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建设计划(教研室建设动力机制探析)
教研室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最基层组织,同时担任一定的管理职能。它能否高效运作,直接关系教育教学质量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及学校管理意图、目标和措施的落实及效益。
一、教研室动力机制的界定
机制一词,泛指工作系统的组织形式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笔者把教研室动力机制界定为:使教研室及每个个体的教育教学行为按照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规范,自觉能动地追求既定目标,并在取得认可的基础上不断地获得新的动力,促使教研室各项活动开放地发展和完善的机制。这样,对其内涵可做这样的分析:第一,价值判断。即教研室及个体对其教育教学活动有用性和目标取向可能性的判断。其功能为教研室活动的最初动力源。因为只有教研室每个个体认定自己教育教学活动对社会和学生的价值,并且经过努力可以实现时,才会有自觉的追求,并付诸行动。第二、激励。"激″是激发、鼓励。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鼓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是把教研室及成员的行为引向指定方向,使行为得以维持的力量。其功能就是教研室及其成员在认定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重要价值,确定了奋斗目标并付诸于行动后,使活动得以维持。第三、评价。即对教研室及其成员的行为及结果效益的评定,是教研室主体及个人在社会、学校、学生那里获得的能够确认的、并能调整或改变现实状态的力量,很显然,评价的功能就是使机制形成新的动力,促进教研室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教研室动力机制的结构
第一,教研组正确的价值判断
如上所述,价值判断是教研室活动的最初动力源,影响教研室价值判断的有下列因素:一是对该学科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认识程度。二是社会、学校对该学科的评价认可方式和重视程度。三是学生对该学科的态度。四是恰当合理的学科教育教学目标。
一般说来,教师对所教学科的价值,即对促进社会和学生发展作用的认识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只有当教师把自己的学科价值放在国内国际的大背景下,与促进社会和学生全面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时,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学科价值,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能力,不断获得新的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也才能促使教教研室成员密切合作,协同一致地实现既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因此,学校和社会要不断教育和通过合理有效的机制引导教师站在时代的高度,适应时代的要求,明确肩负的责任,更新教育观,完善知知结构,能动自觉地实现自己学科价值。
学科价值及其实现,需要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两个方面。一是教研室及其成员在充分认识学科价值的基础上,经过努力实现学科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也就是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二是社会、学校、学生对教研室及其成员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承认、尊重和认可。第一方面前面已经论及,第二个方面,即社会、学校、学生对该学科教育教学的评价、认可和尊重,对教研室及其成员作用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对学科教育教学和教研室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学校、社会应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落实课程计划,科学地评价各学科。
恰当合理的学科教育教学目标对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目标是指行为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是对行为结果的一种愿望。明确的目标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教育教学目标过高,会使教研室及其成员经过努力却不能实现,从而丧失信心,挫伤教研室及其成员的积极性;同样,过低的目标会使其实现变得轻而易举,也会影响教研室及其成员的积极性。确定恰当合理的学科目标,要坚持质和量的统一,即适度原则。质和是的目标都要通过各项制度予以规范,以保证其实施。
第二,促使教研室活动持续的激励机制
激励作为把教研室及成员的活动引向指定方向,使活动得以维持的力量,是通过引发人的需要而使人在一种主动自觉自愿的动机作用下工作。因此,激励机制作用的本质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维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最基层组织教研室活动持续健康发展的激励机制,更应该以人为本,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根据教研室活动的特点,本人认为,其激励机制应包括:目标激励、群体意识激励和基于评价的物质和精神激励。
目标激励是一种激励教研室及成员的重要措施,恰当的目标能激发直接的工作动机。由于教研室的教育教学目标是由学科教师通过所任教学班的教育教学活动具体实施的,所以必须将教研室的整体目标按年级和任课教师逐一分解,责任到人,使得每一个教师都有压力感责任感紧迫感,奔有方向,赶有目标,在目标动力的激励下,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
群体意识是以群体为主体的一种意识,是在一定群体占主流和主导地位的、对群体本身的一种看法,包括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工作状态和对待群体的态度等。群体意识一旦形成,就对个体意识有深刻影响。实践表明:凡是教研室成员团结协作,都对教研室工作和建设关注关心的教研室,不仅能形成关心教研室集体的风气,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而且会形成浓厚的教科研空气和对自己本职工作的强烈责任感,从而产生显著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在教研室建设中,学校要充分注意促进培养良好的群体意识的形成。
学校要把教研室的常规活动和教学科研活动纳入考核体系,并与教研室及教师个人物质精神利益有机结合。否则,就会影响教研室及其成员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第三,合理的评价机制
教研室工作评价是以教研室及成员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对象,根据教研室工作的目标和统一标准,采用可行的评比技术和方法,对教研室教育教学活动现状及效果进行测量和评价,比较并分折目标实现程度关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合理的教研室工作评价机制,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坚持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导向。二是科学、合理、统一的标准。三是要采取恰当的评价方式。
价值判断、激励机制、评价机制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正确的价值判断使教研室及其成员自觉的付诸行动,激励机制使活动得以维持,评价机制则是形成正确价值判断和教研室活动内在动力的外部条件和动力。三者交互作用、互动互补,推动教研室及其成员的教育教学活动持续健康地发展。
(本文是个人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及管理的点滴体会,肤浅粗糙,恳请各位朋友批评斧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