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戏的最高境界和眼神杀(哭戏是怎么一步步代表)
作者|耳东陈
监制|吴怼怼
看《雪中悍刀行》,徐凤年见母亲重现又消失,一个重心不稳跪倒在地,龙须刘海在风中飘飘荡,眼睛红红呲牙咧嘴。
没有说张若昀不好的意思,只觉得这悲伤好尴尬。哪想到飘过的弹幕都在说哭戏好有爆发力、好感人、带入感太强了,我抠一抠脑壳,怀疑大家看的不是同一部剧。
难道是打开的方式不对?两倍速重看,果然尴尬有缓解。
后来在微博看徐凤年哭戏的评论,入了戏的人管这叫破碎感。
又在微博搜「哭戏」,出来好多有破碎感的小花小生。
忽然想到2021年末的《 2021哭戏名场面》,集锦里面多的是流量明星们在影视剧中哭得梨花带雨,弹幕都是「XX哭得好好看」,「XX演技晋升实力派」。
哭戏有感染力,似乎已然是新生代演员营销业务能力的关键环节。
但转过头一想,不对啊,没见梁朝伟多能哭,谁能质疑他演技?没见周星驰哭得多有氛围,喜剧之王的地位依旧很稳。
用哭戏弯道超车输出好演技也太片面了。
但哭戏是什么时候悄悄变成一种衡量演技的指标的?
得从剧情载体的变化说起。
01
第四面「墙」的消失
在我们习惯用手机看视频之前的许多年,要看表演,都在相对的封闭空间。
不管是在剧院看话剧,还是在影院看电影,或者在家里看电视、在PC端看视频,舞台/屏幕与空间的其他三面墙之间,共同形成了四面墙的封闭空间。
这个封闭空间将观众拉进剧情世界。
不同剧情载体的侧重点不同。
看话剧时,真人在台上表演,转场靠打光辅助,大全景是默认景别,与演员的物理距离决定观众难以看清台上演员的面部细微表情。
真人、场景、灯光、声效在封闭空间多重烘托,观众注意力聚焦舞台整体而非演员局部身体,情节起伏中演员的肢体语言,比面部表情更能直观反映出人物的情绪。所谓浑身是戏,对话剧演员而言,是基本功。
但对影视演员,浑身是戏无疑褒奖。
因为电影是导演的艺术,演员在其中是锦上添花的工具。
不同于话剧的三维在场性,影视剧是平面的,需要不断切换画面景别,才能让观众明显感受到画面在动。
景别变化切割了身体的整体感,经过拼贴的演技,在不同景别中能够被强调和放大。
这时画面的感染力,就已经不是演员主导,而是各影视部门的合力。
在演技的默认鄙视链里,戏最好的演员在话剧里,其次是电影,接着是电视剧,然后是网剧,最后是短视频。
话剧里的演技有整体性。电影电视剧制作逻辑相似,二者之间微妙的高低差,藏在大小不同的屏幕里。
一般的电影放映镜头是120毫米,放映距离在35米左右,普通宽荧幕面积在27平米左右,观众的最佳观影位置是距离荧幕15到20米之间,电影中的近景与特写镜头大致占据全片的1/5。
观众看电视剧时,与电视机的距离一般在5米之内,60英寸的电视机面积也只是普通大荧幕的1/120,更近的距离,更小的画面,意味着表演的整体性降得更低。在电视剧中,近景与特写镜头达到总镜头的一半以上。
网剧的载体是电脑和手机,相应的屏幕更小,画面里的近景和特写也就更多。
大屏大容量能给各个部位精细展示的空间,小屏小空间就只能聚焦叙事最关键的元素。
故事载体发展到用电脑看网剧时,第四面墙虽然越来越弱,观众的注意力在观看过程中越来越低,但墙对外界隔离的作用依旧是在的,故事依旧是有叙事性在的,演技依旧是讲求整体性的。
但当用手机刷短视频开始后,那堵用来围观众集中注意力的墙,倒塌了。
手机看视频的随时随地性,打破了以往看戏需要的封闭空间,随之而来的,是观看的注意力集中度大幅滑坡。
传输介质迭代时,演技作为一种剧情内容,也开始发生相应变化。
02
显而易见的感染力
长视频和短视频在抢观众的注意力。
小郑给抖音千万粉丝的颜值演绎类博主做编导,他说写短视频脚本,1分钟的体量,开头顶多铺垫10秒就要有反转,平均五六秒要来一次小高潮,反转是留住观众注意力的利器。
抖音的分拨流量机制与用户留存时长强相关,为吸引用户注意,用激烈地哭、打巴掌、分手等作为开头,是常见操作。
「情节密集得观众没时间思考了,那么这个视频呈现的内容经不经得起推敲,就不重要了,反正观众要的也只是猎奇嘛,刷完这个他会惯性往下滑的」。
小郑说,他觉得短视频的这种制作思路,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长视频。
典型的是近几年常见的热搜剧。
比如《小敏家》,原本是金牌班底,黄磊周迅三搭,周迅秦海璐二搭,实力派足够演好戏了,但电视剧最终呈现的,还是讨巧的「热搜体」——
中年人的爱情、早恋、离婚、渣爹、出轨、PUA、创业,还有古早的车祸癌症放在一个剧里,隔一集就输出一个社会热点,观众的注意力都不在电视剧本身,而是被话题辐射到的社会现象带跑了。
