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和杨志刚到底怎么回事(从艺33年郭德纲仇人)
德云班主郭德纲,出生于1973年。
8岁学艺,16岁开始正式登台说相声,到2022年,他从艺已整整33年。
这33年来,他有过吃苦受累,有过打车没钱一天只吃一个馒头的日子,也获得过鲜花掌声,梦见过百万雄兵;
有无数纲丝力挺,也引起过很多同行非同行不满;赞赏有多少,非议就有多少。
老郭
从艺33年,郭德纲的“仇家”众多。
82岁的老杨,杨志刚,为何仍然得不到老郭的原谅?
网络截图
其实谈到郭德纲,不管是铁粉还是黑子,都有一个持续争论不休的话题。
持续了很多年,就是当年老郭与天津红桥区文化馆前馆长的一段过往。
包括里面的具体经过也有说法(装修款那个过节)。
网络截图
老实讲,每个城市都有文化馆长,但不是每个文化馆馆长都有机会通过一场官司和知名人物扯上关系。
我是在某企业做过十几年,每个企业都会有离职的人,但不是每个离职的人都能当上马云爸爸。
试想一下,如果你们公司的被清退人员中出了马云爸爸那样的人物,可能你们公司中会有一票人撇着嘴说:
“那家伙当初还不如我呢!”
官司案情
提起曲艺界的师徒关系和师生关系实在是一言难尽,其实其他行业也是一样,我个人把“师徒制”看做生产力低下时期的一种特殊关系。
比如一个木匠,有点手艺,也会去教徒弟,但师徒之间很微妙。
一方面教会徒弟必然饿死师父,另一方面手艺人过去大多很穷,如果没儿没女,那就势必要依靠徒弟,可以养老送终,也可以留下传承。
郭德纲是不可能为老杨养老送终了。
我们看看那场官司最后的结果。
结果
这结果,老杨会服气吗?
不服也得服。
继续聊师徒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师徒制这种较为原始的契约方式被打破了,大量的手艺人被流水线和现代化替代。
而艺术界的传承在破与不破之间夹缝生存,也不是没有老先生想破掉这种古老的传承方式。
猜猜哪个是老郭
但是。
批量化的教学并没有良好的传承艺术(参考戏校曲校)。
梨园行的师徒,徒弟从师父这里继承的不仅仅是技巧,不仅仅是谋生的方式。
更有一代代积累的人脉和关系,行业内部的认同。
老杨收徒
因为这种师徒制的份量很重,所以在梨园行这个圈子里,很多时候拜师是非常慎重的。
想当年我跟着那位半专业的快书老师学习的时候(之所以说他是半专业,他是曲协会员,但是不在专业团内,有没有师承不知道)
我其实是想和他学板子,但是他死活不教,他当时的说法是他在少年宫教小孩,我一个二十来岁的人去不合适。
所以其实梨园圈在传艺这件事上都很慎重,就不要讲收徒拜师了。
网络截图
说回正题,我只是想通过我对师徒制的理解和我对曲艺行外围的接触,来说明一点,当年那位红桥区的馆长对于其时还是无名小卒的先生是什么态度一目了然。
郭德纲当年既然想靠这行吃饭,当然是需要一个门户的。
可是那位馆长自然不想收这样一个看不出多么出众的徒弟。毕竟人就是资源,收徒也是资源整合的过程。
网络截图
至于后来,郭先生入京城,据说是想拜斗爷(李金斗,毕竟斗爷师从赵振铎,那时老郭恐怕也不敢想着能拜候耀文先生)。
斗爷打听了一圈同行(相当于企业招牌做背调,但是那位馆长明显没说出什么好话)。
有句老话,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还是用企业作比较,我辞职跳槽想去一家大企业,大企业做背景调查,可是我的老东家随便胡说点我的坏话就能把我跳槽这事给毁了。
三巨头
道理很简单,可是黑子们却死活不认可,只是咬住郭先生不认师父,也不知道黑子们是没有职场生存的常识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
我个人认为拿郭先生和那位馆长的旧事和何曹二人对比是无比荒谬,因为那位馆长当年从来没有对外承认过先生是他的徒弟。
当年若是承认,不可能无迹可寻,遑论摆知这种事。但是何曹二人与师父可是彼此都认可师徒关系的。
网络截图
记得有一次访谈节目啊还是他拜师宴上啊什么时候,李金斗直接就说,他压根就不知道老郭想拜他这件事,他要知道怎么会不收?
我看过,不知是节目效果还是开玩笑的一句话。
事实上,按照将近二十年前,相声大赛的说法,全国注册的相声演员大概有九千到一万人,有名有姓的集中在京津两地,在注重师承和门户的圈子里,但凡有点名气的人都互相认识。
郭德纲三进京城就是因为在天津没了出路,进北京想谋个门户,李金斗说不知道郭先生要拜他有点勉强,背后有人使坏,说了老郭的坏话,这点很有可能。
网络报道
斗爷当年不管是因为谨慎还是失误所以没收,侯耀文先生不管是因为惜才还是慧眼而收了,于是郭德纲终于苦尽甘来,开始扶摇青云之上,闻名于世!
至于老杨。
官司过后,十几年来,郭德纲再也没有在公开场合提过一次他的名字。
一旦伤害,永不原谅。
哀莫大于心死,也许杨先生对于老郭而言,是真的寒心了吧。
最后一次提起杨,老郭的表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