经万里兮归有德。

承灵威兮降外国。

涉流沙兮四夷服。


天马从西方极远之处经过了万里沙漠之地归附大汉这样的有德之国。

凭借着天马的威能使众多的外族夷国都降服了。

刘彻为何叫千古一帝(三代帝王诗汉风万里歌)(4)

《天马歌》

刘彻

太一贡兮天马下。

沾赤汗兮沫流赭。

骋容与兮跇万里。

今安匹兮龙为友。


太一:为神明,也写作“泰一”。

《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

贡:它除了进贡的意思之外,还有“赏赐”之意。

沫流:泛着泡沫的水流。

跇(yì):超越。


太一神赏赐我们令天马降临人间。

身体被赤色的汗沾湿,汗液好似赭红色泛着泡沫的水流。

驰骋奔跑起来很容易的就能踏过万里。曾在天上与龙为友,如今却安心在人间为马。

刘彻为何叫千古一帝(三代帝王诗汉风万里歌)(5)

《思奉车子侯歌》

刘彻

嘉幽兰兮延秀。

蕈妖淫兮中溏。

华斐斐兮丽景。

风徘徊兮流芳。

皇天兮无慧。

至人逝兮仙乡。

天路远兮无期。

不觉涕下兮沾裳。


蕈(xùn)

霍去病死后,其子霍嬗袭冠军侯爵位,为侍中,颇受汉武帝疼爱,有意等他长大以后用为将军,继续霍去病的功业。

但是,六年以后的元封元年(前110年),霍嬗从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后不久暴卒,谥号为哀,之后汉武帝很想念他,特地作《思奉车子侯歌》。

另,霍嬗死时可能只有十岁,没有子嗣,汉制不允许其兄弟袭爵,霍去病的冠军侯国也因此而除。

刘彻为何叫千古一帝(三代帝王诗汉风万里歌)(6)

《柏梁诗》

刘彻

日月星辰和四时,(汉武帝)

骖驾驷马从梁来。(梁王刘武)

郡国士马羽林材,(大司马)

总领天下诚难治。(丞相)

和抚四夷不易哉,(大将军)

刀笔之吏臣执之。(御史大夫)

撞钟伐鼓声中诗,(太常)

宗室广大日益滋。(宗正)

周卫交戟禁不时,(卫尉)

总领从官柏梁台。(光禄勋)

平理请谳决嫌疑,(廷尉)

修饰舆马待驾来。(太仆)

郡国吏功差次之,(大鸿胪)

乘舆御物主治之。(少府)

陈粟万石扬以箕,(大司农)

徼道宫下随讨治。(执金吾)

三辅盗贼天下危,(左冯翊)

盗阻南山为民灾。(右扶风)

外家公主不可治,(京兆尹)

椒房率更领其材。(詹事)

蛮夷朝贺常会期,(典属国)

柱欀欂栌相枝持。(大匠)

枇杷橘栗桃李梅,(太官令)

走狗逐兔张罘罳。(上林令)

齿妃女唇甘如饴,(郭舍人)

迫窘诘屈几穷哉。(东方朔)


据说汉武帝筑柏梁台,与群臣联句赋诗,句句用韵,所以这种诗称为柏梁体。

“柏梁体”又称“柏梁台体”“柏梁台诗”,一般古体诗只要求双句押韵,近体诗则多是首句入韵,隔句押韵,这种诗每句七言,都押平声韵,全篇不换韵。柏梁体是七言诗的先河。

刘彻为何叫千古一帝(三代帝王诗汉风万里歌)(7)

《秋风辞》

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据《汉书·武帝纪》所载,汉武帝刘彻曾五次到河东汾阴祭祀后土。

其中有一次是在秋天,即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十月,这时刘彻四十四岁,即位已二十七年。