再比如《乔家的儿女》,腾讯的S级剧,正午阳光的班底,看前几集还是朴实讲生活,后面就走上热搜加速道,让年轻人不断结婚离婚带社会话题,父亲在孩子成长中作妖,讲好故事已经不是本质了,本质是用话题博眼球。
这样的剧还有很多,他们讲社会议题,输出带节奏的情绪,其实并没有做深入调查和思考,只是蹭热点,服务的是收视率和播放量数据,而非观众。做出这样的内容,本质还是观众注意力太稀缺了。
现在的受众端的整体观看习惯变了。
2021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超过8.73亿,人均单日使用短视频App时长超过2小时,这意味着短视频成为视听内容中用户接触量最多、接触时间最长的一类内容。
它迅速培养了用户看视频接受短平快的新习惯。
这种收看习惯,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观众看长视频下的行为。
《2021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8.2% 的网络视频用户不按原速观看视频节目,19岁及以下群体中,39.6%的用户选择倍速播放的观看方式,30-39岁用户中有8.4%边拉进度条边看视频。
腾讯视频数据显示,用户对于影视内容的耐心越来越少,2021年,用户弃剧率较上一年上升25%,2倍速功能的使用频率,也较上一年增加了一倍。
倍播和拖播,挤压了线性时间轴上内容形态的呈现时间,当视频内容的时间线性逻辑被打破,进入倍速的世界,观众求的是看到大概的、连贯的剧情,能懂就行。
就算自己没有懂,还有讲解剧情的博主拆细节给参考,快餐嘛,趁着热乎吃下去就好了。
把1分钟的内容挤压进30秒,就意味着被忽略的构思越来越多了,这时候还要能形成用户记忆,那大开大合的冲突戏就必须多出场了。
在被挤压的时间里,强冲突能快速让观众感受到起伏。
演技需要观众仔细揣摩推敲细节,但倍速的世界里要看演员怎么注重整体性怎么照顾细节,不可能的。
有爆发力的哭喊吵闹,就成了能让观众迅速共情get到演技的重要元素。
与此同时,剪辑工具的技术门槛越降越低,社交平台充斥着各种UGC影视名场面cut。
断章取义,成了这个时代内容普遍面临的困境。但另一面是,靠着某一个或者几个场面出圈的人,能够疯狂输出这种碎片式的设定,以此完成自己明星路上的进阶。
年轻偶像们拿代表作时大都呈现出捉襟见肘的窘迫状,但要说来几个名场面cut展示一下破碎感、战损美,为晋级实力派添砖加瓦,那素材真是一抓一大把。
03
悲剧比喜剧更「高级」?
调动观众的情绪戏很多,为什么哭戏最终成了演技进阶路上必不可少的敲门砖?
粗暴地讲,因为高级。
快节奏的语境里,生活流的自然演技需要上下文呼应,做成cut观众也没耐心看。这就抛弃了最检验演技的场域。
与极端负面情绪相关的戏也考验演技,但摇旗呐喊奔走相告好演技的,大多是新生代明星的粉丝们,而演负面形象的新生代本就少。
再来,观众私底下其实还喜欢暗戳戳评点吻戏等,但这类戏苏不苏那真是见仁见智,陷在小圈层自嗨一下就算了,大面积当硬实力去输出还真不适合。
接下来就是最外露的快乐和悲伤了。
不论是逗笑人,还是自己乐呵,这两种荧幕形象很讨喜,但喜剧的美感,是建立在俯视视角上的。
喜剧中的人物,会故意塑造得低于观众,好让观众在角色的滑稽、荒诞、自以为是中,得到快乐。
虽然它是把惨淡消解,但对于逗乐,观众在满足过程中,天生有高于喜剧的优越感。
喜欢一个优秀的喜剧演员,并且承认该演员的演技很好,这个逻辑是很通的。
但如果是正在发展中的演员,有喜剧人天分,那么喜感至多是他夯实实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不能成全部。
悲剧的审美逻辑与戏剧恰好相反,悲剧是把美好撕碎,营造英雄,而英雄需要被仰视,因此欣赏视角是崇高的。
从情绪体验上,与悲伤相对的哭,比与快乐相对的笑要更深刻。
对大众而言,跟着剧情乐呵并非难事,毕竟笑作为一种情绪,本身更好「传染」,在众人皆笑的场景里,一两个不笑的人为了合群也会笑。
但要共情剧中哭戏,则需要演员表演有足够的感染力,哭得动人(至少不尴尬),才能被买账。
流于表面的哭与笑,哭比笑难,这意味着它更珍贵。
在倍速的世界里看戏,把整体内容割成碎片去做评判,这种语境建成了,哭戏在演技中,变成与高音在歌唱中类似的符号。
睁眼闭眼低头抬头间,漂亮脸上的泪光点点,成了给演技镶的金边。
但P掉眼泪后,又有几个人脸上的悲伤担得起「破碎」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