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可以判断病人是脑血管性痴呆(记忆力下降老年痴呆)
老糊涂、记忆下降、阅读能力减弱、反应迟钝……对于这些在老年人身上常见的症状,很多人认为是正常的,其实要当心可能是脑小血管病导致。脑小血管病是脑血管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庆,每5个脑血管病患者中就有1人患脑小血管病。那么如何预防治疗呢?3月9日,本期重图大讲堂特邀专家重庆市人民医院神经中心主任蔡志友为大家答疑解惑。
医生名片:蔡志友 主任医师、博士后、留美学者、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重庆市人民医院神经中心主任,重庆市神经变性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共发表文章156篇,其中SCI文章58篇,承担和参与的科研项目共22项。并担任重庆市卒中学会常务副会长,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老年学和老年医学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保护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学学会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委青年委员会副秘书长和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痴呆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精彩观点》》
脑小血管病 小问题大隐患
讲座一开始,蔡志友主任就给现场听众分享了一组数据:我国每年新发卒中病例约200万例,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卒中;我国现存脑卒中患者700多万;是我国人口总死亡第二位原因,平均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亡……
“中国是卒中高发国家,发病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蔡志友主任说,脑小血管病占全球卒中病因的20%。临床数据显示,脑小血管病约占整体脑部血管疾病的20%,相当于每5个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就有1人存在脑小血管病。
其实,脑小血管病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影响脑的穿支动脉(内径200-400微米)、微动脉(
因此,脑小血管病看似小问题,却存在着大隐患。比如,人们熟悉的脑卒中就是我们脑部的大血管堵了,脑小血管病则是大血管的分支小血管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皮质下白质病变、脑微出血和微梗死。
脑小血管功能会从30岁开始衰减
蔡志友主任说,年龄是脑小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人体脑小血管功能会从30岁开始衰减,在60岁以上人群中,脑小血管病患者占比超过80%; 80岁以上人群脑小血管病患病率超过90%;90岁以上人群脑小血管病患病率甚至高达100%。此外,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不良生活习惯、消极心态,都是患脑小血管病的高危因素。
临床上脑小血管病主要分为腔隙综合征、脑白质疏松综合征。腔隙性脑梗死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腔隙综合征,包括纯运动性偏瘫、纯感觉性卒中、感觉运动性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及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等。
脑白质疏松综合征常表现为认知能力下降,初期为执行功能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渐为皮层下型轻度认知损害,最后发展为皮层下血管性痴呆;情绪情感异常,抑郁状态或抑郁症;排尿障碍表现为尿失禁;步态异常,主要表现为步速缓慢、碎步、宽步基、帕金森样步态等;假性球麻痹,严重的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强哭强笑等;基本生活能力降至完全丧失自主能力。
“脑小血管大约只有头发丝这么细,却支配着脑内大约1400亿个大脑神经元的活动。”蔡志友主任说,一旦小血管发生病变,小血管所支配的1400亿个大脑神经元生存就会面临危险。日积月累,大脑神经元丢失的越来越多,就可能出现老糊涂、头痛、记忆下降、阅读能力减弱等情况,部分人还有口角歪斜、手拿东西不稳、反应迟钝、走路步态不精确等症状,因此需要引起重视。
脑小血管病是血管性认知障碍重要原因
“别小看脑小血管病,它可能会导致卒中、老年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等严重脑部疾病的发生。”蔡志友主任说,脑小血管病是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和痴呆最常见原因,且其生理改变及发病机制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不同。比如认知功能下降的缓慢隐袭性,是脑小血管病最常见及最重要的临床表现,隐匿起病并缓慢进展,约半数血管性认知损害系脑小血管病所致。
脑小血管病的诊断主要包括病因学诊断、临床症状学诊断、影像学诊断和病理学诊断四个方面。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在临床中的普遍使用,大量的脑小血管病患者被检出。
“不过,目前几乎没有已完成的脑小血管病临床试验,且现有的诊疗指南也没有对其进行特别说明,仍遵循脑卒中基本治疗原则进行干预。”蔡志友主任说,预防脑小血管病,应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低脂饮食,适当运动和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