他实行武力打击匈奴,已胜利解除了数代以来的北部边患。他采取的国家专卖、统一货币、重农贵粟三大政策,卓有成效,克服了长期用兵造成的生产破坏和财政危机。

西汉王朝无论军事、经济、政治、文化都达到全盛高峰。但他的雄才大略,还要打通西域,开发西南,平定南越和东越,振威名于世界。

这次出巡,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而将当地改名为闻喜,沿用至今。

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当时场面热闹,气势恢弘,听说汾水旁边有火光腾起,还下令在那里立了一座后土祠来祭祠大地。

身为大汉天子的刘彻,一生享尽荣华,又同常人一样,无法抗拒衰老和死亡,宴尽之余,遂作此篇。

刘彻为何叫千古一帝(三代帝王诗汉风万里歌)(8)

《李夫人赋》

刘彻

美连娟以修嫭兮,命樔绝而不长。

饰新官以延贮兮,泯不归乎故乡。

惨郁郁其芜秽兮,隐处幽而怀伤。

释舆马于山椒兮,奄修夜之不阳。

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神茕茕以遥思兮,精浮游而出畺。

托沈阴以圹久兮,惜蕃华之未央。

念穷极之不还兮,惟幼眇之相羊。

函荾荴以俟风兮,芳杂袭以弥章。

的容与以猗靡兮,缥飘姚虖愈庄。

燕淫衍而抚楹兮,连流视而娥扬。

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

欢接狎以离别兮,宵寤梦之芒芒。

忽迁化而不反兮,魄放逸以飞扬。

何灵魄之纷纷兮,哀裴回以踌躇。

势路日以远兮,遂荒忽而辞去。

超兮西征,屑兮不见。

寖淫敞,寂兮无音。

思若流波,怛兮在心。


乱曰:佳侠函光,陨朱荣兮。

嫉妒闟茸,将安程兮。

方时隆盛,年夭伤兮。

弟子增欷,洿沫怅兮。

悲愁於邑,喧不可止兮。

向不虚应,亦云己兮。

嫶妍太息,叹稚子兮。

懰栗不言,倚所恃兮。

仁者不誓,岂约亲兮?

既往不来,申以信兮。

去彼昭昭,就冥冥兮。

既不新宫,不复故庭兮。

呜呼哀哉,想魂灵兮!


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之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之前的一个秋天,李夫人卒。

此时汉武帝在49岁到53岁之间,他对李夫人之死非常悲痛,史书称其因“思念李夫人不已”,“又自为作赋,以伤悼夫人”。

你的姿容纤弱而美好啊,可叹性命短暂不长久,装饰了新宫久久期待着你啊,你却消失了身影不再回归故乡。

荒草丛生一片凄凉景象啊,你身处幽暗之地令我神伤,把车马停在陵墓旁啊,长夜漫漫何时天明?

秋气寒凉令我心中惨痛啊,那可人的桂枝玉陨香销,我的灵魂孤独地思恋着远方的你啊,精神脱离躯体四方漫游。

长期寄情于地下的你啊,痛惜你花容如繁华早逝,天的尽头大概并不遥远啊,我想念你那翩翩徜徉的身姿。

花蕊绽放等待着春风啊,沁人的芬芳愈加浓郁,明亮的面容婉顺安详啊,飘摇于风中却更加端庄。

燕儿飞去飞来栖止于楹梁啊,你美目流盼娥眉轻扬。

我如有所感心中追寻着你啊,你却将红颜深深地掩藏。

相会欢愉亲热又终于分离啊,我深夜从梦中惊醒心下茫然,你忽然逝去再也不回转啊,魂魄放任无拘自在逍遥。

思绪飘渺无定啊,你徘徊驻足我心哀戚,道路越来越远啊,恍惚中你飘然离去。

如同红日西坠,霎时不见了踪迹。

一切渐渐朦胧起来,静悄悄地再也没有了声音我对你的思念如流水不绝,心裹永远凄怆伤怀。

最后说:佳丽光彩照人,却如鲜花般凋零;那些嫉妒卑贱之辈,如何能与你相匹敌!

正当鼎盛年华,却夭折而亡,兄弟小儿哭个不休,涕泪交流。悲愁郁结于中,哀声不绝于耳。

我们的哀痛你无法知晓,真令人无可奈何。可叹你忧伤瘦损,又哀怜年幼的小儿,你哀怆不语,心中定是有所希冀。

仁者不必发誓,难道对待亲戚还要誓言。你虽从此一去不复返,我还是要表白自己的诚意。

你远离光明的人世,前往昏暗的阴间,降临到了新宫,不再去往日的庭院。可悲啊可叹,我终日想念着你的魂灵!

刘彻为何叫千古一帝(三代帝王诗汉风万里歌)(9)

《落叶哀蝉曲》

刘彻

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

虚房冷而寂寞,落叶依于重扃。

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


南北朝时代前秦王嘉在他撰著的《拾遗记·卷五·前汉上》中记载西汉武帝刘彻的故事。

“汉武帝思怀往者李夫人,不可复得。时始穿昆灵之池,泛翔禽之舟。帝自造歌曲,使女伶歌之。时日已西倾,凉风激水,女伶歌声甚遒,因赋《落叶哀蝉》。”

帝王柔情,此曲为思伊人而作。

刘彻为何叫千古一帝(三代帝王诗汉风万里歌)(10)

《李夫人歌》

刘彻

是邪非邪。

立而望之。

偏何姗姗其来迟。


是她吗?好像又不是她,站在这里苦苦翘望,为什么还是没有出现呢?

武帝思忆李夫人而作。

刘彻为何叫千古一帝(三代帝王诗汉风万里歌)(11)

《瓠子歌》

刘彻

瓠子决兮将奈何。

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兮地不得宁。

功无已时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钜野溢。

鱼弗郁兮栢冬日。

正道弛兮离常流。

蛟龙骋兮放远游。

归旧川兮神哉沛。

不封禅兮安知外。

皇谓河公兮何不仁。

泛滥不止兮愁吾人。

啮桑浮兮淮泗满。

久不反兮水维缓。

刘彻为何叫千古一帝(三代帝王诗汉风万里歌)(12)

《瓠子歌》

刘彻

河汤汤兮激潺湲。

北渡回兮迅流难。

搴长筊兮湛美玉。

河公许兮薪不属。

薪不属兮卫人罪。

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

隤林竹兮揵石菑。

宣防塞兮万福来。


瓠(hù)

啮(niè)

湲(yuán)

褰(qiān)

筊(jiǎo)

隤(tuí)

揵(jiàn)

菑(zī)


公元前132年(元光三年),黄河决入瓠子河,淮、泗一带连年遭灾。

至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汉武帝在泰山封禅后,发卒万人筑塞,下令以薪柴及所伐淇园竹所制成的楗堵塞决口,成功控制洪水。

刘彻为何叫千古一帝(三代帝王诗汉风万里歌)(13)

《黄鹄歌》

刘弗陵

黄鹄飞兮下建章。

羽肃肃兮行跄跄。

金为衣兮菊为裳。

唼喋荷荇。

出入蒹葭。

自顾菲薄。

愧尔嘉祥。


汉昭帝刘弗陵八岁,登基为帝,作《黄鹄歌》。

黄鹄是一种鸟,建章宫是汉朝皇帝的宫殿,当时黄鹄飞下皇宫中的太液池,刘弗陵为此而歌。

黄鹄啊来到建章宫,恭敬的羽毛啊行走有节奏,金黄色的上衣啊菊花似的裤子。

唼喋声的吃食在荷花荇菜中,出入在蒹葭芦苇之间。我自己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但还是感谢你带来的嘉美祥瑞。

刘彻为何叫千古一帝(三代帝王诗汉风万里歌)(14)

《淋池歌》

刘弗陵

秋素景兮泛洪波。

挥纤手兮折芰荷。

凉风凄凄扬棹歌。

云光开曙月低河。

万岁为乐岂云多。


南北朝时代前秦王嘉在他撰著的《拾遗记·卷五·前汉上》中记载汉昭帝刘弗陵游于淋池,作《淋池歌》命宫人歌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